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文亮  张宇 《发展》2013,(2):26-28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着力培育经济发展新优势,对甘肃省来说更显刻不容缓,有着更为特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选取和构建经济发展质量指标评价体系,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进行了分析研究,进而提出了中部经济发展质量提升新跨越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中国在制订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发展的蓝图时,会贯穿一条主线,即下大力气转变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式。经济发展不仅指量的增加,更注重的是结构改善和质量提高,是质和量的统一。可以预言,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中国经济屹立于世界经济的潮头为时不晚了。  相似文献   

4.
实现江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核心是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速度与经济发展质量的关系,注重经济结构的优化转型,着力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王萍 《理论观察》2008,(3):142-143
国库作为人民银行提供金融服务的重要部门和对外窗口,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与地方经济发展的联系也愈来愈紧密。国库要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实现“国库发展,多方共赢”。  相似文献   

6.
江苏经济发展梯度分析与缩小经济梯度之设想周祖球,汪凤娟,高建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江苏经济发展较快。但经济梯度也愈来愈明显,已形成从南到北和长江以南地区从东到西的两大梯度、如果经济欠发达地区能尽快赶上或接近经济的发达地区,缩小现有差距,使经济总量更上...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的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12%的速度快速增长,经济总量和规模已跃居全国前列,但这种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资金、资源的高投入和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得的,人力资源的贡献率较低,这使目前山东省的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目前山东省的人力资源总量已达6367万人,劳动参与率为82.55%,高于许多国外发达国家水平,因此提高未来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贡献率的关键在于人力资源质量的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主要包括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和思想…  相似文献   

8.
壮大县域经济是当前加快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课题。宜州作为一个农业大市如何才能使经济更上一个新台阶?笔者认为,要以商标品牌兴市,实施农副产品商标战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2020年,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双碳”目标。在这一大背景下,为了探究绿色金融对陕西省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首先从微观、中观和宏观3个层面阐述绿色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再通过对陕西省绿色金融政策、绿色金融产品以及经济发展情况的现状分析,发现其目前存在法律及制度体系不完善、绿色金融产品单一、绿色金融对能源消耗调节能力弱等障碍,并提出了完善顶层设计与制度体系、增加绿色金融产品供给以及发挥绿色金融降低能耗作用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10.
董宝奇  朱承亮 《科技和产业》2020,20(12):103-106
针对当前大众创业热潮背景下存在的创业质量不高、创新性不足等问题,从经济增长数量和经济增长质量两个维度,分析大众创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且需要在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经济区域考察大众创业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异质性。从就业效应、竞争效应、创新效应和结构效应四个方面分析了大众创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认为创业活动不仅通过就业效应和竞争效应影响经济增长数量,促进短期经济增长,更重要的是,创业活动会通过创新效应和结构效应影响经济增长质量,促进长期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全球化,我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发展接轨已成必然,中国粗放型的发展经济已难以保持全球竞争力,必然转向发展集约型经济.这种经济发展方式离不开自主创新,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使现代企业更具有生命力和向国际化经济发展的源动力。  相似文献   

12.
我们知道,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贡献来自民营企业,而民营企业90%都采用了家族企业的形式产生;在温州,民营企业99%以上是家族企业。那么,我们自然会问,为什么中国的家族企业比非家族企业更容易产生、更普遍、更持久、更广泛呢?  相似文献   

13.
《浙江经济》2007,(17):1-1
今年以来,浙江经济发展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增长态势,呈现“质量高、协调性强、趋势向好”的特点,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着节能减排形势严峻、资源要素制约突出、投资增速趋缓等不少困难和问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任务十分紧迫,也十分艰巨。这需要我们从更宽的视角、更高的层次和更科学的要求去思考浙江经济持续高效发展之路,用科学发展的思想和方法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彭忠 《中国经贸》2014,(6):196-197
法制建设、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一组相互对立统一的一组矛盾体,更牵涉了人与自然、政治与经济、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等一系列复杂关系的权衡,正确处理好三者关系对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和谐乃至整个现代化建设具有非凡的意义。本文将在分别阐述三者内涵的基础上对三者的关系进行总结和剖析,运用政治学、社会经济学和生态学等观点对正确处理三者的关系给出具体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5.
冯晓航 《科技和产业》2023,23(1):100-107
基于2005—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能源投资对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能源投资显著提升了中国绿色经济发展水平。异质性分析显示:相较于东、西部地区,能源投资对绿色经济发展的正向影响在中部地区更强;新能源投资对于绿色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相对大于传统能源投资对绿色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根据门限模型研究发现,能源投资与绿色经济发展之间具有显著正向且“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关系。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而言,焦点不在热或不热的问题,而是如何在符合宏观调控政策取向,保证发展质量、环保要求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促使经济发展又快又好。[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在深圳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上,于幼军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后5年的工作和任务作了简练而全面的概括,其中特别强调要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报告提出:“未来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新的更大发展,必须以新的目标定位,抢占信息技术革命的制高点,强化高新技术产业的先行优势,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持续推进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18.
陈怀录  滕海峰  杜哲 《发展》2006,(6):33-34
目前,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问题日渐突出,改变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已迫在眉睫。中央及各级政府积极寻求新的发展思路,追求较高的经济发展质量和速度,同时减少甚至消除对环境的干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其中讨论和实践较多的是发展循环经济。综观近年来循环经济的发展,确已取得喜人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理论研究与实践相脱节,难以调动生产和生活主体的积极性,无论企业还是个人,实践循环经济的动力不足。本在分析目前循环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丹徒作为苏南板块中的一员,作为苏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一块“洼地”,要积极响应省委关于加快提升苏南发展水平的号召,以更新的思维、更高的定位、更强的措施,奋起直追,谋求跨越发展,实现“洼地崛起”。  相似文献   

20.
松溪作为全市建设用高新技术武装的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周边地区加快发展的态势,面对全县人民要求加快发展的迫切愿望,更要认清形势,凝聚力量,加快发展。省委书记宋德福同志特别强调,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着力解决经济发展后劲问题。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重要战略意义,这既是省委书记宋德福同志对福建经济发展提出的殷切期望,也非常符合松溪发展实际。近年来,我县虽然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但经济总量小,发展后劲不足,仍然是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是一篇大文章,关键要牵住“牛鼻子”不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