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亚太地区炼油工业正在放缓加工能力的扩张。截至2014年初,亚太地区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3213万桶/日,比2013年初增加67万桶/日。未来几年,亚太地区的二次加工能力将继续增长。尽管未来几年新增需求大于新增炼油产能,但亚太地区仍将面临运输燃料(汽、煤、柴油)的过剩。目前亚太地区的产能过剩接近300万桶/日,但这明显低于五年前的400万桶/日。到2020年,亚洲将继续保持液化石油气、石脑油和燃料油的缺口状态。预计亚太地区石油产品净进口量将从2015年的258万桶/日增加到2020年达的292万桶/日。长远看,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需要继续控制一次加工能力,增强二次加工能力尤其是生产高品质清洁燃料的能力,提高特殊原油处理能力和炼油化工一体化程度,进而提高炼厂收率和效益。  相似文献   

2.
亚洲金融危机对世界石油市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亚洲石油需求下降,世界石油需求增势减缓.预计1998年,亚洲石油需求将出现10年来的首次负增长,比1997年减少17万桶/日。世界石油需求增长量将由上年的近200万桶/日降至90万桶/日。2.世界石油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更加严重。3.油价暴跌,欧佩克和非欧佩克石油收入下降,给石油输出国的国民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4.亚洲地区一次炼油能力出现过剩,炼油利润进一步下降。预计1999年世界石油需求可能会缓慢增长,但增长幅度将主要取决于亚洲的经济形势。总的来说,1999年世界石油市场仍将是供大于求,石油价格将继续在低位徘徊。  相似文献   

3.
供应问题将2005年油价推涨到历史高峰,上下游能力吃紧及飓风造成的油气产量损失.驱使油价在8月底涨破70美元/桶。为满足高油价下仍顽强增长的世界经济对石油的旺盛需求,欧佩克几乎开定能力生产,但没能阻止油价涨势。2005年布伦特油平均每桶55.20美元。比2004年上升45%,供应状况的改善使油价在涨到历史高峰后回落.但缓解低硫油品供应瓶颈问题的炼油投资还不可能在短期内见效。地缘政治紧张形势将继续支撑油价.2006年平均油价水平可能不会低于2005年。[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亚太地区主要石油产品供需基本平衡,其中汽油、煤油、柴油呈净出口状态,主要进口油品为石脑油、燃料油和液化石油气.亚太地区乙烯工业的快速发展,将带动石脑油需求的增长.2006年亚太地区的石脑油进口量约为90万桶/日,预计到2010年和2015年,石脑油进口量将分别接近120万桶/日和超过140万桶/日.2006年亚太地区燃料油的进口量约为65万桶/日,预计到2010年和2015年将分别达到85万桶/日和120万桶/日.2015年前,亚太地区的石油产品需求年增长量将基本维持在75万桶/日左右.随着中国、印度等国家炼油能力的不断扩大,2015年亚太地区的石油产品供需将基本平衡,其中,汽煤柴油的供应仍将大于需求,部分需要出口到欧洲和北美等地区,液化石油气、石脑油和燃料油等产品需要从中东等地区进口.未来几年,中东地区炼油能力的扩大将使该地区的石油产品出口量不断增长,从而使亚太地区的炼油业面临一定的竞争压力.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亚太地区油品需求量持续增长。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预计未来10年里,亚太地区油品需求仍将保持较强增长趋势,需求量将从1993年的70985万吨增加到2005年的108150万吨,年均增长率达3.6%。从油品需求构成情况来看,对以运输燃料为中心的轻质馏分油的需求旺盛,而燃料油的需求增长率较低。亚太地区炼油能力已达7.2亿吨/年,目前位居世界第二。预计未来10年里,亚太地区炼油能力将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仍不能满足本地区油品需求。亚太地区能否达到所预计的炼油能力,取决于资金来源以及环保要求等诸多因素,前景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6.
吴康 《国际石油经济》2012,20(5):1-6,109
截至2011年底,亚太地区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3047万桶/日,其中中国的炼油能力达到1186万桶/日,居于榜首.一些规模巨大、现代化程度高、技术复杂的炼油项目正在世界新兴市场地区建设,亚洲正在成为未来全球的炼油中心,中国和印度引领亚太炼油能力的扩大.2012年,苏伊士以东地区的炼油能力的增加略大于需求,炼油毛利和2011年相比将有所回落,但幅度可能不大;2013年和2014年炼油毛利将面临下降压力;从2015年开始,随着大量新增炼油能力进入市场,炼油毛利将出现较大下滑.在产能扩张的同时,亚太炼油工业还在进行着产业结构调整和持续升级.2012-2015年,除中国地方炼油厂外,预计亚太地区将关闭78.2万桶/日的产能,另有31.6万桶/日的产能可能被关闭.2020年之前,亚太地区将继续是交通燃料(汽油、柴油和航空燃油)的净出口地区,以及液化石油气、石脑油、燃料油和沥青、石油焦、润滑油等石油产品的净进口地区.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亚洲地区的石油需求将进一步增长。预计1990~2010年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未包括中国大陆)石油需求的年均增长率为5%,其中泰国、印尼和韩国的石油需求增长更快。1990~2010年亚洲发展中国家的石油产品需求结构将发生变化,各种产品所占比例的变化为:石脑油由5.64%升至8.54%,车用汽油从10.29%升至12.91%,柴油由32.07%升至40.55%,喷气燃料和煤油所占比例有所下降,燃料油的比例将大幅度下降;轻质油品的需求将占总需求的?5%;中间馏分短缺将难以避免,需要从中东等地进口。  相似文献   

8.
由广东油气商会主办的"2004年中国石油市场研讨会"吸引了国内外业界人士的眼球.会上专家的报告显示,世界原油市场目前仍是以供应为主导、以需求为驱动.2003年全球的原油需求量为7866万桶/日,预计2004年将增加230万桶/日,中国以85万桶/日的增量继续成为世界原油需求增长最强劲的国家.国际油价被拉高到每桶40美元以上,但世界原油平均的勘探开发与生产成本之和却只有12.3美元/桶.高油价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中国的原油与成品油进口量增势迅猛,成品油中又以燃料油的进口最为突出.2003年燃料油进口量首次超过炼油厂供应量,并突破2000万吨,进口依存度升至53%.为加快与国际接轨,改变中国在亚太燃料油定价体系中的弱势地位,减少价格风险对宏观经济影响,并为石油市场开放和体制建设提供规范和市场环境,中国近期将先后推出燃料油期贷与石油中远期交易.  相似文献   

9.
由广东油气商会主办的“2004年中国石油市场研讨会”吸引了国内外业界人士的眼球。会上专家的报告显示,世界原油市场目前仍是以供应为主导、以需求为驱动。2003年全球的原油需求量为7866万桶/日,预计2004年将增加230万桶/日,中国以85万桶/日的增量继续成为世界原油需求增长最强劲的国家。国际油价被拉高到每桶40美元以上,但世界原油平均的勘探开发与生产成本之和却只有12.3美元/桶。高油价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中国的原油与成品油进口量增势迅猛,成品油中又以燃料油的进口最为突出。2003年燃料油进口量首次超过炼油厂供应量,并突破2000万吨,进口依存度升至53%。为加快与国际接轨,改变中国在亚太燃料油定价体系中的弱势地位,减少价格风险对宏观经济影响,并为石油市场开放和体制建设提供规范和市场环境,中国近期将先后推出燃料油期货与石油中远期交易。  相似文献   

10.
去年3月23日,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为了推动油价上升,在1998年两次减产的基础上,达成了为期一年的进一步减产210万桶/日的协议。与以往不同,欧佩克此次协议的履约率高,再加上1999年以来亚洲石油需求在经济复苏的带动下迅速上升,而非欧佩克石油产量受1998年低油价的影响而下降,因此原油市场出现供应吃紧的状况,油价节节攀升。1999年2月份布伦特原油的价格仅为每桶10美元,到今年3月7日已达到每桶32美元。 油价的过度上涨,给石油进口国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造成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对世界经济将产生不利的影响,反过来也将影响石油出口国的长远利益。对于我国来说,虽然石油进口在  相似文献   

11.
亚太地区成品油总需求量随经济发展而上升的趋势不会改变,但2005年之后炼油能力过剩的状况才能逐渐得到改善。据FACTS—EWCI预测,2000~2015年亚太地区成品油需求年均增长率约为2.8%,2005年、201O年和2015年成品油总需求量将分别增长到11.042亿吨、12.591亿吨和14.335亿吨。2002年亚太地区总炼油能力为108930万吨。2005~2008年中国和印度将新扩建炼油能力8000万吨,预计2005年和2008年亚太地区总炼油能力将分别达到111545万吨和116000万吨。2008年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新一轮的炼厂扩建又将开始。亚太地区提高油品质量的形势非常紧迫,这将导致部分结构简单的落后炼厂关停或继续投资进行设备改造。亚太地区各国到2005年将全部淘汰含铅汽油,2008年柴油达到50~500ppm硫含量的规格,2008年以后开始实行欧Ⅲ标准。成品油价格总体呈波劝上扬趋势。由于原油品质不断下降而成品油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成品油和原油之间的价差也将在波动中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2.
虽然中东地区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政治动乱,但廉价的能源推动了该地区的现代化和工业化进程.中东地区的石油需求从1995年的300万桶/日增长到2005年的490万桶/日,预计2010年需求将达到610万桶/日.其中,汽油等轻质油和中间馏分油需求增长迅速.为了满足国内外石油市场的需求,中东各国的炼油能力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不断提高和扩建,已从1980年的270万桶/日增长到目前的640多万桶/日,其中一半以上在沙特阿拉伯和伊朗,预计到2010年炼油能力会再增加180万桶/日.轻质油和中间馏分油的净出口量将显著增长,而燃料油的出口量将逐渐减少.中东地区炼油能力的扩建有助于该地区在2008年实现供需平衡,并有望在2010年实现汽油净出口.然而在短期内,该地区对于缓解本地汽油市场供应紧张的局面仍然无能为力.  相似文献   

13.
9月份 2日 根据经合组织预测,全世界1995年第一季度对石油的需求将可能达到7020万桶/日,比1994年第一季度增加70万桶/日以上。在世界性石油需求量增长中,亚洲需求增长尤为显著。预计到2000年,亚洲对石油的需求将达1960万桶/日,但亚洲石油产量却无法同需求同步增长。 8日 据中国海关提供的最新数字,1994年1~7月中国共进口原油608万吨,高于1993年同期的552  相似文献   

14.
国际油价11月份因对冬季供应紧张的担心和美元对欧元汇率跌到历史新低点而上涨到接近100美元/桶。11月21日盘中WTI涨到99.26美元/桶,23日WTI和布伦特油分别以每桶98.18美元和95.76美元刷新收盘价最高纪录(见图1)。炼油厂检修和意外事故导致油品供应紧张,全球油品价格创纪录高涨,特别是柴油。11月26日新加坡汽柴油分别涨到每桶104.23美元和114.52美元,燃料油则涨到每吨514美元。  相似文献   

15.
生产经营 俄罗斯鲁克计划降低 原油生产成本 俄罗斯最大的石油生产公司鲁克石油公司计划在2004年之前将每桶原油的生产成本(不包括运输)减少2.6~2.8美元,届时的生产成本将仅略高于3美元/桶。为了削减成本,该公司计划在2010年之前关闭5000口低效率油井。目前公司在用的油井总数为25000口。 日本石油三菱公司 计划将资本利润率 提高到6.5% 日本石油三菱公司计划到2004  相似文献   

16.
美国能源部能源情报署12月9日发表能源展望报告说,由于经济增长带动需求上升,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在未来20年将持续居于高位。报告预测,到2025年,世界原油产量将从现在的每天约8000万桶增加到1.2亿桶。排除通货膨胀因素,原油价格预计2010年为每桶31美元,2025年为每桶35美元。美国的石油生产和消费在未来20年里不会出现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1981年的情况1981年,整个非共产主义世界的石油产品需求量在前一年下降了5.5%之后又下降了4.5%。陆上石油产品消费量下降了4.6%,从平均一天4,600万桶下降到平均一天4,390万桶,世界航运的船舱石油产品需求量下降了2.9%,从平均一天260万桶下降到平均一天200万桶(总需求量的估计数字不包括炼油工业所用的燃料油需求量)。1981年的总需求量为平均一天4,590万桶,比1979年平均一天5,030万桶的高峰数字有了大幅  相似文献   

18.
正2020年11月,国际能源署表示,由于新冠肺炎大流行冲击了石油产品的需求,预计到2021年底,炼油厂需求永久性减少数量增至每天170万桶。受全球能源向低碳燃料转型和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燃料油需求下降的双重影响,西方大型一体化石油公司和独立炼油商大幅削减炼油产能。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炼油产能快速增长,导致亚太地区炼油产能不降反增。一增一降凸显全球炼油产能从北美和欧洲向亚洲转移的步伐加快,也彰显炼油行业从陈旧、规模较小的炼油厂向现代化、产能较高的大型炼油厂转型升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据初步统计,今年1~6月份,国内汽油、煤油和柴油的消费量比1995年同期增长10.8%,达到4036万吨。其中柴油消费量达2312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3.8%。上半年国内油品市场的主要特点是:(1)柴油产需缺口增大,汽油供过于求的状况日渐严重。(2)国际柴油价格持续偏高,致使柴油进口量减少,供应紧张状况加剧;(3)燃料油需求旺盛,产量下降,进口量剧增。预计由于国内市场转旺,今年我国原油和成品油进口量均将超过去年;但鉴于下半年亚洲市场柴油仍可能在中高价位徘徊,价格走势不利于进口,因此,弥补柴油供需缺口的有效办法仍是增产柴油。只有鼓励国内炼油企业增产柴油,才能把握市场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20.
据国际能源机构(IEA)预测,随着世界主要地区间石油需求和石油生产缺口的不断拉大,1997-2020年世界石油贸易量将大幅上升,从2800万/日增加到6000万桶/日。OECD三个地区和非OECD亚洲国家,无论从进口绝对量还是从进口依赖度上来说都将增大。石油需求的增长,大部分来自运输部门,而石油需求增长量大都由欧佩克来满足。与1997年相比,到2020年OECD的石油进口依赖度将从54.3%上升到70%,中国的石油进口依赖度将从22%上升到76%,俄罗斯的石油净出口量经过一段时间的上升后将回落至1997年350万桶/日的水平,而巴西有可能从石油净进口国变为净出口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