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资源、环境、生态三者间的相互关系,并从可持续发展观出发,讨论了它们在理论与实践上的指导意义。指出生态是生物资源(或称生命资源)与其环境的复合的系统的基本结构、形态、功能特征的总合。阐明在强自然主义或强人类中心主义指导下,人类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都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坚持人类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态主义,才实现整个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从而达到人类与资源、环境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尹希成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1998,1(3):37-42
可持续发展把环境与发展、经济增长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是一种新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在思想和社会领域的一场革命。实现可持续发展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3.
社会发展观的研究是近年来的热点之一。何为社会发展观?社会发展观是人类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渐积累和形成的关于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看法,它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不断摸索、总结中形成之结晶。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是相类似的,包括维系社会发展最基本的生存要素如人口、土地、粮食、水、天然资源(动植物、矿产资源等)众多因素, 相似文献
4.
可持续发展与传统发展观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芮 《生态经济(学术版)》1999,(4):64-65
怎样才能实现科技、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而对这一世界面临的紧迫问题,各个学科都提出了自己的对策:法律工作者着手制订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工程师致力于改进工艺,尽可能减少污染、净化环境;信息技术人员忙于实现传递信息的无纸化,以保护现存的森林;经济... 相似文献
5.
自从近代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提高。一方面,这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另一方面,自然界的各种资源被进行掠夺性的开采,大量的人造废弃物也被散布到自然环境当中,从而带来了自然资源的迅速耗竭和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这种局面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必须摒弃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协调人类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产业生态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实施产业生态化,将会对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6.
贾学军 《生态经济(学术版)》2013,(1):18-23
自从20世纪60年代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发表惊世之作《寂静的春天》以来,关于生态危机与人类续存的反思已成为当代社会的共同话题。越来越多的学者相信全球生态环境恶化将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长期的、最大的敌人。回顾整个生态崩溃的历史可以发现,生态问题成为危机与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具有极高的同步性。伴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而迈向顶峰的现代工业文明把追求 相似文献
7.
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的社会存在模式,是构建以生态可持续原则为基础的社会存在模式,它是对工业文明所倡导的物质性文化进行的一种转向,反映的是人类处理自身活动与自然界关系的进步程度,是人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8.
9.
未来农业与人类生存发展周晓明阳国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调动起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和农村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再加上八十年代以来农村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使得农业的资本积累和农村资金的流动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观,这为农业的产业化经... 相似文献
10.
可持续发展既是一种理论,也是一种运动,还应是一种社会结构。作为一种理论,它必须能回答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及怎样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第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作为一种运动,它应通过政府、企业、公众等行为,解决人类不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朝可持续发展方向前进;作为一种社会结构,它是我们追求的理想和奋斗的目标,我们必须努力探索一条以“和谐”为灵魂,以“公平”为准则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价值是主体性哲学的重要概念,指客体对主体的效用,而意义则是生存哲学的范畴,指的是人与世界的天人合一关系。前者是有限的,后者是无穷的,意义为价值奠基。 相似文献
12.
人类追求幸福,探索宇宙、社会、人生之奥秘,自文明伊始,即代代不绝。其中最令近现代人感到自豪和骄傲的,尤莫过于工业革命后近四百年来取得的巨大科技进步与物质成果,因为它创造的财富,超过了过去几千年财富的总和。然自本世纪以来,不仅两次世界大战使人类尊严扫地,战后一系列新出现的环境、社会、伦理、宗教、科学、健康等问题,更使人类对工业社会的前途充满恐惧和迷茫,并面对过去四百年的历史,进行深刻地反省。 相似文献
13.
发展观的历史演进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无论是发展的内涵,还是对发展的研究方法,都受一定价值观念的指导。战后,发展观的演进经历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发展四个阶段,其演进的一条主线是将先前在新古典经济学中所忽略的因素逐步地纳入经济分析的框架,更加重视经济发展分析中的规范性前提及其所产生的影响,使发展现更加彰显人文主义精神。发展现的演进说明,发展既是一个历史过程,也是社会进步和人类美好生活的目标,发展的道德价值与效率原则共同构成了衡量发展质量的双重标准。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明史观的演进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资源、环境与人类文明的演替过程地球表层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大开放系统 ,它是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互为渗透的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地球表层是生命有机体生存、活动和各类物质、能量交换的场所。地球表层构成了人类生存、发展的最基本的环境特征 ,并为人类提供旦夕不可缺少的物质和能量。人类文明诞生与发展 ,就是基于人类对周围自然环境的认识的逐渐变化而更替的。在漫长的岁月里 ,人类对自然的观念经历了被动向主动性的转变。在人类发展初期 ,人类由于自身的局限性 ,对各种自然现象和过程所知有限。自然界所展现出的巨… 相似文献
15.
苗盛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5,(4):54-55
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必要性(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是指当代人不以消耗甚至破坏下一代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生态和环境为代价而谋求发展,保持生物的多样性,资源可以得到永续利用,生态和环境适于人类居住、生活和工作。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特征。 相似文献
16.
"循环经济"是指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1992年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后,发展循环经济被认为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重要和最现实的选择。循环经济理念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反思的结果,是人类在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中陷入资源危机、生存危机,不得不深刻反省自身发展模式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与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冯维波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0,(7):40-43
分析了现代城市发展背后掩盖的各种问题、矛盾及其生态学实质,指出建立生态文明观是现代城市摆脱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最后,提出实施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手段、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白野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6,(29):F0004-F0004
农业是一个与自然生态资源有直接关系,并建立在对他们加以利用的基础上的生产,它的发展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担负着为人们提供衣、食、住等基本生活资料和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提供重要原料的双重任务,它本身则是由农业生态系统和农业经济系统交织而成的复杂系统。 相似文献
19.
试论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与最高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不仅是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更是一种重要的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进入重化工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资源环境制约的现实选择,更是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客观需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工业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要以实现环境优化经济增长为目的,以国家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作保障。 相似文献
20.
实体经济主要指农业、制造业以及生产性服务业等领域。实体经济直接创造物质财富,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一个国家财富和综合国力的物质基础,也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基础。当今世界一些发达国家超脱于实体经济之外的繁荣在一波波金融危机中归于梦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