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天下     
<正>中国乡村之声【阿里巴巴玩互联网私人定制农场】阿里巴巴聚划算平台、绩溪县庙山果蔬专业合作社等单位在安徽省绩溪县实施了一个名为"聚土地"的项目。网民可根据家庭需求认购土地位置及面积,选择种植的作物,通过购买土地使用权来获得实际农作物产出。从认购的次月开始,每月都会收到两次快递。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3月11日,淘宝网上出现了一个"聚土地"的页面,"老乡喊你来分地"、"定制你的私家农场"两行偌大的红色字体挂在最上方。这是全国首例互联网定制土地项目《聚土地——订制私家农场》的华丽亮相。该项目是绩溪县农业委员会招商引资发展现代农业项目,由浙  相似文献   

3.
<正>6月21日下午,悦来镇启文村一块158.31亩土地通过海门市产权交易流转平台挂牌交易,保险公司在交易后主动与村支部书记虞卫燕对接,为该流转土地办理土地流转保险,虞卫燕拿到土地流转保险单时,脸上挂满了笑容,长舒了一口气,"以后再也不要为土地流转租金担忧了,又有更多精力放在其他工作上了"。这就是江苏省海门市今年创新试点的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也是今年海门市创建省级三权分置创新示范县建设的重点内容。悦来镇  相似文献   

4.
"聚土地"项目的实施,为我国农地流转提供了新的思路模式,文章从"聚土地"项目的发展状况为切入点,探讨了电子商务模式下农地流转的SWOT分析,并对此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型农业经营体系具有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等特征,如何构建、运行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文章以安徽省绩溪县的"聚土地"项目为分析对象,通过对其运作模式的分析,发现"聚土地"具有家庭经营、规模经营、多元化主体、商品化生产等特征,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较好实现形式。文章认为,通过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多层次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多元农业经营主体,有助于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湖南常德市围绕推进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现在全市已全面铺开。通过"确实权、颁铁证",让承包农户和转入土地的新型经营主体心里都有底,为常德市落实"三权分置"奠定了坚实基础。引导和规范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激发农村改革发展活力。从2012年以来,常德市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一是建立信息平台。区县(市)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信息平台,及时发布流转信息,  相似文献   

7.
<正>从2012年品牌创立到月度销售额突破1.6亿元,一跃成为国内电商翘楚,安徽芜湖三只松鼠电子商务公司仅用了23个月;绩溪县在全国率先开展"聚土地"项目,推出仅3天,便吸引34万人次的点击量和5亿人次的总曝光量,3560名网民踊跃认筹……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土地信托流转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问题从来都是农村改革的核心问题,土地流转所带来的规模经营等优势,大大提高了农村生产效率和农村土地的资源配置效率。近年来,随着农村土地流转规模和范围的逐步扩大以及流转速度的提高,土地流转模式也由单一、传统的自发流转模式向多样化、创新化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历史上出现的几种主要的土地流转模式以及当前比较热门的一种创新流转模式——土地信托流转模式的对比,研究我国土地流转模式的变化趋势以及对农民利益所产生的影响。同时,本文通过对"中信——安徽宿州"项目和"北京——江苏无锡"项目两种截然不同的土地信托流转模式的分析,阐述我国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未来土地信托流转模式的创新形式设计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目前,农村土地流转已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重要内容.本文根据土地流转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五点建议:一是构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平台;二是加强宣传积极引导;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四是大力扶持创建土地合作社;五是充分调动乡村干部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0.
政府行为在农地流转中是不可或缺的,它所起到的作用是引领性的。根据对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河南省新乡市150个农户的调查显示:有些地方政府搞"政绩工程",强制推行土地流转,严重违背了农民意愿;有些地方政府借农地流转之名,出现土地使用严重异化的现象;政府参与土地流转缺乏明确的指导,缺少强有力的监督;土地流转中缺少中介组织,农户对政府缺乏信任。鉴于此,政府在土地流转中的基本定位应该是"指导者"、"组织者"、"监督者"和"服务者"。  相似文献   

11.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土地类贷款项目建设内容剥离是农发行平台土地类贷款项目评估的前提,是"项目建设条件及建设内容评估"与"项目投资估算及融资方案评估"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农发行平台土地类贷款项目评估值得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笔者根据实践,初步总结出"平台土地类贷款  相似文献   

12.
正为规范农村土地流转,保护农民权益,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于2014年7月在岷江园区涉及的太和、悦兴、尚义等三个乡镇分别成立由区国资局出资设立的国有独资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公司。2016年,全部乡镇成立流转公司,实现了全区23个乡镇土地流转公司中介服务全覆盖。成立土地流转服务公司,就是为了发挥中介平台的"两个作用":一是土地流转平台作用,为  相似文献   

13.
土地流转现已成为政府、企业、农民、社会最关心、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各地政府对农业项目土地流转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研究,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待开发的农业项目土地流转方式在不断创新,但是依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土地流转法律机制不健全、农业项目土地流转缺乏政策和保障机制、土地经营权所有人不配合、农耕土地流转后出现"非农业化"现象等。对此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期确保农业项目土地流转工作顺利开展,保障民生和农民权益,促进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农村工作通讯》2014,(8):44-44
<正>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就加强农村金融创新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吉林省梨树县在这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农村土地经营权收益保障贷款"家有万贯,带毛不算。"形象地描述了农业经营贷款难的现状。农户们反映,签订流转合同时就要支付流转费用,一公顷土地9000-10000元,如果流转50公顷土地,仅此一项的资金压力一般农户都难以承受。针对这一难题,梨树县探索了用农户土地经营权评估后的收  相似文献   

15.
<正>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创新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方式,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江苏省近年来通过不断完善土地流转服务机制,积极探索土地托管、联耕联种等多种规模经营方式,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序流转保障农户利益据泗洪县石集乡石集居委会党支部书记沈平虎介绍,乡里为充分保障农民的利益,要求承租的农业公司,必须提前预交第二年租金的30%作为保障金。为让农民放心,乡里还和租赁土地的公司约定,每3年调整1次流转价格。"另外,乡政府在签土地租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7省32个县的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数据探讨土地流转平台的发展趋势及其驱动力。实证研究表明,虽然有些地区的乡镇在10年前已建立了土地经营权流转平台,但是从2014年开始得到快速发展;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地方政府的政策驱动弥补了土地流转的市场失灵问题;同时,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非农就业工资水平上升对土地流转平台发展也起到促进作用。本文最后讨论了结合土地流转平台的主要功能相关政策和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近几年农村土地流转的势头很猛。如今,在永福已经很难找到可流转的大面积的连片土地了。"广西永福县的土地经纪人易继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近年来,农业产业化、规模化趋势明显,引发土地流转、集中"动作"频频,但农村土地流转信息搜集、发布、价格评估和利益协调平台的滞后,已无法满足目前土地流转形势的需要。易继明从事土地中介已有多年,2013年他促成了多单业务,土地流转总面积超过5000亩。易继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报道,贵州省修文县为完成上级安排的"在2019年建设4000亩的高标准蔬菜保供基地"任务,在7个行政村推动土地流转。其中的程官村部分村民因对该项目缺乏信心,不愿流转土地,当地在未和村民达成协议、未征得村民同意的情况下,组织人员和机械,强挖村民数百亩承包地,铲除田里的作物,强行推动土地流转,给农民造成了严重损失。今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修改的《农村土地承包法》明确规定:"国家保护承包方依法、自愿、有  相似文献   

19.
今年6月,河南省浚县一个街道办事处企图强行流转土地,甚至发生了殴打群众事件.半月谈记者深入调查后发现,在这起土地流转冲突的背后,竟然有两份截然不同的民意调查签名表——当地政府的一份调查表,声称得到了多数农民的同意;而民间自发的调查却显示,超过50%的村民对土地流转持反对态度…… 两份签名表的强烈反差暴露了围绕土地流转"官意"与民意间的尖锐冲突.而从意见冲突转为现实冲突,这背后的催化剂恰恰是当地政府不顾群众意愿,单方面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强迫农民"上楼"的粗暴行径.  相似文献   

20.
正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完善"三权分置"办法,继续开展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仍是今年农村改革的一项重点工作。根据中央要求,结合上海实际,上海今年要抓紧推进和落实以下三项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