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民族地区的发展,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要在政策上扶持和倾斜,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大力发展教育。  相似文献   

2.
民族地区中学历史课程资源的制约因素是制约民族地区中学历史课程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民族地区中学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因素的中的传统理论、办学思想,物质条件的相关分析,为民族地区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3.
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哿 《商场现代化》2006,(29):214-215
生态旅游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中国西部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但却面临着经济发展落后、居民文化素质低观念落后、体制矛盾突出、脱贫求富心切、缺乏正确的发展生态旅游的态度、游客环保意识淡漠等问题。本文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认识到中国西部民族地区要将优越的生态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充分实现生态旅游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必须要强调政府在生态旅游发展中的作用,加强对当地社区、居民及游客的教育,加强改革的步伐,构建生态旅游监管体系和多方参与的生态旅游合作伙伴关系,改善当地的投资环境,吸纳外部资金与人才。  相似文献   

4.
5.
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作为联结农户与市场间的桥梁,对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市场化和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都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深入探析了目前制约民族地区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发展的因素,从政府和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自身两方面提出了发展民族地区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从系统论出发,从经济学视度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看作一个复杂系统,分析目前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和谐现象的经济影响因素,从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找出哪些因素是导致社会发展不和谐的主要因素,哪些是次要因素,从而使得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7.
谭明春 《北方经贸》2006,(3):111-112
构建西部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含内涵丰富.当前,由于西部民族地区各种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日益显现,需要我们把社会和谐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加以确立,努力解决好民族问题.  相似文献   

8.
9.
2007年6月,中国和哥斯达黎加建立外交关系,这是中国在中美洲地区的第一个建交国家.中哥建交为两国经贸关系的顺利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政治条件和外部环境,为推动双边经贸关系进一步广泛、深入地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  相似文献   

10.
11.
技术创新对推动企业发展有着最重要的作用,对于民族地区企业而言,要赶上沿海内陆地区企业发展的步伐,就只有大力推广和应用技术创新。文章主要分析了四川民族地区甘孜藏族自治州(简称:甘孜州)企业中技术创新应用的现实状况,重点探讨了当前民族地区企业的技术创新情况,提出了民族地区企业发展只有走技术创新的路子,才能真正实现与沿海、内陆企业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李晓鹏 《中国市场》2011,(35):101-104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是青海省的重大战略。反映了党和政府与时俱进的思维和谋略,它尊重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青海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的利益纠纷和社会矛盾不断显现,在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的民族地区,纠纷总量呈上升趋势,纠纷类型呈多元趋势,从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不利于和谐青海的构建。笔者从哲学的角度,分析当前青海省民族地区主要社会矛盾纠纷的现状及特点,深入探讨其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3.
西部地区乡村振兴是我国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分析了西部乡村振兴存在的制约因素,包括人口、产业、文化、土地、金融等,提出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西部各省份必须找准制约发展的因素,对症下药,以多元手段,如构建绿色物流流通渠道、构建乡村振兴产业全景数据平台等,激发乡村活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4.
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制度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区位因素也有资源禀赋因素,既有资本因素也有劳动力和技术因素。民族地区制度建设的滞后,是阻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要想迅速提高民族地区的经济水平,制度因素是发展的主动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欠发达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为核心,比较我国区域间差距,深入分析制约欠发达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原因,以探索出适合欠发达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6.
民族地区由于实行差别计划生育政策,同非民族地区在人口问题上表现出许多不同。本文以青海省为例,从人口总量、人口结构、人口质量三个方面,分析人口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从而窥见民族地区人口因素对经济增长影响的一般情况。  相似文献   

17.
影响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的主要因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曼 《中国市场》2009,(48):61-63
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决定了政治稳定对于民族地区的极端重要性。本文从民族地区政治稳定基本内涵入手,对影响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的若干主要因素,即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心理因素、意识形态因素、民族与宗教因素和国际环境因素等进行了分析,并对民族地区实现政治稳定的路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提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青海省作为贫困人口数较多的一个省,其脱贫任务的完成是实现全国脱贫目标的重要一步。经过对青海省民族地区一百余位贫困户、干部及致富带头人的实际调查分析,探索了青海省民族地区精准脱贫的主要因素。对青海省的扶贫开发工作从增强贫困人民主体意识与创新意识、产业扶贫、旅游扶贫、生态扶贫、提高扶贫资金使用的精准性等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与中东国家经济贸易合作已经开始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阶段:在经济上,优势互补;在贸易上,中国与中东的自由贸易谈判都开始启动,而且已经初见成效。然而,许多主观和客观的因素仍然制约着中国与中东地区经贸合作关系的发展。了解中国与中东地区经贸合作特点,理清制约因素,有利于两地区之间经贸合作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20.
东北沿边地区是中国与东北亚跨境合作的重点区域,区域合作极大地推动东北沿边地区经济的发展。以图们江区域经济合作为开端,东北沿边地区实行区域合作开放战略已有20多年。在这一过程中,公路、铁路、口岸及物流园区等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善,产业结构逐步调整,贸易规模逐年攀升,区域合作优势初步显现。但当前东北沿边地区区域合作存在着基础设施配套能力有限、产业结构不合理及缺乏专业人才和技术优势的发展障碍。应采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交通运输网络;建立以出口贸易加工区为纽带的沿边地区开放模式及引进培养专业人才,加强跨境技术合作与创新等对策,推动东北沿边地区的区域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