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锐 《经济经纬》2022,(4):150-160
基于2007—2018年我国23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金融集聚、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经济效率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金融集聚和绿色技术创新有利于提升绿色经济效率,金融集聚通过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影响绿色经济效率。进一步研究发现,绿色技术创新的调节作用因不同的环境污染程度、环境规制强度和地理区位存在显著差异,高环境污染地区的绿色技术创新调节作用更强,高环境规制地区的绿色技术创新调节作用更弱,沿海地区的绿色技术创新调节作用更强。因此,改善我国不同区域金融集聚程度,发挥金融集聚和绿色技术创新的调节作用,有助于我国绿色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就业空间是新市民宜居宜业的重要载体,其分异水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市民的社会融入程度。文章以常熟市为例,用区位商测度新市民与户籍人口的就业空间分异,观察两类人群主导就业区的分布特征,并用地理探测器分析了产业、地理区位和建成环境因素对区位商的解释力。结果表明:新市民就业空间相较于户籍人口集聚程度低,尽管二者均呈现典型的单中心特征,但新市民就业空间在南北向有明显延伸现象;新市民与户籍人口主导就业区呈现圈层嵌套分布特征,新市民就业主导区呈环状围绕城市中心分布,户籍人口就业主导区则分布在城市中心和远郊镇区;新市民就业空间分异受到地理区位的影响最大,产业和建成环境的影响也表现显著,且不同因子交互可显著增强各类因子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3.
基于"地理第一性"与"地理第二性"相结合的理论框架,分析了我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的时空特征,研究了海洋经济地理集聚形成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海洋经济增长潜力的挖掘重点需放在滨海旅游、海洋运输、海洋油气等产业;海洋经济集聚的形成既受"地理第一性"正向影响,也受"地理第二性"积极影响;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对拥有海岸线城市带来持续集聚效应。在经验分析之后进行了政策讨论,以期沿海地区获得推进海洋经济地理积聚优势形成的持久动力。  相似文献   

4.
以往文献对汽车制造业集聚现象的考察侧重使用产业集中度指标考察市场结构,缺少对汽车业空间布局特征以及空间产业集聚成因的分析.本文运用空间分析方法考察中国县域汽车制造业的空间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县域汽车制造业的空间分布不均衡,全国呈现H-H(高-高)集聚现象的共有120个县,主要位于沿海地区、内陆工业重镇,及省与省交界处.邻近县的汽车厂商家数对本县厂商家数具有正向显著影响,表明厂商享有彼此间因地理邻近而集聚所产生的外溢效果.此外,大型整车厂的设置、较高的劳动生产力、较高的外资资本比例、较高的创新比例、重点大学和科学园区的设置以及优越的交通条件对县域汽车制造业集聚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以来,伴随着非农产业向沿海地区集聚的是中西部地区劳动力的跨省流动转移.上述两种因素结合起来,导致中国近20年来经济的飞速增长,尤其是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腾飞.本文首先研究产业集聚、劳动力转移以及环境承载能力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通过建立环境承载能力模型并测度出环境承载率的大小,为进一步的产业集聚和劳动力流动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刘志汇 《时代经贸》2008,6(9):17-18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以来,伴随着非农产业向沿海地区集聚的是中西部地区劳动力的跨省流动转移。上述两种因素结合起来,导致中国近20年来经济的飞速增长,尤其是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腾飞。本文首先研究产业集聚、劳动力转移以及环境承载能力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通过建立环境承载能力模型并测度出环境承载率的大小,为进一步的产业集聚和劳动力流动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针对创新网络结构资本空间溢出如何影响产业发展的问题,基于地理邻近性和社会邻近性动态耦合视角,运用加权平均思想构建动态空间权重矩阵,并借助Moran′s I空间相关性检验、空间滞后(SLM)、空间误差(SEM)和空间杜宾(SDM)模型实验测度多元"地理-社会"邻近耦合下创新网络结构资本对产业发展的影响。以广西电子信息产业专利数据为例展开实证研究发现:(1)广西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空间集聚效应明显,且地理邻近性作用大于社会邻近性;(2)广西电子信息创新网络结构资本空间溢出能够产生产业发展空间集聚效应;(3)广西电子信息创新网络结构资本通过直接和间接层次路径影响产业发展。研究结论可为产业创新空间(均衡)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8.
于连超  马宁 《当代财经》2023,(5):131-141
环境信用评价制度是环保部门对企业的环境行为进行评价,确定信用等级,并向社会公开的环境管理手段。那么,环境信用评价制度对企业的商业信用融资有何影响?利用2014—2020年沪深A股重污染企业的数据,探讨了环境信用评价制度对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信用评价制度对环境信用较好企业的商业信用融资影响不显著,但能显著降低环境信用较差企业的商业信用融资。这说明,环境信用评价制度对环境信用较差企业的商业信用融资具有惩戒作用。原因在于,环境信用评价制度提高了环境信用较差企业的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进一步发现,当金融制度较差、行业竞争激烈时,环境信用评价制度对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的激励作用和惩戒作用更显著。因此,要继续优化环境信用评价制度,以强化其对环境信用较差企业的惩戒作用。  相似文献   

9.
黄超  郑艳  朱凌 《海洋经济》2020,10(1):22-27
沿海地区是我国主要电力负荷中心,沿海港口为煤炭运输提供便利条件,并且沿海地区能够提供火力发电所需的大量水资源,因此,沿海地区成为我国火力发电厂的集聚区域。本文将对沿海地区火力发电的发展现状进行概述,分析其对海洋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并针对这些影响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加快县级经济开放区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是国家实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步骤,它对于加快整个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带动内地经济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般县级经济开放区的投资环境不及开放城市优越,因此,优化投资环境,已成为县级经济开放区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县级经济开放区较之开放城市的投资环境,存在以下几方面的明显不  相似文献   

11.
中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类型识别及动力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海洋强国背景下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中国沿海地区的时代任务。本文通过构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框架,采用空间相关性分析、空间杜宾模型和空间样本障碍度分析等方法,识别2006—2016年间中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性类型,并甄别具体动力机制和作用程度。结果表明:(1)中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导向性显著,高质量政策的发布由松散型趋向密集型。(2)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由阵痛期逐渐进入稳定期。阶段性类型识别显示:高级类型区为广东、上海、山东、浙江、天津;中级类型区为福建、江苏、海南、辽宁;初级类型区为河北、广西。(3)区域间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空间集聚效应。动力机制的作用程度排序为:政策环境>涉海就业>海洋资本>海洋环境>海洋资源>海洋基建>对外开放;甄别不同类型区受制要素显示:政策环境、海洋资本、海洋资源、市场腹地成为制约多数沿海地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限制性路径。  相似文献   

12.
发展滨海旅游业,有利于促进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提高沿海地区居民生活质量,带动沿海地区社会文化全面发展。应用TOPSIS评价方法研究了江苏省滨海旅游城市的竞争能力,并应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了江苏省滨海城市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测度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基础上,采用2000—2011年沿海1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样本,构建面板自向量回归模型(面板VAR),运用面板矩估计、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计量方法,探讨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和区域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是曲折前进的,旅游产业结构的变动状况与沿海地区旅游业发展历程一致;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有着长期的协整关系,其合理化和高度化对沿海地区经济增长产生短期的正向影响;沿海地区经济增长对其旅游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影响不显著,但对高度化的正向作用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利用长三角41个城市的数据,计算污染地理集聚指数、环境规制强度和产业转移指数,采用空间杜宾模型,考察环境规制的污染集聚空间效应.结果 表明,环境规制及其与产业转移的交互作用可以减缓本地城市的污染集聚,而相邻城市的环境规制和污染集聚会加剧本地城市的污染集聚.城市区位异质性分析发现,中心城市以显著的概率降低污染集聚,外围城市以显著的概率提高污染集聚.由此,可以采取统一法治框架,防止以邻为壑;构建生态补偿机制,优化环境资源配置;融合环境规制与产业转移,抑制污染集聚等措施,实现"生态环境共保联治".  相似文献   

15.
转轨经济阶段,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微观经济主体家族企业如何在面临信贷歧视的背景下实现成长?本文从商业信用视角,提供了推动家族企业成长的微观机制的经验证据。研究发现,家族企业获得的商业信用越强,企业资本配置效率越高。这种效果在社会信任程度较高的地区更为显著。家族控制权异质性特征对商业信用的资本配置效率有着显著的影响,商业信用资本配置效率在家族股东大会层面的超额控制越低、家族董事席位控制程度越高和家族总的控制程度越高的企业效果更为显著,股东大会层面上的两权分离度对商业信用的资本配置效率发挥着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影响,而董事席位超额控制和家族总的控制发挥着竞争优势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商业信用的资本配置效率的微观机理是缓解企业的投资不足,提高投资效率。商业信用通过提供非正式的融资机会帮助正式融资渠道受限制的公司提高资本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6.
社会信用体系是现代市场经济下信用的社会实施机制,是优化公司资本结构的不可或缺的社会文化环境。文章分析了社会信用缺失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的负面影响,并针对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如何加强全社会信用文化道德教育,加快社会信用体系的制度建设,规范政府行为,建立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以及促进信用中介服务业的市场化发展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构建完整的社会信用体系,优化公司资本结构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从沿海地区乡村——城市转型机理出发,对沿海地区的乡村——城市转型发展模式进行了梳理,分析了现阶段沿海地区乡村——城市转型与协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经济集聚和产业结构等因素对城市土地产出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资本密度是影响城市土地产出率最重要的因素,资本对劳动的替代性造成就业密度对城市土地产出率的贡献很小,甚至为负;城市净集聚效应为负和资本劳动比不断攀升,说明城市资本投入是低效率的;扩大城市人口规模、控制城市用地面积、发展先进制造业有利于提高城市土地产出率,经济集聚和产业结构因素对不同规模和不同地区城市土地产出率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方向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中国海洋经济重心演变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动态度和不平衡指数对1996—2013年中国海洋经济空间格局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引入经济重心定量描述海洋产业及海洋经济重心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指数由1996年的0.487下降到2013年的0.384,海洋经济空间分布格局的不平衡性有所收敛。(2)海洋产业及海洋经济重心呈现向东北方向移动的趋势,但重心移动范围主要位于长三角地区,说明1996—2013年长三角地区是中国海洋产业主要集聚区和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3)海洋经济空间格局演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海洋产业结构、海洋资源利用能力、海洋科技支撑能力、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及海洋经济就业潜力对海洋经济空间格局演变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海洋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对海洋经济空间格局演变具有负向影响。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实现海洋资源高效利用、增强海洋科技支撑能力和海洋经济就业潜力、提高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将是推动海洋经济空间格局向平衡方向演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选取2009—2018年大气PM2.5遥感反演数据集,综合运用GIS时空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揭示了中国城市PM2.5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9—2018年PM2.5低浓度城市数量增加,而高浓度城市数量减少,中国城市空气污染有所改善。(2)中国PM2.5时空集聚效应明显,呈“东—热、西—冷”的集聚格局,2009—2018年高值聚集区向东北扩张后向中部收缩,沿海城市始终保持高值聚集区;低值聚集区集中在西部,且范围逐渐缩小。(3)人口与城市化、产业与能耗、交通因素对PM2.5时空分布存在不同程度影响,其中,人口与城市化指标层中的人口密度因子为强相关因素。在区域尺度上,人口密度、年末实有城市道路、城市建成区占比与城市绿地率对内陆地区PM2.5年平均浓度影响较大;而沿海地区仅人口密度、工业烟粉尘排放量与人均GDP对其影响,其他因素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