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价几何     
以邻为壑的美国,因为要走出它的危机梦魇,靠加印钞票的方式临时抱佛脚.当通胀遭遇通缩,中美经济冰火两重天的背后,物价,令低收入者叫苦不迭.  相似文献   

2.
已经过去的5月份,显示中国经济开始出现明显的通缩。目前谈论通胀已经不合时宜,如果农产品价格略有下跌,中国经济将浮现出内需不振与产能过剩的危机。  相似文献   

3.
货币政策是传统宏观经济两大政策之一,在控制通胀、改善就业和金融稳定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经济走低时,放松货币政策来刺激需求;当通胀高企时,则收紧货币压制通胀。美联储是美国经济走出次贷危机就业得以持续恢复的最大功臣;欧洲央行则是欧洲克服欧债危机并成功走出衰退的关键;日本央行也正在为日本走出通缩而努力。  相似文献   

4.
《四川物价》2006,(9):24-24
阅读:据《北京晨报》报道: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兼中国证券市场部主席李晶不久前指出,中国目前处于“双通货”时代,即通胀与通缩并存,而中国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也有两重——上游产品通胀,下游则以通缩为主。所谓“中国输出通胀论”称,中国制造业面临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涨的压力,导致其出口到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产品涨价,  相似文献   

5.
陈锋  谷纯悦 《新财富》2005,(4):18-20
亚洲地区作为全球制造业加工中心,承受着大宗商品涨价压力,而成本无法向消费与零售领域转移,这使“亚洲制造”的财富直接流向美、欧等亚洲商品进口国。亚洲经济的结构性问题决定了其比欧美国家承担了更多的通缩与通胀风险。预计大宗商品价格在高位徘徊只能持续大约3年时间,短暂通胀之后,亚洲可能将迎来较大规模的通缩。  相似文献   

6.
就在人们担心放松银根将引发通胀之际,通缩风险却已降临.三大发达经济体之中,美国和欧洲正在走向通缩,日本更是已经陷入了通缩.初级产品价格和初级产品出口国的货币都有所下跌.金融危机具有通缩效应的原因在于,危机会导致现金需求上升、银行中介功能瘫痪,从而降低货币乘数,令基础货币的增长无法推动货币供应量的增长,这会在产能严重过剩之际抑制总需求.通缩是危机的延伸,它会增大实际债务负担,并损害利润率.持有巨额债务的全球银行业将面临资产负债表的严重恶化.  相似文献   

7.
名刊     
未来的中国是美国的心病—— 《纽约时报》4月19日 一些美国朝野政客和经济界人士指责中国在出口通缩由来已久;在近日美国经济出现的温和通胀后他们又在谈论中国对全球和美国经济的影响。 摩根斯坦利的首席经济学家罗奇在2002年10月曾警告到,中国对美国出现的通缩有重要影响。世界银行  相似文献   

8.
2004年在老百姓眼中,似乎日子过得格外舒心,急剧扩张的投资使得经济好得出奇。原因是美元下跌导致人民币由通缩转通胀,实际利率超低,直接刺激了投资。  相似文献   

9.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不断扩大,欧美经济增长逐步放缓,但与此同时,全球通胀压力不仅没有因经济降温而减弱,反而有愈演愈烈的倾向。为什么经济的“滞”未能抑制物价的“胀”?根本原因在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与之相关的供需不平衡。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贸导刊》2008,(11):16-18
伴随着油价、金价和食品价格的不断上扬以及美国次贷危机的后续影响的持续扩大,美国经济开始露出滞胀的苗头,欧元区经济和新兴国家也开始面临着通胀高企的巨大压力,市场普遍预期美国经济及全球经济增长将显著放缓,并预期全球通胀压力也将进一步上升。国际分析评论认为,上世纪70年代“通货膨胀的噩梦”死灰复燃,世界经济面临着不断增长的通货膨胀压力,始于21世纪初的“低物价时代”将落下帷幕,“通货膨胀时代”即将到来。究其原因,一方面,随着中国、印度和巴西等新兴国家经济迅速增长,  相似文献   

11.
尚鸣 《中国市场》2006,(3):46-47
自2004年以来.尽管关于中国经济是否会出现通缩或者是通胀的话题不绝于耳。但2006年1月12日.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院发布的主题为“今年中国经济面临通缩考验”的报告.称随着钢铁、水泥、汽车等行业出现供应过剩,中国经济可能正面临通货紧缩的威胁。一时间.通货紧缩再次成为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2.
张晓晶 《市场周刊》2008,(12):46-50
“从2007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双防”(即防通胀、防过热)到《国务院2008年工作要点》提出:既要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抑制通货膨胀,又要防止经济下滑,避免大的起落。其间,国内外经济所面临的不确定性,特别是美国次贷危机的蔓延及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冲击是根本原因。由此,中国经济的主要任务从“双防”演变成寻求增长与通胀之间的平衡。本文围绕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13.
地方和企业债务风险的化解代价必然是巨大的,再加上资金成本的长期上升,未来几年中国经济通缩风险要大于通胀风险。过去两年中国经济较为平稳,增速在7%-8%间窄幅波动,这相对于其他金砖国家经济的大幅下滑而言,已经是不错的表现。  相似文献   

14.
谢国忠 《华商》2010,(12):8-9
如果要让美国经济能比较体面,令奥巴马得以连任,就需要有三个条件:新兴经济体继续通胀,维持了美国的出口: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支撑了美元的价值,抵销美联储的量化宽松:原油价格不会飙升,以减少美国刺激政策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货币为基础的交易是经济运行的枢纽。人类社会大体采用过两种货币形式:实物货币和信用货币。两种货币形式都有各自的缺陷,实物货币会引发通缩问题,而信用货币会引发通胀问题。比特币是一种新的货币形式尝试,其固定发行总量和无限可分的特性恰好规避了通胀和通缩问题,有利于公平交易和经济稳健运行。  相似文献   

16.
对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的两点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运行基本态势。2006年上半年,经济同比增长10.9%。价格总水平稳定,预期中的通缩没有出现;通胀水平略有上升,但在可控的幅度之内。总体判断,经济增长继续保持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状态.实现了持续健康增长的目标。主要问题是.固定投资增长出现过热的迹象,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偏快。  相似文献   

17.
管清友 《商界》2010,(7):21-21
通胀威肋、事小,通缩威肋、韶大。此判断乃是“大是大非”的判断,如果处理不好或判断失误,则经济有陷入万劫不复境地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激辩通胀     
《浙商》2009,(13):30-31
近期,美元持续贬值,石油、黄金、铜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从国内情况来看,尽管CPI和PPI连续多月持续下降,但通胀的脚步声似乎已近:成品油调价如箭在弦,自来水、天然气等也在酝酿涨价,以豆油为主的食用油年初以来价格已经上涨了20%多,房地产等资产类价格也出现了止跌回升的势头。对于刚刚看到经济复苏曙光的中国经济来说,还未逃离出通缩的泥淖,又可能陷入通胀的梦魇?对此,众多专家学者激荡思维,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防范通货紧缩及通缩预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经济出现通胀的概率很低,主要风险是通缩和下行压力,宏观调控要明确基本取向,把稳增长与防通缩结合起来,把需求侧综合性调控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需求侧调控的政策重点是,合理确定经济增长和价格上涨目标,稳定和引导市场预期;实施适度宽松和定向调控的货币政策,定位好防通缩的政策目标和运用好多种政策工具;实施更加积极和结构性的财政政策,适当加大政策力度和发挥更好政策效果.以此为基础,通过深化供给侧改革促进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重点推进国有企业、用地供给、金融、财税、价格等关键环节改革.  相似文献   

20.
资金流动性形成的基础在于,通缩因素和通胀因素正好跨越国界实现了交融。金融前场对这个“不是太冷,也不是太热”的世界维系起了关键性作用,因为它可以在一些国家出现高通胀时抬高其币值,在另一些国家出现低通胀时则压低币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