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粮食安全是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宗旨就是实现全人类的粮食安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俄乌冲突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一些国家特别是粮食净进口国的粮食安全带来冲击,减少粮食损失浪费受到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力所能及的对外援助是中国的大国责任,粮食对外援助是对外援助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非洲人口多、增速快,粮食产量有限,粮食援助有助于解决地区性和阶段性粮食安全问题。借助中国成熟的以仓储设施建造为核心的粮食仓储管理技术,帮助非洲国家建设农户、企业和国家的仓储设施,授人以渔,有助于提高非洲各国粮食生产能力,减少粮食产后损失,提高对自然灾害和社会事件的应对能力。这也是通过精准援外,实现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提出的“支持非洲在2030年前基本实现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3.
减少粮食产后损失和浪费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要论述、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促进粮食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粮食产后损失和浪费因其负外部性损害了消费者的粮食获取权,并对生态环境和膳食健康等造成了联动性影响。与增产和进口相比,节约减损承担的风险更小,可以同时提高粮食供给、粮食可获性和粮食利用能力,存在很大的减损空间。本文从负外部性治理和企业社会责任等角度出发,基于当前中国粮食产后减损工作面临的困境,提出了鼓励协同创新应用、抓住减损关键环节、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节粮减损政策体系、增强节粮减损意识、深度开展国际合作的减损策略。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粮食节约行动方案》,把节粮减损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工作之一,实施粮食安全保障工程和优质粮食工程,推广粮食产后减损技术,提升科学储粮减损能力,减少粮食产后流通环节损失。  相似文献   

5.
一、发展粮食现代物流的重要意义 一是有利于发挥粮食宏观调控作用,促进粮食收购和粮食消费的结合,使粮食流通良性发展,及时有效、快速准确的调运粮食,有利保障市场供应,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二是有利于加快粮食的周转,优化资源的有效配置,减少粮食流通过程的损失,降低流通费用,减少污染,有利环保.  相似文献   

6.
粮食仓储设施在粮食安全保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塞拉利昂粮食产不足需,仓储设施匮乏,产后损失严重,严重影响塞国粮食安全.中国是世界上第一粮食仓储大国,中国多年发展经验值得塞拉利昂学习和借鉴,本文分析了中国仓储设施建设的成就与经验,讨论了塞拉利昂粮食生产和流通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给出可以供塞拉利昂发展建设粮食仓储设施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中国储粮害虫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中国粮食储藏过程中害虫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为切实减少或避免储粮害虫造成的损失,提高储粮害虫防治水平,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1996-2004年中国耕地的粮食生产能力变化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研究目的:核算1996-2004年中国耕地资源的粮食总生产能力及其变化,为国家实施耕地保护战略和确保粮食安全提供决策依据。研究方法:以粮食作物审定品种的区域试验产量为基础,在确定充分发挥气候资源潜力的种植制度基础上,计算了各类耕地的粮食单产,乘以全国各县1996年和2004年各类耕地的面积,得到1996年和2004年各县耕地的粮食总生产能力,汇总出各农业生态区以及全国耕地的粮食总生产能力。研究结果:2004年全国耕地的粮食总生产能力为9.20亿t,比1996年的10.81亿t减少1.61亿t。研究结论:虽然与现实产量相比,中国的粮食生产依然有较大的增产潜力,目前粮食安全的耕地资源保障程度较高,但耕地面积大量减少所造成的生产能力损失不容忽视。中国未来粮食安全除了严格耕地保护外,更主要的是靠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单产能力。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稳步实施,我国粮食产能稳定提升,2022年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86.1公斤,超过了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我国粮食产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矛盾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保质量、减损失成为粮食生产面临的重要课题。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国际粮食减损大会的贺信中指出,粮食安全是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减少粮食损耗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粮食供应链涵盖了粮食生产消费的各个环节,链条长、环节多、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粮食安全面临国际国内新形势。国际粮价上涨、能源价格上涨、自然环境因素、地缘政治和贸易的不稳定性、优质耕地的减少等新形势都对中国粮食安全产生着影响。虽然中国粮食生产连丰多年,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粮食安全仍面临诸多风险挑战。文章从国际因素、粮食生产主体、自然资源、粮食损耗、种子资源等方面来分析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风险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6月13日发表声明,指出全世界每年浪费的粮食数量达到13亿吨、价值近1万亿美元,呼吁全世界响应节约粮食的倡议,努力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粮农组织表示,每年世界上供人类消费的粮食中有1/3被丢弃或损失,同时被浪费的还有用于生产粮食的自然资源。倘若这些粮食中有1/4能够保留,就足以养活全世界目前约9亿的饥饿人口。粮农组织说,通过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来改善粮食安全状况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品种,在不断提高产量的同时,研究减少玉米产后损失,降低粮食损耗和流通成本,对于确保粮食安全和提高玉米原粮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粮食科学储藏指利用储粮科学技术,减少粮食在储藏过程中的数量和质量损失,确保粮食安全.本文综述湖南省粮食企业储粮技术应用现状,分析当前粮食储藏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展望粮食储藏技术未来发展方向,并提出加速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一句话新闻     
2013年粮食科技活动周将于5月19-25日举办,活动将通过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宣传我国长期处于"紧平衡"的粮食安全状态,警示粮食产后在储存、加工、物流、消费环节的浪费损失状况不容乐观,宣传利用科技管理理念和手段减少粮食产后损失。继2013年1月新疆昌吉国家粮食储备库城镇粮库发生粮堆埋人致1人  相似文献   

15.
紧密结合目前中国农村安全储粮对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着重论述了农村安全储粮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并进一步结合农村储粮技术推广服务的现实情况,探讨了农村安全储粮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以期促进储粮科学技术的快速推广应用,提高国内农村安全储粮技术水平,最大程度地减少粮食产后储藏损失,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6.
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国农户储存的粮食约占总产量的60%左右,储粮损失平均5~8%。全国每年农户储粮损失约250—300亿斤,折合经济损失约300亿元左右。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实施农户科学储粮,减少储粮损失,实现“藏粮于民”,对于改善和加强民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粮食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小麦在储藏管理工作中,由于水分的下降和自然损耗等原因,导致出库时造成不同程度的粮食质量损失。对散装小麦仓,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就减少粮食质量损失,采用不同的调质通风方法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散装小麦进行调质通风,能均匀地增加粮食水分含量,可以达到保质、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保障粮食安全最根本的还在于切实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通过建立粮食应急预案制度,完善各级粮食储备体系,增加地方储备粮食规模,提高粮食供给安全系数。在农村产粮农户中推广“丰产仓”建设,以改善农户储粮条件,减少粮食产后损失,扩大藏粮于民和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中国粮食储备包括中央、地方和农村储备。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个意义上讲,农村粮食储备的作用则显得更加突出,因为有半数以上的粮食仍储存在农户手中,农户储粮的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由于农户储粮条件差、保粮手段落后,特别是农户存粮批量少、品种多,增加了储粮管理上的难度,因而损失相当严重,主要有虫害损失、霉变损失、鼠雀危害。据报道,由于农村储存条件差、储粮技术落后等原因,受虫蚀、霉变、鼠害等造成的损失率在8%~12%,有些地区高达30%。但有关中国农户储粮损失率的报道数据差别很大,主要原因是损失调查统计的方法不…  相似文献   

20.
藏粮于民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农户科学储粮问题,温家宝总理、李克强副总理作过多次批示。温总理指出:“我国农户储粮数量巨大,推广科学储粮技术,改善储粮条件,减少损失,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着重要意义。”据国家粮食局调查,全国农户储存的粮食约占总产量的60%。由于在储存过程中,鼠害、虫害、霉变严重,产后损失率平均为7%-8%,最高的超过10%,损失巨大。实施农户科学储粮工程,减少粮食产后损失,是确保生产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