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观点集萃     
提高竞争力是当务之急竞争力是指一国、一地或一企业生产提供适合国内外市场需要的产品或服务的能力。在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199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有多种工农产品、产量、产值居世界第一的中国,在50个国家和地区中仅排第36位。国民经济竞争力排名是一种刺激,然而更直接的能动却是来自国内市场竞争局势的变化:到1996年,世界500家大跨国公司中已有200多家来华投资建厂。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这是一场在本国国土上展开的国际竞争。尚未完全走向市场,就要骤然面对国际水平的市场竞争,中国企业对自己竞争力的缺乏已开始有了切肤之痛。…  相似文献   

2.
中国产品外贸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产品外贸竞争力的显示性指标分析,指出了中国产品外贸竞争力存在的问题是中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仍角很弱,具有竞争力比较强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正面临严峻挑战,附加值高的技术或资金密集型产品竞争力尚处于劣势。希望据此提出产品外贸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中后期以后,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甲醛及其下游产品在木材加工业,建材业,塑料工业,化学工业等方面的社会需求量的大幅增加和小氮肥厂转产等因素,中国甲醛生产进入快速增长时期。据推算,至2005年底中国甲醛生产装置将超过439套,总生产能力将超过1172万吨/年,将比上年增长13%左右。2005年上半年的甲醛产量已突破342万吨,预测全年将达到680万吨左右。预计2010年,中国甲醛的需求量(产量)将达到900万吨左右的水平。[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中国建筑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建筑业国际竞争力的定义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产业.产业可定义为生产直接相互竟争产品或服务的企业集合.由于建筑业生产的产品和提供服务的特殊性,参照联合国制定的《经济活动国际标准产业分类》,建筑业由“土木工程建筑业”、“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业”及“装修装饰业”组成.并按生产过程包括建筑规划、设计、施工、拆迁、改造与维修等活动.建筑业的国际竞争力可定义为:某国建筑业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以提供好的产品、好的服务创造附加价值并增加国家财富的能力.二、建筑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的建立为了正确评价建筑业的国际竟争力,需要建  相似文献   

5.
随着SBC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世界SBC生产发展迅猛,我国SBC产能位居世界前列.其主要用于制鞋业、沥青改性、聚合物改性以及胶粘剂等领域。加入WTO是我国SBC企业打入国际市场的契机,我们应该不断提高生产技术、扩大产品规模、完善产品结构,以使我们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试论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概念与分析方法   总被引:78,自引:0,他引:78  
所谓国际竞争力,有产品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以及国家竞争力之分。从经济学视角看,关于各类竞争力的讨论分别对应着微观,中观和宏观层次。对各类竞争力主体内容的深入剖析更为清楚地表明,由于所分析的竞争力种类不同以及分析目的不同,对竞争力的分析范式也就相应不同。在产业竞争优势理论框架下设立的经济分析范式既可以用于分析以国家为主体的产品国家竞争力,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用于分析企业国际竞争力。价值链的分析方法则提供了评价一国某一产业中某种生产经营活动具有何种国际竞争力的思路。各种显示性能指标和分析性指标可以用来测度产品和产业国际竞争力,以及说明相对竞争优势和绝对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7.
一种新型环保性水性交联剂——三官能团交联剂在武汉开发成功。这种交联剂使用中的生成物是水分,而不是甲醛等有害物。鉴定专家组认为,该产品属国内首创,生产技术已达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8.
我国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代纺织企业之间的竞争突出的表现在产品的创新和产业集中度上。如何提升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是各个国家都在思考的问题。中国纺织企业应该考虑自身现状,提升本行业在国际上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已成为世界甲醛生产第一大国,截至2004年9月,生产能力已达850万吨/年,主要用于生产胶粘剂,还可用于汽车、电子、轻工、农药等行业,预计到2005年我国对甲醛的需求量可达380万吨。虽然我国甲醛生产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提高装置规模、完善产品结构、加快下游产品开发等仍然是我国甲醛工业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10.
山东诸城市良丰化学有限公司近日将生物清醛酶这一新产品正式投入生产。这是一种可摆脱甲醛污染的高科技生物产品,不仅能有效祛除脲醛树脂、涂料、乳胶漆中的游离甲醛,还可高效、快速清除人造板、家具、壁纸、地毯等装饰装修材料中散发的甲醛。该产品得到国家权威部门的肯定,已被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授予同行业首家“中国绿色之星”产品称号,并准予使用环境保护专用标识。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对轴承质量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更需要质量来保证。为了满足国内外客户对轴承日益严格的质量要求,摩士集团每年投入大量资金对公司的机床设备、厂房、制造技术及计算机管理进行升级改造,不断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据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统计,我国纺织机械企业中生产主机的占49.2%,生产专用基础件的占28.3%,生产纺织机械器材的占15.7%,生产电器配套件的占6.7%。产品生产集中度不够,严重影响了我国纺织机械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副理事长祝宪民表示,产业链结构不  相似文献   

13.
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给企业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已成为我国企业的当务之急。一汽锡柴本着生产一代、研制一代、开发一代的原则,努力构筑产品平台,瞄准国际先进水平,着力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日前,在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等单位组织的2001年中国机械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100强、行业竞争力之星企业表彰会上,一汽锡柴荣获“2001中国机械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100强”称号。该厂在长春汽研所和国外著名发动机厂家的支持下,今年研制开发出全…  相似文献   

14.
透视中国     
《董事会》2007,(9):14-15
中国是世界的制造工厂,已经是世人的共识。然而,近几个月来,接踵而至的一系列产品问题,矛头无一不指向中国的企业。人们开始质疑、指责,继而否定中国产品——有美国教授在媒体上撰文指出,别让"中国制造"成为危险标识,并敦促中国的贸易伙伴需要通过合作和依靠国际法治,来确保中国形成一种合规文化。这对于我们来说,需要思考的不仅仅是如何完善问题产品问责和召回制度,更重要的是如何确立中国制造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我国制造业数智化转型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协同作用,本文从服务化、战略转型和生态化不同主题探究产品、企业和产业3个层面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系统地梳理和总结。深入解构数智技术的作用机制及其底层逻辑,剖析“国际竞争力视角下中国制造业数智化转型”这一重大问题的纵深机理。  相似文献   

16.
2,6-二氯苯甲醛肟是制造双氯苯唑青霉素钠的中间体,该产品附加值较高,目前国内只有山东龙海集团有限公司、浙江衢州新未来化学品有限公司两家企业生产,生产方法主要有2,6-二氯甲苯法、2.6-二氯氯苄法、2,6-二氯苯甲醛法,由于目前国内生产2,6-二氯苯甲醛的厂家多达数十家,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产品利润菲薄,因此本公司产品2,6-二氯苯甲醛基本处于滞销状态,生产2,6-二氯苯甲醛的设备也长期闲置,为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消化公司产品2,6-二氯苯甲醛,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本文尝试采用本公司产品2,6-二氯苯甲醛为原料合成2,6-二氯苯甲醛肟,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为该产品在本公司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迈入了创新密集和标准主导竞争的时代,技术创新与技术标准化的协同耦合成为决定一国产业或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性因素。本文基于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协同耦合关系影响国 际竞争力的机理分析及中国家电业技术创新与标准化的协同耦合度计算,以BP神经网络为分析方法,构造技术创新、标准化及其协同耦合度与我国家电业国际竞争力间关系模拟模型。实证结果显示,技术创新与标准化间的协同耦合度对提升国际市场占有率、显性比较优势、贸易竞争优势指数的影响最为明显,充分表明二者间的协同耦合水平是影响我国家电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跃升为世界钢铁业排名第二位的韩国浦项钢铁公司,以生产效率高、产品成本低、质量好和产品结构能适应市场需要而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其惊人的发展速度,在国际钢铁工业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浦项钢铁公司现已着手今后3年总计约120亿美元的新投资计划,制定了称之为“200  相似文献   

19.
鉴于即使属于同一个产业,产业内各贸易品的技术附加值也有显著不同,本文认为单纯使用以贸易规模为基础的评价指标,会高估以偏低技术含量产品为主的特定国家某产业国际竞争力,并低估以高技术含量产品为主的特定国家某产业国际竞争力。因此,本文引入显示性技术附加值(RTV)方法,以电子通讯设备产业为例,对其下属各类贸易品赋权,并据此计算包括中国在内的六个国家和地区的产业技术高度水平(TL),发现中国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并没有贸易规模类指标所显示的那么理想,且产业内长期处于进口高技术含量产品、出口低技术含量产品的"技术逆差"状态,国际竞争力仍与美日等国存在较大差距。本文提出,以进出口规模为基础的经典指标是在评价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量",而融入了技术附加值的创新性指标是在评价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质",后者能比前者更加精准地衡量真实的产业国际竞争力水平。  相似文献   

20.
比照国际水平开发系列产品程哲生,陈乐怡(一)石油化工的产品系列化,是指要大力发展石油和化工原材料、合成材料的深度加工;生产有竞争力的技术先进、品种新颖、附加值高、适应市场需求的高质量升级换代产品;不断开发包括石油产品、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精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