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永成 《宁波通讯》2012,(14):56-57
倡导“明札”的价值取向。明礼,就是要讲文明、明事礼、懂礼节。“不学礼、无以立。”一个明礼的社会,才是和谐和美、有序有度的社会。宁波历来有崇尚札仪、开放包容、友爱互助的文明风气,特别是通过近10年的文明城市创建.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成为全国六个文明城市“三连冠”之一。但文明建设是动态的过程,是一个持续深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在杭州悠久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史上,科技文明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说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火车头,那么科技文明就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杭州人杰地灵、物华天宝。从古至今有大发明家毕异、大科学家沈括到现代大科学家钱学森、桥梁专家茅以升等大批科学明星,为杭州科技文明增光添彩。科技文明是杭州社会进步事业中,中华民族千古文明从精神层面具体到物质内容的重要标志。杭州的科技文明的曙光将从“秦汉隋唐五代的兴起”开始,直到“宋元朝的繁荣”、“明清时代的辉煌”、“民国时期的发展”、“建国以来的发展和昌盛”为止的五个阶段,试图从中探索科技文明从起始发展到昌盛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3.
郭振宁 《发展》2010,(7):28-28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建设生态文明,加快“两型”社会建设,笔者认为要树立以下几种观念。  相似文献   

4.
王忠明 《上海改革》2002,(10):17-21
为了满足建设文明社会的需要,今后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我国应坚持教育适应超前发展,以有效提高全社会超前发展,以有效提高全社会整体人口文化素质。一个文明社会的素质,只有弥漫全民学习的风尚,让每个人都懂得求知并有条件求知,努力创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学习型组织”乃至“学习型社会”,才能真正上水平、上台阶。  相似文献   

5.
正视城市化滞后的现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理想场所,城市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城市化则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历史上,有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把城市化作为一种有力的杠杆,努力通过城市化来促进经济要素的地域集聚、城市景观的地域推进、城市文明的地域扩散,从而使社会文明形态完成“惊险的一跃”。  相似文献   

6.
温燕萍 《南方经济》2001,(8):35-37,18
信用作为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亟等培育的社会资源,在当前我国加紧“入世”的背景下显得尤其重要,信用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推进器。  相似文献   

7.
庞志明 《魅力中国》2008,(2):190-192
人类从蒙昧、野蛮走向文明,从渔猎文明发展到农业文明,又从农业文明发展到工业文明,而现在正面临着社会发展模式、经济型制的大变革,即工业文明向一种新的文明的转变,这种新文明我们称之为生态文明。每一次文明更替都是一次社会革命,促进了社会大发展、大进步,同时引起人类住区(城乡)结构和本质的深刻改变。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昭示着人类住区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而导向新的人类聚居模式——生态城市。面向未来的生态城市研究因此成为城市科学和城市规划研究的世界前沿与热点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8.
素质,是以创造极为丰富的物质文明基础,带动起精神文明和推动政治文明的社会文明继续发展问题的探究。那么,探究素质,物质(也指“货币”)文明是切入点。那么,探究素质的切入点,是科学。将对科学的探究,形成知识体系和继续的文明发展,就是狭义的学校素质教育。那么,素质教育是:对“科学”形成知识体系的文明发展。由此看来,开创物质文明的社会大局,是探究素质教育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9.
《中国西部》2009,(6):1-1
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主要是看人们的慈悲心。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社会,一定是一个充满祥和的和谐社会。这样说来,慈善事业的发达程度就是文明社会的量尺之一。慈善事业的兴旺程度,首先表现在慈善理念的普及和深植人心的程度。  相似文献   

10.
在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但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危机和生态危机。以高投入、高能耗、高消费为特征的工业文明是这些危机产生的根源之一。解决这些危机,就必须寻找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实现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作为工业文明发源地的城市,更应该努力实现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  相似文献   

11.
把社会文明系统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大基本方面,曾是占主导地位的观点,现提出政治文明,就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对它进行再认识,要充分认识政治文明在社会文明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认识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12.
今年以来,我们在创建文明行业工作中,紧紧围绕农村发展这个中心,坚持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在创新中求提高,在创新中求突破,把“村村通油路”工程与农村文明一条街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以行业文明拉动社会文明,以社会文明促进行业文明,为农民群众办实事、  相似文献   

13.
资讯·箴言     
《中国经济信息》2010,(6):13-13
新商业文明要建立在新社会文明的基础上,中国现在的问题是新社会文明跟不上新商业文明的脚步,下一步我们要解决现代性启蒙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陈昱舟 《中国经贸》2009,(18):240-240
中共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是我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又一次升华。以此为背景,本文从社会心理角度,试对信息沟通、自我监督、舆论监督、自我说服等四个方面进行探讨,找出解决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社会性两难问题的一些科学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国报道》2009,(4):107-107
19、20世纪之交,美国社会患上严重的“工业文明综合症”,食品安全问题、贫富差距问题、劳资矛盾问题、特权阶层腐败问题等层出不穷,但是,美国人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大规模、全方位的“进步主义”社会改革:“黑幕揭发运动”、“政府改革运动”等,有效缓解了日趋尖锐的社会矛盾,实现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整与改善。  相似文献   

16.
人类匆匆走过了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甚至自认为已经到了信息文明时代。真的是这样吗?那为什么人类已经走到了环境与资源的绝境了呢。显然,文明需要重新定义、价值需要重新选择、社会需要重新构建,这就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之一,这是我党生存理念的新发展,也是纵览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部署。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党一贯坚持的战略。在建设美丽中国的今天。生态文明建设更是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8.
徐璐 《黑河学刊》2009,(3):67-68
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进党的行动纲领,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必将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政治制度的完善和社会文化的繁荣产生深远影响,生态文明倡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相似文献   

19.
释觉真 《沪港经济》2008,(12):75-75
现在提倡“生态文明”,这个提法极好,因为它深刻地概括了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的一体两面。人与社会是一个整体,人与自然也是一个整体,人与社会均立根于大地。佛家的依正二报理论,以及“安立所依”学说,正确无误地指出了人类社会对自然、对土地的依存关系。生命主体,称为正报,是凡圣能依之身。大地环境,称为依报,是凡圣所依之土。“依正不二”,就是自然与社会的整体观,这是十分深刻的科学思维,也是佛家对存有认识的最高智慧。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是对现有文明形态的一种超越,生态文明的本质是构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市民社会与生态文明有着紧密的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说,现代市民社会理念为构建和谐社会、构建生态文明这样的高级文明形态提供了思路。建设生态文明新社会需要社会结构的调整,即从构建市民社会入手,构造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