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岸三地电影思潮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音 《魅力中国》2009,(9):66-67
香港“新浪潮”运动、中国台湾新电影运动和大陆“第五代”电影运动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三次较为有影响力的电影运动,它们的产生时间基本相同,理论主张和实践风格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对现代华语电影的发展都起到了极为深远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对这三场电影改革浪潮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比较分析,从而总结出三者的异同,探讨其对中国电影发展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贾樟柯电影始终保持着对生活认真的态度记录着"人"的现状,以及时代变迁所留下痕迹,用朴实平淡的手法揭示了现实生活中的残酷和无奈.其影片已形成了独特的美学风格,为纪实美学在中国树立了一面崭新的旗帜.本文主要从贾樟柯电影纪实美学的主要表现形式,贾樟柯自身的背景和成长环境对他电影美学风格的影响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对贾樟柯的启发和影响三方面探讨贾樟柯电影的纪实美学.  相似文献   

3.
史征 《北方经济》2011,(18):47-48
基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大发展,网络电影甩掉了"非主流"的身份,越来越受到了电影人和网谜的追捧,国内众多的网民和庞大的电影迷是网络电影和雄厚市场基础;通过从收费点播到免费观看的盈利模式的变化,进一步扩大了网络电影的影响力;蕴藏的无限商机吸引了大量资本介入网络电影,助推了网络电影的迅猛发展。今后,要在产业融合与产业监管上大胆创新,保持网络电影的新鲜活力。  相似文献   

4.
高汉威 《魅力中国》2010,(11):88-89
每一次技术的进步,都为电影加入了新的元素,从1895年电影诞生到现在已经经过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的两次革命。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渐渐习惯了新技术带给电影的华丽画面,逼真效果。雄伟的场面以及震撼的音效。当人们对电影的诠释已经定型的时候,电影的第三次革命正在悄无声息的进行着。  相似文献   

5.
身处现在——一个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传统电影因为自身“门槛”高的局限,已经受到电视、网络和各种便携媒体的威胁.数字电影与其说是传统电影的挑战,还不如说是可以帮助传统电影继续生存和发展的契机.数字技术让导演天马行空的想象得以用更便捷的形式表现出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电影制作和观看的“门槛”.所以,对数字电影,传统电影没有必要采取对抗,最好的策略,莫过于与之融合.以彼之长,补己之短.与数字电影融合,对传统电影来说,不是死亡,而是重生.  相似文献   

6.
电影作为强有力的传播手段之一,是文化传播的最佳宣传员.中国元素在苏联电影中表达了中国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规范.在融入中国元素的苏联电影中体现了中国建筑、服饰、自然、动物等文化元素.作为"他者视野"的表达客观上强化了中俄文化的融合和电影文化的交流.电影人通过他们的创作,将精彩的形式和动人的叙事展现在人们面前,在中俄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发展中,电影用影像记录了那些故事、精彩画面和文化元素,苏联电影中的中国元素已成为永恒的记忆.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我国电影产业蓬勃发展,然而电影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隐藏的问题却不容忽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侧重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扩大有效供给,推进结构调整。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探讨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并从重视对电影技术人才的培养、完善多展次资本市场体系、充分利用"互联网+"、提高创意能力、加大对中国电影价值趋向的扶持及完善基础公共电影放映服务供给等六个方面提出中国电影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在"十三五"期间将文化产业建设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作为文化产业核心之一的电影产业此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国电影产业在近年发展形势喜人,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强国。然而如此大的发行量背后是巨额的电影产业对外贸易逆差,这不利于我国整体电影产业的发展。文章结合PEST对我国电影产业现状进行分析,结合美国、韩国、法国电影行业的发展历程,分析对我国的电影产业发展启示。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90年代后伊朗电影和韩国电影的异军突起,不仅给亚洲新电影注入了令人兴奋的强心剂,也令包括好莱坞在内的国际影坛为之侧目,伊朗电影和韩国电影在亚洲的崛起,已逐渐成为亚洲电影人探求亚洲电影如何融合世界电影发展潮流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0.
曹锐 《发展》2011,(10):106-107
本文从中国电影业的现状出发,对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了一些分析,并揭示了了美国电影产业化的成功经验对中国电影发展的影响与启示。从建立起良好的市场秩序、提升产业规模与产业质量、加强电影人才的建设三个方面提出推进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美国历史题材电影表达着美国人对历史的独特思考,在大量的历史题材电影当中,对于历史的深刻思考,从影片的主题开始,就具有典型的美国风格,对历史进行着不同层面的理解与挖掘,尤其是通过表现历史中的"英雄"人物.美国历 史题材电影创造了无数各具特色的"英雄"人物,围绕他们展开了无数历史故事,从而展现了历史的多重价值观念和主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电影产业正进入快速发展期。其发展受到三股力量的影响:全球电影市场的竞争推力、顾客需求拉动力和电影人的首创驱动力。中国电影产业要不断推动技术发展,回归对中国文化的演绎,艺术与商业并重,创新盈利模式,走全球化发展之路,加强电影产业研究。  相似文献   

13.
《煎饼侠》近日火爆荧屏,豪华的明星阵容、戏中戏的创新、屌丝化的自嘲风格、忍俊不禁的搞笑等,使得这样一部以"拯救不开心"为口号的纯娱乐性电影横扫国内电影市场,但大热的背后却是对这类爆米花电影的冷思考:只有感官刺激没有精神内涵,以低俗的审美标准迎合受众的中国的某些电影,要想既卖好又卖座,值得进行理性批判与深思.  相似文献   

14.
正对一部电影进行大投入,并不一定意味着大产出、大回报,却意味着大风险今年的贺岁档,忙活多年的冯小刚意外离席,办起了个人电影音乐会。如果从1997年冯小刚导演的贺岁片《甲方乙方》开始算起,中国贺岁电影已走过15个春秋。但其发展至今,已经不是原来意义的典型"贺岁片",而更倾向于"在贺岁档上映的电影"。不过,无论贺岁片的概念如何变化,对于"靠大片撑票房"的内地电影产业来说,贺岁档仍是电影市场一年中生意最红火的时段。从贺岁片面临的现状与挑战中。  相似文献   

15.
电影产业的发展已形成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和后电影产品开发的价值链模式。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至今,市场逐渐成熟,产业化发展方向已经明确,院线制改革使中国电影产业结构由制作、发行和放映的纵向分离向纵向一体化发展,改善了社会福利,总体绩效明显。但中国电影制片、发行和放映三个行业之外的价值链开发尚不明显,因此要调整电影产业结构,树立适应电影产业发展的营销观念,注重后电影产品的开发以及健全电影产业发展需要的政策法规,以确保中国电影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风靡世界的电影《哈利波特》的延伸产品在中国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人们对电影副产品的需求预示了电影产业化发展的前景。在哥伦比亚公司即将出品的几部电影正在发售专利权之际,我们的报道将力图推动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英文双语对白电影是指在一部影片中不同关系的人物之间运用中英文两种语言进行对白的电影作品,当今影坛的此类影片大多改编自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其实用价值在于具有能够使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推广价值、呈现中西方文化碰撞与传播的文化价值、对改编成电影的原著小说展开双语研究的文学价值等方面,对此类小说作家的深入了解、对作品的深度剖析和对不同艺术形式的深层次比较更是引起了文学研究的三股"热潮"。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产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电影产品消费越来越成为主导。21世纪,互联网迅速发展,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我国电影市场的发展带来巨大契机,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文章主要从影片数量和票房收入、新生代导演崛起以及电影产品市场与互联网的结合应用三个方面,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我国在互联网时代电影产品市场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9.
由于网络媒体和IP的快速发展,网络大电影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电影产业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文中以资源共享的商业模式为切入点,通过对网络大电影和院线电影发展现状的分析,讨论了院线电影与网络大电影资源共享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认为二者在故事题材、平台、观众、创作团队、宣发等都方面有巨大的合作共享空间。  相似文献   

20.
李冰 《魅力中国》2010,(10):131-131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娱乐业也随之以飞快的速度发展,而在众多五花八门、异军突起的娱乐门类当中,电影是最为贴近人们、也是最受欢迎的艺术形式之一。从无声的默片时代、到有声的黑白电影时代、再到陪伴我们多年的彩色胶片电影时代,直至今天的数字电影,电影在经过了多年的变革与发展以后,如今数字化已经成为世界电影发展的新动力和增长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