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纺织业又陷多事之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5年全球纺织品配额取消后,中国纺织业迎来了短暂的、期望许久的艳阳天。今年1-2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148.54亿美元,同比增长30%,其中对美国出口增长81%,对欧盟出口增长70%。但是,进入3月份后,随着我国主动采取加征出口关税、实行自动出口许可、调低出口退税率等多项措施的实施,加之美国对中国纺织品设限,欧盟对中国纺织品实行"紧急特保",3月份出口增幅开  相似文献   

2.
《海外经济评论》2005,(20):31-32
今年1月1日全球纺织品配额取消,理论上真正的自由贸易年代开始,但事实却完全是另一回事;中国的纺织品由于价廉物美,对美国的出口暴升,终于招致美方叫停,要求进行调查;而欧盟也在目前表示,会在未来数天决定是否同样针对中国、就九类纺织品和服装产品展开调查。  相似文献   

3.
《海外经济评论》2006,(2):31-31
2005年,欧美双双施压中国纺织品使印度纺织业得以坐收渔翁之利,占尽甜头。在棉裙、织物、棉针织品、人造丝、机织衬衫、棉衬衫等品种中,中国的纺织品出口受到了欧盟和美国的限制,而印度在这方面的出口则呈现3位数增长。  相似文献   

4.
《宁波经济》2005,(6):1-1
5月13日,美国决定对我国的3类纺织品采取“特保”限制;5月18日,美国对我国出口纺织品的设限品种增加到7个;5月27日,欧盟委员会启动了对我国两类纺织品的“紧急特保”程序。一个个坏消息接踵而至,一时间,媒体关于纺织业“全线恐慌”、“遭遇生死坎”等等消息也蜂拥而来,大有“黑云压城城欲催”之感。  相似文献   

5.
全球纺织品贸易配额取消后,中国对欧盟、美国等部分市场的纺织品出口出现“井喷”.中国纺织品出口量的激增引起欧美等国的敏感反应,使美欧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纷纷对中国纺织品出口设限,使我国纺织业面临严峻挑战.虽然我国政府及时采取措施,据理力争,对欧美等国家的“特保”狙击给予有力回应,但纺织品出口贸易仍然问题不断。自今年6月欧盟根据中欧双方签订的纺织品谅解备忘录对来自中国的十类纺织品重新实行配额限制以来,约有价值4300万欧元按订单发往欧洲的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因配额问题积压在欧洲各港口无法入关,巨额的滞港费和仓储费给双方企业造成巨大压力。  相似文献   

6.
<正> 自2005年1月1日纺织品配额取消以来,中国纺织品出口暗流涌动,风波不断。美国纺织品和服装制造商3月11日要求政府立即采取保障措施,限制中国纺织品和服装对美国出口的增长  相似文献   

7.
今年10月18日,商务部在广州举行了2008年对欧纺织品出口工作通报会,向约200家在广交会参展的纺织出口企业传递了关于明年对欧盟出口的双边监控体系部分细则。  相似文献   

8.
从明年1月1日起,我国8类纺织品出口欧盟将不再受到数量限制。商务部发布消息称,从明年起,我国8个类别的纺织品出口欧盟将实施双边控制,这标志着将实行全新的核准制。[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肖夏 《中国经贸》2008,(3):84-85
事实上人们对2005年中欧之间上演的“胸衣战”仍记忆犹新:当时欧盟取消纺织品配额制度,中国纺织品大量出口至欧盟,甚至积压滞留在对方海关,引起欧盟对中国实施特别保障调查,并对中国输欧纺织品实行数量限制,随后迫使中国启动主动配额管理。从理论上说,2005年“井喷”的出现,是中国纺织品出口在压抑了若干年以后的一种释放,是中国纺织品回归自由贸易的自然体现。当然,这种数量激增是不可持续的,特别是经过这几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基数虽然增大,尤其考虑到多方面原因,虽然2008年输欧盟纺织品配额制度再次被取消,出口数量增长仍然不可避免,但一定会比3年前更趋于理性。创造一个又好又快的宽松贸易环境,自然是纺织业一直期盼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0.
商务部快讯     
《中国经贸》2005,(7):13-13,15
商务部稳定纺织品出口秩序,中美纺织品磋商启动,中欧双方就解决纺织品贸易问题达成一致,商务部将从六方面为中国软件产业发展创造条件,右方坚决反对欧盟对中国鞋类采取限制措施……  相似文献   

11.
自今年年初取消纺织品配额后,中国纺织品第一季度出口到某些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量大幅增加,这引起了美欧等国的恐慌,美国于今年5月宣布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7类纺织品设限,欧盟也决定对由中国进口的T恤和麻纱启动“紧急特保”程序,这些举动再一次对中国的纺织业提出了挑战,面对后  相似文献   

12.
【新加坡《联合早报》3月16日】 法国昨天警告,该国的纺织业将在今后两年内被中国的纺织品进口“彻底摧毁”。与此同时,美国、意大利和欧盟也对中国纺织品出口量激增表示关注。  相似文献   

13.
骆林勇 《浙江经济》2005,(11):36-37
2005年成为我国纺织业的多事之秋。2005年1月1日,全球纺织品配额取消,赋予浙江众多纺织企业无尽的想象力。2005年第一季度,浙江纺织品出口凯歌高奏,增长38.93%。然而,时隔不久,面对来自纺织品进口的激增,欧盟、美国、巴西、南非等国竞相对中国纺织品设限。事情来的快,也来的突然,浙江很多纺织企业和外贸公司措手不及。作为纺织大省的浙江如何处理好纺织品的贸易摩擦,纺织业又如何转型升级,是浙江面临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14.
《海外经济评论》2005,(25):26-29
欧盟与中国在最后一刻就中国纺织品出口争端达成友好和解,这与美国断然对华实行单边配额的做法形成了鲜明对比,也彰显了欧美在如何应对中国经济实力日增的一系列问题上出现的新分歧。  相似文献   

15.
2004年5月1日,欧盟完成了成立以来的第五次也是最大的一次扩容,欧盟从15国扩大到25国。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出口欧盟的数量逐年增加,欧盟已成为我农产品出口的第三大市场,而此次欧盟东扩后中国农产品出口将面临更为复杂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包括对农产品补贴、技术标准、安全与卫生检疫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贸》2008,(21):16-16
据越南《工业》杂志近日报道,2008年越南纺织品出口额预计达95亿美元,同比增长21.8%。美国仍为越最大出口市场,全年出口约55亿美元,其次为欧盟和日本.分别占出口总额的150%和100%。根据越工贸部制定的计划.2009年越纺织品出口额将达115亿美元,2010年达到148亿美元.年均增长21%。  相似文献   

17.
中欧、中美纺织品谈判的得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实现一体化后.中国的纺织品贸易如何进入美国和欧盟市场日益成为一个国际关注的经济和政治问题,本文比较了2005年5月以来的中欧、中美纺织品贸易谈判的背景和内容,高度评价了中国和欧盟达成的纺织品贸易协议。  相似文献   

18.
祁春节  赵玉 《特区经济》2006,(1):148-149
我国是纺织品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纺织品出口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2005年1月1日,全球纺织品配额体制宣告结束,纺织品国际贸易将进入自由化时代。中国与其他国家在纺织品贸易方面经常会出现一些摩擦,本文将对中国与欧盟最近在纺织品贸易方面产生的贸易摩擦进行博弈分析。文中还研究了取消出口关税对中国福利的影响,并讨论了中国在博弈中的占优策略。  相似文献   

19.
声音     
薄熙来:中纺织品和美农产品应获对等出口权益 近日.薄熙来表达了一个重要观点中国出口美国的纺织品和美国出口中国的农产品应获得对等权益。薄熙来说.纺织品问题并不是中美贸易之间很大的障碍.中美纺织品贸易额仅占中美双边贸易总额的6%。而去年中国从美国购买的农产品则有77亿美元,美国的棉花和大豆的第一大买家就是中国。目前.在中美的贸易结构中,农产品出口对于美国的重要性不亚于纺织服装出口对于中国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许淑娟 《特区经济》2005,(11):329-330
根据乌拉圭回合的谈判,全球纺织品贸易配额制于2005年1月1日起被正式废止,这对于长期受限的中国纺织业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由于预料到纺织品配额取消之后,可能会出现出口激增的局面,中国政府主动对纺织品采取了加征出口关税、降低纺织品出口退税率、实行出口自动许可管理等一系列的控制措施,以防对我国贸易伙伴市场造成太大的冲击。然而遗憾的是,这些国家和地区不仅对中国的主动示好视而不见,还以“扰乱市场”为由,对中国的纺织品设下了种种的限制措施,给中国纺织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