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万松 《时代经贸》2020,(1):63-64
交通基础设施是社会发展的先行资本,交通发展水平越发达的地区,其运输成本越低,越有利于生产要素的流动,其不仅可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活力,也能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地区经济发展差异,使得越发达的地区会聚集越多的生产要素,而交通相对落后的地区因无法吸引充分的生产要素,从而导致发展水平受到限制,进而产生地区经济差异越来越大。在此过程中,落后地区可以通过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和加大对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承接来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经济师》2021,(1)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国民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项目,目的在于促进人、物、信息互通互联,加快流通速率。对于各地区经济发展而言,交通基础设施是其对外联系的重要载体,一个完善且成熟的交通建设体系,将会直接影响区域经济增长,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此,文章对交通基础设施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表现、路径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利用总量数据和面板数据探究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对经济增长有长期、稳定的促进作用,并未出现剧烈波动和显著下降的现象,其贡献率约为12%;交通基础建设投资效率存在区域差异,人均产出与交通基础设施贡献度间的关系表现为U型曲线。当前,在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应加快推进较高水平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在其投资布局上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作为重要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鉴于通过物流业发展来解释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这一主题存在的一些不足,文章在综述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二者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的观点。利用门槛回归模型,分别以铁路和高速公路路网密度作为交通基础设施门槛变量,证实了其在物流业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这一运行机制上存在着非线性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2004-2013年间,铁路基础设施作为门槛,二者作用机制表现出了由强转弱的相关关系;高速公路基础设施作为门槛,二者作用机制表现出了显著的倒U型相关关系;在发展低水平阶段,铁路作为物流业的主要运输方式,对区域经济影响作用强大,随后作用逐渐减弱;公路在中等水平阶段明显高于低水平阶段;在其高水平发展阶段,促进作用略低于中等水平阶段。由于交通基础设施门槛效应的存在,文章建议应系统、动态地看待我国交通基础设施作用和因地制宜地制定物流业发展政策,推动区域经济的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5.
文章首先从投资乘数原理、区位可达性和生产要素流动等视角,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然后以协整理论为基础,选取四川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四川省国内生产总值为变量,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法检验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支持前述影响路径。为此应进一步强化四川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的提升作用,并促成四川省交通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6.
7.
中国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区域比较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张学良 《财经研究》2007,33(8):51-63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主要运用生产函数法,分别建立时间序列模型与面板数据模型对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利用前者所得的结论由于得出的交通基础设施弹性太大而并不可信,利用后者得出的结论又由于弹性过小而与现实情况相矛盾。文章通过对中国交通基础设施水平区域差异状况的分析以及交通基础设施水平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面板数据研究,试图揭示交通基础设施水平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讨论了交通先行在中部崛起中的作用。结论为:(1)中国的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表现出很强的空间聚集特征,经济增长与交通运输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并形成了由东往西逐步递减的梯度。(2)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弹性值为0.0563~0.2058,介于早期学者运用时间序列数据与面板数据得出的弹性值之间,且此结论较为稳健。(3)从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区域差异来看,中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表明交通先行在中部崛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经济师》2019,(6)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交通运输事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可将各个区域连接成一个整体,构成了完整的物质网络,并将人力、物力、财力源源不断地吸引到本地区,从而推动地区经济增长。为更好地了解社会资本下,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文章通过分析交通基础设施特性,阐述了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This paper develops an empirical model to test the spatial spillover effects of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on economic growth. It uses spatial econometric techniques and provincial panel data of China from 1993 to 2004 to analyze the contribution of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to the economic growth of local province and its spatial spillover effects on the economic growth of other provinces. The main findings include: (1)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and economic growth of China show an evident pattern of spatial clustering. They largely congregate in developed eastern coastal regions, forming a gradient gradually diminishing from east to west. (2) Output elasticity of local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is 0.106, between the values calculated by early researchers with time series data and panel data. (3) Spatial output spillovers from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are largely positive, but evidences of negative spatial spillovers are also found with population density spatial weights matrix model.   相似文献   

10.
11.
投入要素效率与我国的区域经济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道华 《经济管理》2005,(19):72-75
在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不同区域间的经济差异非但没有缩小.反而有加大的趋势。本文通过对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东、中、西部地区部分省份的投入要素、产业结构以及要素配置效率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发现,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较东部地区来说,其管理水平和管理技术的差距以及产业结构的差异是造成其落后的重要原因。因此.要加大地区间的交流学习.提高落后地区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技术.以实现低投入、高效率的学习效应。制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政策.以实现我国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13.
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颖 《经济导刊》2009,(12):72-73
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但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社会资源有限情况下,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可能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产生“挤出”效应,也可能会得不到充分利用而导致资源浪费。对不同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不同。  相似文献   

14.
15.
经济联系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区域间因经济发展而形成的摩擦和趋同现象,而运输联系通过各类运输方式的有效承载,可以降低这一空间差异、实现区域间的一体化。作为实现运输联系的唯一方式,区际交通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序参量。文章基于耦合与耦合度的基本概念,构建区域经济-区际交通耦合系统。围绕经济与交通两大子系统,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欧盟为例,实现对区域经济与区际交通耦合发展过程的定量测算。研究结果发现,在泛欧交通网的作用下,欧盟经济及其交通的相互影响程度和协调程度在逐年提高。积极的交通政策,不仅使区域经济联系与运输联系更加紧密,还能进一步推动区域与区域之间、区域经济与区际交通之间乃至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之间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交通基础设施是一个地区重要的基础设施内容,是经济辐射的重要媒介之一,将区域内各个地区以及不同区域联系起来.本文通过论述外部交通基础设施的正负空间效应,及在实现区域均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重视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尽可能发挥正向效应.  相似文献   

17.
交通基础设施与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利用2008年中国交通部省际货物运输周转量的普查数据,本文在引力方程的基础之上引入交通变量,以此来验证交通基础设施对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2008年中国省际贸易的边界效应处于6—21之间,这一数值与发达国家之间贸易的边界效应值比较接近;(2)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对中国的区域贸易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3)交通基础设施越发达,则边界效应越低,说明交通基础设施促进中国区域贸易量的增加主要是促进了省际之间的贸易增加。所有这些均表明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及区域经济差异研究述评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的是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实行了“向东倾斜,梯度推进”的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我国的区域经济理论研究大致也体现了这种转变。同时,东中西部地区迅速扩大的差距也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9.
20.
在综合考虑多维要素对我国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协同作用的基础上,分别构建了铁路设施、高速公路设施、一级公路设施、二级公路设施、内河航道设施、民航航线对区域旅游经发展影响的空间计量模型,分别从全域和局域角度,对其进行了空间计量回归。结果表明:(1)我国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2)全域范围内,铁路设施对我国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显著,二级公路、民航航线、一级公路、高速公路、内河航道设施均对我国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作用系数依次为0.7010、0.4992、0.4532、0.0695、0.0212;(3)局域范围内,对于铁路设施,仅西藏和青海的作用系数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其余五种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作用表现出了显著的空间变异性:西部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对除内河航道以外的各种交通基础设施的反应均比较敏感;东北地区的一级公路对其旅游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大;长三角地区的民航航线条数对其旅游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较强,一级公路和内河航道设施的促进作用为中等水平;除北京市的高速公路设施对其旅游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处于中等水平外,京津冀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对各种交通基础设施的反应均较弱;对华中地区而言,除一级公路设施对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较弱外,其余各种交通基础设施的促进作用基本处于中等水平。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不同区域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