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务犯罪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或职务之便实施的犯罪,是广大群众最痛恨的腐败现象之一。其范围包括各种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滥用职权等作为的犯罪和失职、渎职、玩忽职守等非作为的犯罪等。从司法实践看,职务犯罪得逞的主要条件,一是犯罪主体有犯罪动机,二是犯罪主体有权力资源。因此,预防职务犯罪重要的是要抓好国家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使之不想犯,同时监督制约好国家工作人员手中的职权,使之不能犯。因此,从宏观、中观到微观搞好职权配置、监督等就成为职务犯罪预防的关键。而要通过强化职权监督制约来有效预防职务犯罪,则应高度重视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张煜婷 《发展》2010,(4):26-26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检察机关立案侦察的职务犯罪案件中,国有企业的职务犯罪案件逐步凸显出来,且所占比例较大,呈一种趋势化状态存在,已经成为横亘在国企改革之路上的一大障碍,对国企职务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是我们每一个司法工作人员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方跃进 《魅力中国》2009,(36):205-206
渎职侵权犯罪与贪污贿赂犯罪同属职务犯罪范畴,二者表象虽有诸多不同,但本质并无二致,都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腐败堕落的一个重要表现,都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现实危害性,同时还关系民心向背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张兄来  徐杰  杨兴 《乡镇经济》2010,1(4):110-113
防范职务犯罪人外逃是当前预防、打击职务犯罪的时代要求和重要环节。文章探讨了防范职务犯罪人外逃的具体方法,提出了完善联合机制、加强证件管理,以及创新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出境管理、强化职务权力公开运行机制、健全职务人员的财产监管制等对策。  相似文献   

5.
<正> 近年来,苏州市经管系统立案查办职务犯罪案件大幅上升,仅上半年就有117件经济类职务犯罪案件,这些案件的犯罪主体,为行贿者大开方便之门,致使国家经济损失严重。经管系统职务犯罪的后果较其他领域的职务犯罪的后果是及其严重的,这是因为经济领域的腐败行为破坏国家政治和法制的统一,引  相似文献   

6.
司法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在近些年呈现出上升趋势。作为具有法律监督权的检察机关,在遏制司法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中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完善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权为视角,分别从立案、侦查、起诉、审判、执行等各个环节提出了一些完善措施。以期通过加强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权,实现减轻和遏制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之效果。  相似文献   

7.
司法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在近些年呈现出上升趋势。作为具有法律监督权的检察机关,在遏制司法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中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完善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权为视角,分别从立案、侦查、起诉、审判、执行等各个环节提出了一些完善措施。以期通过加强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权,实现减轻和遏制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之效果。  相似文献   

8.
2006年.检察机关围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腐败问题.依法重点查办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社会影响恶劣的职务犯罪案件.以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非法搜查、刑讯逼供等严重侵犯人权的犯罪案件。2006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案件32369件38457人,其中大案17449件.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2632人。  相似文献   

9.
贪污贿赂犯罪是一种贪利性犯罪,在目前社会转型时期出现许多新特点。为了预防和打击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文章分析了贪污贿赂犯罪的社会学、经济学和个体原因,并提出了防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司法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在近些年呈现出上升趋势。作为具有法律监督权的检察机关,在遏制司法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中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完善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权为视角,分别从立案、侦查、起诉、审判、执行等各个环节提出了一些完善措施。以期通过加强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权,实现减轻和遏制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之效果。  相似文献   

11.
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进行的犯罪,它的本质特征是权力商品化。有效预防和遏制质监技术机构检验检测人员职务犯罪,就要认真分析其犯罪成因,突出抓好思想教育、制度建设和监督制约三个环节,健全自律、防范和监督三个机制,从而构筑教育扎实、制度规范、监督到位的惩防体系。  相似文献   

12.
乔永 《发展》2009,(6):46-46
近年来,我国股市、房市催生了一大批“暴富户”,在诱人的利益面前,金融职务犯罪案件频频发生。这不仅破坏了正常的金融秩序,也给国家和人民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如何有效预防金融职务犯罪工作,成为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李永宏 《发展》2010,(11):43-43
近年来,安定区检察院始终坚持"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办案数量和质量"的总体要求,不断加大查办职务犯罪的力度。从2006年至今,共立案侦查职务犯罪案件23件,其中大要案14件,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300余万元,有罪判决率为100%。  相似文献   

14.
专项预防,是指检察机关派员参与大型工程建设、大宗设备购进、大额资金使用等项目招投标、施工管理和验收等全程经济管理活动、监督检查国家工作人员经营管理行为,避免或减少职务犯罪发生的一种预防方式.  相似文献   

15.
申江波  苏涛 《魅力中国》2009,(27):81-81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民生问题的日益重视,涉及民生方面的资金越来越多。但同时由于种种原因,民政系统工作人员利用职权截留、骗取、挪用这些资金的职务犯罪也有所上升,严重侵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社会反映强烈,成为当前社会各界关  相似文献   

16.
<正>一、城市拆迁过程中的职务犯罪之类型1.贪污贿赂型犯罪贪污贿赂型犯罪是职务犯罪的主要类型,在城市拆迁过程中也不例外,表现为拆迁中的公职人员利用公权力进行权力寻租或直接占有公共资金。在司法实践中,有的地方拆迁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虚报拆迁面积,与被拆迁户相互勾连,更有甚者直接伪造拆迁安置补偿协议骗取国家补偿资金,直接占为己有。有的开发商为了获得拆迁用地,向拆迁工  相似文献   

17.
胡传仁  余延龄 《魅力中国》2008,(25):143-143
潢川县检察院在查办职务犯罪案件过程中,大胆探索,积累经验,有效保证了案件质量。2007年共查处职务犯罪案件14件23人,全部起诉到法院,有罪判决率100%。  相似文献   

18.
正要为《总裁的陷阱》构想一个恰当的开篇,一条消息闯入我的视线。“健力宝原董事长张海一审获刑17年,涉嫌职务侵占和挪用公款2亿多”。又一个尘埃落定,又一个轰然倒下。印象里,当年叱咤风云,显赫一时的企业家不少都已纷纷落马。他们曾经有过的辉煌、卓越、尊贵、成就,在法律面前都已化为乌有,雨打风吹去。又如再早几天的新闻,义乌东阳的那个“亿万富姐”吴英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刑事拘留,  相似文献   

19.
姜振强 《发展》2010,(4):22-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八条将国有公司、企业人员的渎职犯罪规定为:“国有公司、企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徇私舞弊,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者严重亏损,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而针对国有事业单位人员的失职、滥用职权等职务犯罪则无具体明文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基本上都适用的是刑法第九章之规定(这部分人员大多数都具有两种身份,一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一是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来定罪处罚。  相似文献   

20.
栗萧华 《魅力中国》2013,(20):318-318
近年来,社会各经济主体之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一些人为谋取暴利铤而走险,违规操作、盲目生产、忽视安全,致使各种安全生产责任事故频频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与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一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工作严重不负责任,尤其是个别党政干部、行政执法人员受利益驱使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等有着直接关系。作为国家法律监督职能的检察机关,特别是肩负立案查办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所涉渎职等职务犯罪重任的反渎职侵权部门,如何发挥职能作用,更好地打击和预防安全生产领域渎职犯罪,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责无旁贷,追在眉睫。笔者通过总结这几年办理的各类安全领域的渎职侵权案件,对安全生产领域渎职犯罪的特点、原因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同时也提出自己的预防对策。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