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大股东侵害与中小股东利益保护:一个模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已有文献缺乏对大股东侵害成因和程度的研究。依据公共选择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本文模型指出实施监督职能但没有得到相应投资收益是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重要原因,大股东的侵害包括以补偿监督成本为目的的第I类侵害、要求监督成本的支出取得合理投资回报为目的的第II类侵害和大股东利用公司内部信息以最大化其收益为目的的第III类侵害,且不同类型的侵害对大股东和公司的意义不同。为有效解决大股东侵害问题,并提高大股东的监督水平,就应对大股东的第I类和第II类侵害进行补偿,并对第III类侵害进行惩罚。 相似文献
3.
大股东侵占行为不仅会极大的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还会增加上公司面临资金短缺、经营困难的风险,甚至导致公司退市或者破产等严重后果。在国内该行为时常发生,并屡禁不止。本文以SFX公司为例,阐述事件发生的过程,研究大股东侵占行为的方式、导致的不良后果,最后从本文将分别从内部治理和外部监督两个方面提出对应的启示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公司股权高度集中的背景下,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成为公司治理中的核心问题。我国上市公司大、小股东在博弈的过程中存在着两种现状,即:小股东“搭便车”从中获利和大股东利用其控制权对小股东利益进行侵占。基于博弈论中的“智猪博弈”对这种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规范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公司股权高度集中的背景下,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成为公司治理中的核心问题。我国上市公司大、小股东在博弈的过程中存在着两种现状,即:小股东"搭便车"从中获利和大股东利用其控制权对小股东利益进行侵占。基于博弈论中的"智猪博弈"对这种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规范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股东的利益保护一直都是公司法中比较注重的问题,由于中小股东的特殊性,因此对中小股东的利益保护一直被作为是重点研究的对象。本文通过对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的基本理念概述,从召集议事、知情权、回购请求权以及代表诉讼等四个方面简要研究新公司法对中小股东的利益研究。 相似文献
7.
对股东的利益保护一直都是公司法中比较注重的问题.由于中小股东的特殊性,因此对中小股东的利益保护一直被作为是重点研究的对象。本文通过对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的基本理念概述,从召集议事、知情权、回购请求权以及代表诉讼等四个方面简要研究新公司法对中小股东的利益研究。 相似文献
8.
当前加强中小股东利益的法律保护,已成为公司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为此,通过了解股东利益保护现状来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规定,设计一些特殊的保护机制,从法律上给予中小股东各种支持。 相似文献
9.
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是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前提。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利用其控股地位,违背对中小股东的诚信责任,侵害中小股东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必须采用相应的措施有效维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0.
公司治理是一个制度形成和演进的过程,是产权明晰的资源所有者为了确立剩余分配规则、保护自己权益而进行的讨价还价过程。首先对公司治理问题进行分类,着重阐述和分析了剥夺型公司治理问题出现的原因及剥夺方式,最后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提出了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1.
小股东在公司结构中处于弱势地位,其权益极易受到公司控股股东及公司管理层的侵害。目前,我国的小股东保护制度还不完善,不利于公司治理目标的实现。一些在国外被证明行之有效的制度在我国的法律上还没有规定,有些制度虽有规定但不完备,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完善我国小股东权益保护制度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大股东纷纷将所属场外资产注入其控股的上市公司,文章从产业链整合与利益侵占两个角度分析了大股东资产注入的动机及影响,并实证检验大股东资产注入的经济后果,发现:资产注入后上市公司的长期市场业绩出现下滑,投资者在资产注入后购买上市公司股票并持有1年以上将会遭受损失,该结果支持大股东资产注入的利益侵占动机。另外,发现注入资产类型直接影响上市公司的长期业绩表现,注入相关资产的长期业绩好于注入非相关资产,支持相关资产注入的产业链整合动机。 相似文献
13.
14.
几种激励理论在薪酬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激励理论在薪酬管理中有着直接的应用,在制定薪酬政策时必须遵循这些理论所提出的一些观点。应该在薪酬管理中充分运用这些理论,以提高我们薪酬管理的质量。公平理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等激励理论也要经常应用。 相似文献
15.
Denton Collins Gary Fleischman Stacey Kaden Juan Manuel Sanchez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18,153(2):591-613
While numerous studies have examined the impact that powerful CEOs have on their compensation and overall firm decisions, relatively little is known about how powerful CFOs influence their compensation and important firm financial reporting and operational outcomes. This is somewhat surprising given the critical role CFOs play in the financial reporting process of a firm. Using managerial power theory (Bebchuk and Fried in J Econ Perspect 17:71–92, 2003) and the theory of power and self-focus (Pitesa and Thau in Acad Manag J 56(3):635–658, 2013), we predict that powerful CFOs employ a two-part strategy to camouflage excessive incentive compensation above what efficient contracting would dictate. First, powerful CFOs use their power and influence to negotiate shorter incentive pay duration to maximize the present value of their performance—based compensation. Second, when their incentive equity compensation vests, we suggest that CFOs manage earnings to further enhance their personal income. Consistent with our theoretical expectations, we find higher levels of income-increasing accrual-based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real transactions management, a potentially unethical practice, in firms with powerful CFOs who have short pay durations. We discuss the implications of our analysis in the context of mitigating CFO power and managing the ethical environment “tone at the top.” 相似文献
16.
在剖析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的成因和传导机理的基础上,考察影响集团成员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概率及其外溢成本的相关因素,实证结果表明集团成员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确实给关联成员企业带来负面的外部性影响,而大股东的资金支持行为对控制集团内部财务风险的蔓延有积极作用,可以减少成员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概率。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如何在外资并购过程中保护目标企业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在法律存在缺失或不完善的情况下,目标公司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便会时时处于一种危险或被侵害的境地。基于保护外资并购中的中小股东权益的重要意义,针对外资并购的特点,保护外资并购中的中小股东合法权益有其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过去几年,我国二级市场上的股权质押规模不断扩大,一度达到股市总市值的10%以上。随着股权质押融资解压期限的集中到来,股权质押融资违约风险不断暴露。以A公司为例,对大股东股权质押融资违约进行研究,对股权质押融资违约可能的原因以及对大股东、中小股东、质押权人和金融市场带来的风险进行分析,并对不同主体给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主发起行制度”下,村镇银行大股东初始持股比例的现实差异和既有研究不足,基于公司治理理论和博弈分析思路,引入拓展的纳什谈判模型,从谈判优势和控制权收益相结合的视角,构建解释大股东初始持股比例形成机制的理论模型,进而运用中国865家村镇银行的数据,实证检验理论模型推论与假说发现:村镇银行创立阶段,大股东具有利用谈判优势,提高初始持股比例的倾向;控制权收益增加,对其具有抑制作用,且大股东谈判优势越强,这种抑制作用越明显,但并不会改变大股东追求较高初始持股比例的基本趋势.然而,从村镇银行发展角度出发,大股东应降低初始持股比例,尤其是在控制权收益较高、谈判优势较低情况下,更应如此,至少不应超出其所拥有的谈判优势.本文不仅直接支持了调低村镇银行大股东初始持股比例的政策,提出了完善我国村镇银行股权结构的对策建议,而且创新了公司股权结构形成机制研究视角,完善和深化了既有研究. 相似文献
20.
流域生态补偿方式激励相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励相容度是衡量激励相容性的指标.只有激励相容度高的补偿方式,才是实现流域生态保护目标的有效方式.本文量化并比较了转移支付与异地开发两种流域生态补偿方式的激励相容度,结果表明,两种方式孰优孰劣具有不确定性,它受下游对减排综合收益的认可度、上游减排的成本等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在我国,由于流域生态保护的生态效益被严重低估;异地开发大幅度降低了流域上游的征税成本、行政管理与服务成本、污染控制成本等原因,异地开发方式的激励相容度更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