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刘钧 《经济经纬》2001,(2):99-100
闻潜教授的专著《中国经济运行与宏观调节》一书于今年5月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了.这部65万字的宏篇巨著是闻潜教授一生皓首穷经、孜孜以求、钻研学术的结晶,也是他几十年来致力于跟踪中国这片黄土地经济运行的结果.他所提出和一贯倡导的经济适度增长与适度调节的理论,对于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书中指出,在我国经济运行中,造成经济增长大起大落的根源在于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严重的脱节和失调,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保持经济适度增长势在必行,但是要真正实现经济适度增长,政府实行适度调节是十分必要的.可见,适度调节理论是其宏观调控的核心.  相似文献   

3.
对进一步搞好经济运行中宏观调控的思考□徐新牧一、经济运行中的政府宏观调控1从中长期着眼对经济发展进行宏观调控,实现持续稳定增长。宏观调控主要是对国民经济整体上的各种关系、国民经济总体上的结构与生产力总体布局、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行业结构等,以及由此...  相似文献   

4.
针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国内通货紧缩、增长乏力的经济发展趋势,今年初国务院提出确保今年经济增长8%的宏观目标,并采取了一系列应对的金融政策,包括降低存贷款利率、降低准备金、改善金融服务等措施,下半年又出台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进行反经济周期调节,目前已取得某些初步成效,国有企业投资增长,消费需求增幅回升,经济增长已现出某些回升的特征,全年经济发展格局已初现轮廓。但1999年的国内经济运行环境又将如何变化?这是发展经济所必须认真考虑的重要问题。本文试图根据目前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情况,就1999年我国宏观政策环境、总供需和市场环境、资金条件以及体制和社会环境几个主要方面做些粗浅的基本估计  相似文献   

5.
6.
7.
8.
进入2002年以后,我国经济运行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第一,经济增长与财政收支形势形成明显反差;第二,经济增长与经济效益提高明显不同步;第三,经济增长与社会矛盾的缓解明显不同步。可以认为,这反映了我国经济运行模式的重要变化,并对宏观调控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10.
着力以消费启动经济运行—论中国宏观调控的政策走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消费启动起始于1999年,现已历时三年。消费启动的使命是扩大市场需求,发挥需求对供给、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着力以消费启动经济运行,是市场从疲软转向兴  相似文献   

11.
12.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原则□龚焕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原则,是在总结和提炼我国市场经济运行实践的基础上,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目标和规律提出的。它是我们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过程中各种矛盾关系的依据,又是指导我们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3.
14.
15.
荣彦卿 《经济师》1999,(5):55-56
宏观经济管理是指国家各级政府为了保证整个国民经济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并取得较好的宏观经济效益,对一定范围内的经济总体及其运行决策、计划调节、监督和服务的过程。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  相似文献   

16.
一、十七大召开的宏观经济背景(一)、基本判断——宏观经济处于通货膨胀时期2007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在存在诸多问题的背景下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同时,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呈现出经济增长较快、质量效益提高、结构协调性增强,经济形势总体是好的。上半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10.7万亿元,同比增长11.%,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增长11.1%,二季度增长11.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2名,比上年同期高1.9个百分点,8月份上涨6.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2000年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不少,但是经过努力,保持适度快速增长的目标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因为目前确实存在着一些有利因素。对此,我们根据近几年国民经济的运行情况,对一些关键问题进行重新认为和认真对等从而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争取在2000年使国民经济发展取得新成绩,并为21世纪我国经济的扶持定局事展奠定一个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了准确把握新时期中我国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趋势,我们以1995年5月-2002年6月的月度经济数据为基础,建立了月度宏观经济形势计量分析模型,对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和2002年上半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