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被市场热炒多时的凉茶之争似乎并没有因为“王老吉”商标仲裁的终结而终止。5月底,由北京亦庄加多宝集团凉茶生产基地生产的第一罐新装“加多宝”凉茶正式亮相,由此拉开凉茶市场新一轮角逐帷幕。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1-5月,加多宝的广告投放各月均超过2亿,其中4月、5月更是接近4亿,频频超过传统广告大户可口可乐。  相似文献   

2.
李莉 《广告导报》2005,(1):27-30
凉茶是广东、广西地区的一种由中草药熬制、具有清热祛湿等功效的“药茶”。在众多老字号凉茶中,又以王老吉最为著名。王老吉凉茶发明于清道光年间,至今已有175年,被公认为凉茶始祖,有“药茶王”之称。到了近代,王老吉凉茶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3.
阳爱星 《广告大观》2004,(11):125-125
“2004年,王老吉罐装饮料销售额将增长到2002年的5倍以上。从海南岛到青藏高原,到处都能看到王老吉的产品,仅仅一年多时间,王老吉凉茶已经从一个广东地方传统品牌,实现进军全国市场的梦想”。  相似文献   

4.
《广告导报》2004,(11):i022-i022
“2004年,王老吉罐装饮料销售额将增长到2002年的5倍以上。从海南岛到青藏高原,到处都能看到王老吉的产品,仅仅一年多时间,王老吉凉茶已经从个广东地方传统品牌,实现进军全国市场的梦想。”  相似文献   

5.
朱浪 《糖烟酒周刊》2007,(21):58-59
广东是凉茶的发源地,也是拼杀最为激烈的市场。自从2003年红罐王老吉一炮走红带动整个行业崛起以来,广东凉茶在产销量上就占据了整个行业的绝大半壁江山。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广东凉茶市场的风云变幻就是整个凉茶市场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6.
《商界》2010,(7):55-56
定位理论其实是一种营销理论,它适用于任何行业和任何门类的产品,也是所有热产品最重要的基因。研究热产品,怎么也绕不过王老吉。王老吉的成功堪称营销经典。王老吉是一种凉茶,凉茶古已有之,是一种由中草药熬制,具有清热去火等功效的“药茶”,一直以来仅在炎热的广询,该公司创始人杰克·特劳特,是“定位理论”的鼻祖,被誉为“大师中的大师”。  相似文献   

7.
一鸣 《广告大观》2005,(1):80-83
凉茶是广东、广西地区的一种由中草药熬制、具有清热去湿等功效的“药茶”。在众多老字号凉茶中,又以王老吉最为著名,王老吉凉茶发明于清道光年间,至今已有175年,被公认为凉茶始祖,有“药茶王”之称。到了近代,王老吉凉茶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8.
陈阳 《网际商务》2011,(7):86-87
自从凉茶市场被王老吉以精准的定位及符合快速消费品特性的罐式包装加以引爆之后,凉茶销量逐年上升,并且吸引了众多企业进入。据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早在2006年凉茶销量就超过可口可乐在中国的销量,凉茶成为消费者购买饮料的主流选择,是继碳酸、水、果汁、功能、茶饮料之后的“第六大饮料”,极有可能成为世界性饮料。  相似文献   

9.
2002年以前王老吉在全国的销售表现不温不火,而2006年的饮料货架上,却异军突起了一个“王老吉”凉茶,并在全国呈现出一片火热的销售场面。为什么一个地域性很强的产品,默默无闻的销售了7年,却在短短1年的时间内,迅速成长为一个全国性的强势饮料品牌?导致王老吉成功的原因很多,但经调查发现,至关重要的,是王老吉凉荼的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10.
不得不说,因为有了王老吉,凉茶行业成了一个令人关注的大行业。王老吉的出现不仅仅成就了一个近百亿规模的品牌,而且还有如下三个附带的功效:首先是帮助凉茶由先前一个地方性特色的产品变成了全国性的产品;其次是把凉茶由先前的保健品变成了一种大众化的饮料,完成了产品概念的升级;最后就是王老吉眼花缭乱的市场操作手法也让业内人士开了眼界。在我看来,王老吉的或功除了上述影响之外,最具有价值的是告诉国内企业,行业无大小,就看你是否能找到适合于企业自身的市场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消费者发现加多宝的电视广告中不见了"王老吉"的字样,而部分户外广告也由原来的"怕上火喝王老吉"改为"怕上火喝正宗凉茶",并在显著位置突出"正宗凉茶加多宝出品"字样。随后,加多宝发布声明称,红罐王老吉凉茶产品启用新包装,是让消费者正确识别加多宝的正宗凉茶,保护正宗凉茶的单一性和纯正性。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国凉茶业一直保持着30%以上的增长率,预测到2010年末,中国凉茶产销量有望达到6000万吨,成为世界饮料业新兴力量。但是繁荣发展的背后,中国凉茶却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红罐"王老吉"一枝独大,盒装"王老吉"紧随其后,其它众多凉茶产品都只是在苦苦挣扎,暂时无法对红罐"王老吉"构成竞争,有的产品甚至不得不退出了凉茶市场。笔者以自己多年"王老吉"的推广经验,认为后进者的失利主要集中在后进产品定位模糊及营销渠道建设不足两个关键问题上,并分析了这两个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为中国凉茶后进产品的重新定位及渠道建设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毅彩 《现代商业》2013,(17):66-67
中国凉茶行业的第一品牌东莞加多宝饮料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红罐装“王老吉”凉茶在2012年5月更名为“加多宝”凉茶品牌。更名后的加多宝凉茶,在短短的半年内不仅品牌认知度遥遥领先,且仍然是终端销售最好的凉茶品牌产品。本文在分析了加多宝在更名后所采用的营销策略,认为其在品牌宣传上采用了借助于消费者“怀旧情感”的营销策略,极力打追加多宝=王老吉的情感认知公式,继续维持原有的强大销售渠道覆盖,从而实现了消费者心智阶梯中“王老吉”到“加多宝”的顺利转换。  相似文献   

14.
目前的凉茶行业,王老吉一家独大。但是,这个垄断的局面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几轮的凉茶大战,中间有过无数次惨烈的竞争。霸王,只是众多跨界营销的企业之一。  相似文献   

15.
吕萍 《大经贸》2004,(10):48-53
王老吉药业的前身是始创于1828年的“王老吉药厂”。王老吉凉茶有“药茶王”的美誉,是凉茶极品,畅销海内外市场。王老吉是“中华老字号”之一,近年来,王老吉药业实现了跳跃式发展,销售额连年递增,年增长速度超过25%,是我国中成药生产企业50强之一,成为资产优质的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16.
朱浪 《糖烟酒周刊》2006,(24):58-59
2004年,凉茶在领导品牌王老吉的带领下异军突起。2005年,广东凉茶形成了王老吉一马当先,邓老、宝芝林、黄振龙紧随其后的品牌方阵。并且,伴随凉茶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功,2005年凉茶市场销量同比2004增长数倍,市场容量达到50亿以上。  相似文献   

17.
凉茶市场近几年在红罐王老吉一枝独秀之中沉寂了下来。凉茶行业由前几年的万舸争流变成暗潮涌动,之前被红罐王老吉打倒的和其正凉茶痛定思痛,对自己的产品进行了重新规划,通过实施差异化的方式,避敌锋芒,再战江湖,以积小胜为大胜的心态开拓市场。经过约一年半的时间,终于超越盒装王老吉跃居凉茶市场第二的位置。笔者认为:和其正凉茶的成功之处,正在于对凉茶市场的重新认知和市场推广的差异化上。本文通过对差异化进行研究,希望能给其它的凉茶产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宋伟 《商界》2008,(2):I0019-I0021
在中国凉茶市场上,王老吉一骑绝尘,老大位置无人可以撼动。即使如此,众多资本还是纷纷进入。凉茶市场烽烟四起。无论是擅长品牌远作的念慈菴。专注网络建设的邓老,还是推拉结合大手笔的和其正,要想坐上第二把交椅。都将面临一场持久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刘利 《华商》2012,(8):20-20
恶战还存继续。由于牵涉到数百亿元的凉茶市场,加多宝和广药王老吉利益冲突剧烈,双方显然已经在纯粹的法庭之争后,将商战的硝烟逐渐扩散到了更深、更复杂的领域。  相似文献   

20.
加多宝     
《中国品牌》2014,(1):91-91
【新闻回放】12月20日,王老吉诉加多宝虚假宣传纠纷案在广州中院宣判,法院判加多宝公司立即停止使用“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改名为加多宝”、“红罐王老吉凉茶更名为加多宝凉茶了”广告语进行广告宣传的行为,并立即销毁使用了上述广告语的宣传物品。同时赔偿广药公司经济损失费1000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