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国外物流成本研究前沿及进展——一个文献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湘民  刘大成  周阳方 《商业研究》2006,24(23):203-209
国外物流成本研究主要关注微观企业物流层面的实证研究。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供应商选择策略、企业物流/配送系统设计、库存/仓储订货及优化策略、运输策略/路径选择、物流设施规划/选址、逆向/回收物流规划等专门领域,充分反映出国外物流成本研究的实用性倾向。研究表明,国外现有研究成果散落于各个学科和问题领域,建立一个系统性的理论研究框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加强物流规划是企业物流管理的重要课题,是当前我国企业增强获利能力的重要途径。指出客户服务驱动与改进服务目标、减少固定投资与降低营运成本是企业物流规划的指导原则,认为确定客户服务目标、物流设施选址、库存与运输、信息系统、多样化分拨等是物流规划的主要内容,并采用系统方法提出了企业物流规划设计程序。  相似文献   

3.
物流配送中心不仅是为客户订单提供服务,同时也是保管库存,提供运输服务停靠点及设施的场所。为了缩短物流运输路程,防止物流设施的重复投资以及强化物流设施的综合性调节机能,在使用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寻找针对各个行业的有效物流选址要因。  相似文献   

4.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是工业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主干专业课程,本文针对当前高校教学中在该领域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的目的、内容和成果形式。  相似文献   

5.
张后龙  谭钰琳 《中国市场》2022,(34):173-175
文章首先通过对于国内和部分国外逆向物流回收中心选址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其次分析了回收中心选址问题的研究方法在目标数量、模型特点、研究视角三方面的发展与转变,再次总结了相关研究文献的主要应用行业领域、行业特点以及应用趋势,最后结合时区图对比分析了国内外逆向物流回收中心选址问题研究的趋势,进一步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6.
走绿色物流发展之路是未来物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应该树立绿色物流观念,科学规划物流设施选址,发展联合一贯式运输,合理组织逆向物流等,从法制化、标准化、交通规制化等方面构建绿色物流结构,从而促进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对物流系统的规划与设计有重要影响。科学合理的选址方案,可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系统的运行效率。文章首先阐述了配送中心的概念及影响选址的因素,进而介绍了几种物流配送中心离散模型的选址方法,最后提出离散模型选址的展望。  相似文献   

8.
基于废旧品回收数量不确定性情况,针对再制造逆向物流网络的设计问题,利用混合整数规划方法,建立多周期多目标静态选址模型。利用该模型对物流网络中检测中心和回收点的位置、数量及其相应分配的物流量进行选择,以使设施总建设费用和设施对居民产生的负效用达到最小。采用机会约束规划方法求解该模型。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ULS节点的选址决定了整个物流网络的结构和规模也关系着建设成本和物流费用以及客户服务水平的高低。采用双层规划模型来描述ULS节点最优选址问题。上层规划以物流总费用最小为目标,从决策者的角度出发考虑ULS节点布局与运输作业、仓储作业成本间的关系;下层规划从满足使用者需求的角度考虑,用最少的物流节点覆盖所有的客户需求。最后,针对ULS节点最优选址的双层规划模型给出求解算法。  相似文献   

10.
Otchyk Volha 《商》2014,(7):207-207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平稳发展,国内物流行业整体效益增长趋势,其对于现代社会中人们生活的功用价值日益凸显。行业发展较为迅猛。社会中商品的种类越来越多,人们的购买力逐渐增强,随之而来的物流需求较为旺盛,从而令物流行业出现了新的发展契机。其中,物流中心具备对商品的运输、流通、配送等多个物流环节进行统一管理的职能,它的选址问题是物流环节的重中之重。本文基于物流中心选址的基本原则展开论述,剖析关于物流中心选址的影响因素,且提出最佳的选址方案与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东北地区物流产业的发展与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东北地区物流产业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多数物流企业网点密度小,服务功能单一,物流业总体规模小,并呈明显的行业性、区域性特点,本土专业物流公司少,企业竞争力弱,但其大物流体系已现雏形。文章提出,制约东北地区物流产业发展的原因主要在于观念、制度、人才和环境等方面。为促进东北地区物流产业发展,应鼓励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兼并、重组、联合与技术升级,完善网络,做大做强;发挥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在人才培养、物流技术改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支持行业领先企业拓展业务范围,发展增值服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制定行业发展规划和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12.
区域物流产业构成及其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从广义上讲,目前我国物流产业主要包括物流基础产业、物流装备制造业和物流信息业,它涉及多种行业,具有基础性、服务性、综合性等三个性质。文章提出,必须正确认识区域物流产业基本特征进而指导区域物流产业规划。区域物流的空间资源分布和发展程度具有差异性,区域物流利益具有相对独立性,区域物流系统具有一定的完整性。物流业作为一个产业,是经济链条中的重要一环,研究物流既要从微观角度考察企业物流的运动规律,又要从宏观角度和社会再生产领域考察社会物流的运动规律;研究物流与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之间关系的根本在于研究物流与企业的关系,物流既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又是企业自身必须从事的重要活动。  相似文献   

13.
"泛长三角"理念下安徽省物流的发展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泛长三角"理念的提出给安徽省物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安徽省物流业的发展对策应是:打破条块分割、整合物流资源、搞好物流规划、加快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物流现代技术.  相似文献   

14.
贺登才 《中国市场》2009,(19):20-23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表明党中央、国务院对物流业发展的重视,也体现了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成熟,是我国物流业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实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揽子计划的客观需要,是各有关方面七年来艰苦工作奠定的良好基础。《规划》通篇贯穿了一条主线,那就是在"指导思想"中提出的"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以物流服务促进其他产业发展"。《规划》的落实,在于政府营造环境,更在于企业市场化运作。物流企业应该积极地领会《规划》,主动地贯彻《规划》,按照《规划》的基本思路,调整经营方向,寻求市场定位,提高管理水平,增强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5.
江西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物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国现代化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近年来,江西把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和地区布局、提高经济整体运行效率和质量、改善投资环境和增强综合竞争力的战略选择,物流设施日趋完善、物流规模不断扩大、物流形式呈现多样、物流环境持续改善。但是,也应该看到,江西的现代物流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物流发展缺乏整体协调、物流基础设施仍然滞后、对物流的认识尚不到位、缺乏现代物流龙头企业、现代物流专业人才短缺等问题。加快江西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应以科学规划引导物流业合理布局、以观念创新构建物流业发展模式、以政策措施加大物流业支持力度、以科技为支撑建设物流运行平台、以长远眼光重视物流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许文韬 《中国市场》2008,(28):38-40
我国加入WTO以后,国内的物流市场被普遍看好。目前,外国物流配送企业已经开始大举进入我国,并凭借其实力向我国物流业提出了挑战。配送是多年来经实践证明的高效物流服务形式,它随着电子商务的开展,变得更加不可或缺。物流中心作为进行物流活动的主要基础设施,已成为今后相当一个时期我国物流设施规划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物流业是影响整个国家经济运行效率与质量的复合型产业。新时期我国物流业仍然面临严峻挑战,抓住我国物流业发展契机,优化升级物流产业结构,对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国际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东亚国家物流业市场开放较早,应借鉴其在国家物流规划层面的做法,加速制定物流总体规划推动计划,建立实施保障体系,改善现有物流宏观管理机制,规范行业标准,探索物流发展方式,创新供应链营运模式,加强先进物流技术的开发应用,优化技术结构,发展亚洲绿能低碳技术,构筑国际物流枢纽基地,推动我国物流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区域物流规划理论框架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我国区域物流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全面铺开,新一轮规划实践对规划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驾驭区域物流发展趋势,构建区域物流规划的理论框架,对于今后各地区编制区域物流规划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提出,现代物流理论、区域经济理论和战略环境分析理论是区域物流规划的主要理论基础,区域物流发展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建设三大网络(物流运作设施网络、物流运输设施网络和物流信息网络),构建两大体系(物流人才教育培养与物流技术发展体系、物流发展政策措施体系),优化物流业结构,促使物流业发展成为经济支柱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19.
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近年来一些地方进行了积极实践,探索了多种深度融合发展模式。两业融合发展不仅有助于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业态模式的融合,而且有助于物流业与制造业的降本增效,提升经济社会整体效益。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应加强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的规划、加强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的要素保障、加快物流业与制造业供应链综合服务商的培育、注重制造业供应链体系全球化专业化水平的提升,不断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0.
袁明 《中国市场》2009,(41):23-24
根据我国农村物流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物流产业规划对农村物流体系构建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在《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的指导下构建我国现代农村物流体系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