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对华投资发展迅速,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在华子公司引进技术的水平也呈不断提高态势。从美国对华投资的特点来看,其主要集中在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而且,美国对华投资以市场寻求型为主,研发当地化以适应国内市场的需求就成为其必然选择。本文将在简述美国对华投资企业技术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其对中国技术进步以及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影响,为中国在引资过程中趋利避害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海外研发资本对中国技术进步的知识溢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首先基于知识驱动的内生增长模型,对Coe和Helpman的研发溢出模型进行推导和扩展,并将进口渠道拆分为消费品进口和资本品进口进行比较分析。其次,选择了占世界研发资本近80%的24个国家作为海外研发资本的来源,度量了海外研发资本的存量,按照各个渠道的权重计算得到各自的知识溢出效应。最后,运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海外研发资本对中国技术进步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外商在华投资渠道的不同,对技术进步的作用存在显著的差异。本国R&D资本积累和资本品进口,对中国技术进步具有较显著和较强的正面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和外商在华R&D直接投资次之,消费品进口、对外直接投资和技术引进合同的作用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伴随我国城市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经全面分析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适时制订、调整和完善的各项国家和地方环保标准与各项环境政策、法律、法规一起,保护先进产能、淘汰落后产能、促进技术进步和节能减排,使环境保护成为引领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航标。 相似文献
4.
中国吸引外资的浪潮引起了人们普遍的忧虑:中国吸引外资的浪潮是否会导致流入东南亚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外资逐渐减少。本文在假定外资的供应是在有弹性的前提下,利用对外投资区位决定因素的模型,运用固定效应分析方法来检验中国吸引外资与东南亚吸引外资间的关系其结果显示,在1986年至2001年间,中国吸引外资的增长实际上提高了邻国经济吸引外资的能力, 而不是排挤了邻国外资的流入。这很可能是因为各国并没有在市场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和资源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竞争,唯一具有竞争性的部分很可能是出口加工。由于中国在电子产品方面恰恰与其他国家互补,因而与其他国家正在形成区域生产一体化体系。中国在其他的出口导向型产业中可能出现吸引外资的替补效应,但是这种效应还不足以影响到结果。 相似文献
5.
中国区域物流产业技术进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应用SFA模型评价我国区域物流业整体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得出以下结论:我国物流产业TFP增长呈现震荡上升的趋势,其中东部地区TFP增长率相对较高,物流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出现了一定的收敛趋势。引起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技术进步率和技术效率变化率。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的市场化程度以及港口物流有助于提高我国区域物流的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6.
中国新材料产业技术进步对产出增长贡献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模型观察和研究36家新材料上市公司2002-2007年数据,解释和分析2002-2007年间新材料产业总产出及其增长是如何决定的.通过分析可知,中国新材料行业,特别是上市企业,资本量提高迅速,但在目前还没有取得与资本规模增长幅度相一致的产出增长率.在2002年至2005年期间,还发生随着产出规模的扩大,新材料产业的技术进步贡献率却不断降低的现象.本文认为,这是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中一个危险的信号.说明大量新材料上市企业采用的是购并等外延式的产业扩张模式,在短时间内投入了大量的资本,扩展了行业规模,真正依赖技术进步的内涵式发展的模式十分少见.因此,要加大科技进步对产出的贡献,必须通过改革新材料产业的投融资机制,严格控制资源性开采量,切实转变新材料产业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7.
就经济发展而言,产业技术自主创新比前沿技术、尖端技术更重要。本文分析了我国产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弱的原因及后果,并提出了相应的化解对策。 相似文献
8.
9.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研发资本存量和研发产出效率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本文运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面板数据,在测算研发资本存量的基础上.构建了柯布一道格拉斯型研发生产函数.研究了研发生产的要素投入问题、研发生产的性质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研发生产中,研发资本的贡献高于研发人员的贡献,研发生产过程表现出规模报酬递增的特征;(2)外资产权、企业规模对研发产出效率呈显著正效用;国有产权、以企业数为指标的市场结构以及绩效(利润和税收)对研发产出效率呈显著负效用:(3)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高新技术企业产权清晰度较高.对研发产出效率负面影响较小;法制不健全、政策不稳定等外部因素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研发产出效率负面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针对此次政策调整。很多企业尤其是汽车、林木产品等相关行业反应比较强烈。焦点无非是如何应对税收政策调整带来的成本的变化。但从长远来看。消费税改革将促发一场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我国1999~2005年工业部门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建立两部门生产模型,分析FDI和自主技术创新对工业部门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外资企业在我国经济增长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就工业部门来说,国内地区间科技创新与合作是我国内资企业技术进步的主要源泉,FDI直接技术外溢效应并不是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12.
FDI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余永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四届国际论坛演讲中发表了他提交给世界银行的FDI研究报告的一些主要观点,主要内容包括:中国FDI流入的趋势、结构以及中国FDI流入情况与其它发展中国家的横向比较;中国吸引FDI的主要决定因素;FDI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中国吸引外资政策的思考等四部分主要内容。一、中国FDI流入的基本特征与国际比较作为研究的出发点,余永定首先介绍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FDI流入的总量特征与结构特征,尤其是流入中国FDI的来源地结构变化以及FDI流入的产业结构变化。流入中国FDI的… 相似文献
13.
文章将技术进步分解为技术效率与技术创新,并沿着成果转化、自主创新和技术模仿等路径,探讨了消费结构升级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及条件。文章认为,消费结构升级引导着资源的配置方向;沿着不同的路径,消费结构升级带来了不同形式的技术进步。一方面,消费结构升级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在生产前沿不变的条件下提高技术效率。当发明专利得到更好的保护时,生产者推动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会提高,这时,可用的科技成果越多,消费结构升级越能推动技术效率提升。另一方面,消费结构升级还能推动企业突破现有的生产前沿,实现技术创新。由于小企业运营更灵活、竞争压力更大,在企业平均规模较小的市场结构中,消费结构升级更能推动技术创新;而政府主导的研发往往缺乏行业需求等信息,可能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脱节,因此,政府主导的研发投入越多,消费结构升级越难拉动技术创新。不仅如此,在开放条件下,企业还可以通过模仿去满足消费结构升级带来的新需求,进口越多,模仿的空间越大,这种模仿会提升技术效率,但可能会不利于技术创新。基于1999-201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文章对上述假说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上述论断成立。 相似文献
14.
中国服务业吸引国际直接投资分析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2002年起,中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吸引国际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阵地,服务业之所以能够吸引国际直接投资,有其独特的理论背景和客观基础。本文首先以几种主流国际直接投资学说分析了跨国公司向服务业直接投资的理论依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探究中国服务业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有利和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5.
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技术创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技术创新、技术优势是跨国公司取得世界地位的根本,而跨国公司既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来源,又是国际技术转移、扩散的重要通道和载体.技术优势常常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因此大部分FDI来自主要创新国家,35个主要对外投资国家和地区对外投资与R&D倾向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D也与出口中高级技术产品出口的比例和国内技能禀赋高度相关.中高级技术产品出口的比例与FDI输出正相关,FDI和出口的优势都是创新与技能.大多数以发达国家为基地的跨国公司都是大规模的,它们处于主宰R&D的地位,例如美国R&D支出领先的100家公司几乎都是跨国公司,企业需要跨越更多的市场以分摊高额的R&D成本,跨国程度又会增强企业的技术地位.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许多中小企业也是创新企业,而其中相当一部分成功的小创新者也在走向国际化.目前,越来越多的公司在母国以外从事R&D,这就是"新的技术创新全球化".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分析的角度探讨了技术进步、研发投入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关系。结果显示,中国各地区技术进步率、相对技术效率水平以及研发投入水平的提高,都有助于吸引更多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新兴的研发和技术因素逐渐取代基础设施、交通运输条件等传统因素,成为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主要决定因素。据此本文认为,对于外资利用不足的中西部地区而言,应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培养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提高本地区的相对技术效率水平、加快推进本地区的技术进步幅度,以提高本地区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吸引效应。 相似文献
17.
18.
以技术创新为视角,深入分析了产能过剩阻碍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采用 2006-2015 年工业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产能过剩阻碍我国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2)产能利用率与产业升级之间呈“U”型关系,“门槛效应”明显。产能利用率适中的行业可通过提高产能利用率来促进产业升级,产能利用率较低或较高时,产业升级不明显甚至受到阻碍。(3)技术创新是产能过剩影响产业升级的传导途径,使得产能利用率与产业升级之间呈现明显的“U”型关系和“门槛效应”。在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和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针对工业领域普遍存在的产能过剩和产业升级问题,提出了技术创新和政府引导的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19.
20.
《世界经济研究》2019,(8)
文章将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和研发强度与全球价值链纳入统一分析框架,从理论上阐述了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和研发强度对发展中国家全球价值链地位升级的影响。随后利用2000~2014年WIOD数据库、UNCOMTRADE数据库和各类统计年鉴中的制造业行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和研发强度均显著促进了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在进行异质性分析之后,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和研发强度的增大能够有效地促进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但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中这一作用并不明显,此外,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和研发强度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还因行业技术水平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进一步的研究证明,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和研发强度能够通过技术成果转化这一渠道实现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升级的促进作用。文章的研究为中国继续推进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中国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