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张爱丽 《市场周刊》2005,(12):34-34
“在今年汽车市场这种依然低迷的情况下,经济型轿车是很难随着原材料的涨价而涨价的,至于今年还会不会降价,这要取决于消费者,取决于市场的需求。”奇瑞市场部的一位工作人员不无担忧地表示铁矿石的飞速上扬,使利润薄弱的经济型轿车已无力降价;利润丰厚仍有巨大降价空间的中高档车,令没有利润可言的经济型轿车却无法涨价,面对这种左右为难的尴尬局面,经济型轿车该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2.
江海 《市场周刊》2005,(14):34-34
今年以来,一汽丰田、天津一汽、奇瑞、一汽马自达、昌河北斗星、宝马等品牌轿车都纷纷降价。国产宝马更是以10万元创造了国产汽车最高降价纪录。尤其是今年春节前,市场降价车型之多、幅度之大,都是往年罕见的。然而,短短3个月过去了,市场上听到的最多的声音却是“经销商没车卖”。  相似文献   

3.
胡洛 《市场周刊》2004,(29):9-9
7月29日,国务院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了2004年中国市场形势分析,报告指出,今年以来乘用车产销进入调整阶段,今年下半年汽车销售将有所起色。全年的汽车销售将保持30%的增长率。而今年下半年,汽车降价趋势仍将继续,不过一大趋势是汽车降价将逐步集中在高档车,尤其是15万元左右价位的车。  相似文献   

4.
宁可让利也不让市场兰岚“宁可让利也不让市场”,这是广东某鞋业公司的营销策略。这家公司生产的“跑马”牌高档皮鞋,在香港市场上极为畅销,今年一个日本鞋商想挤掉“跑马”,将同类产品降价10%销售,于是“跑马”果断地以等额降价还击,日商红了眼,再降10%,“...  相似文献   

5.
李博 《市场周刊》2004,(30):30-30
随着通用、大众等欧美车系相继降价刺激销量,原本“按兵不动”的日系车厂也终于全面加入降价行列。继早先Mazda6、日产、本田等日系车纷纷“或明或暗”调低车价后。记者近日获悉,一汽丰田的经销商开始执行中级车威驰的最新价格,威驰全系列车型优惠5000元销售。  相似文献   

6.
《中国汽车市场》2007,(9):84-85
上海联合汽车城 今年上半年全国汽车销售437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23%,但峰值出现在3、4月份,6月份已显出颓势,7月份还得加个“更”字。经销商的普遍声音是:“淡,真的是淡得像白开水一样。”一切都在为促销让路,4S店的市场经理们几乎每天都会被叫到老板办公室,话题只有一个:拿出能把车卖出去的点子,除了降价。  相似文献   

7.
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都认为,随着国Ⅲ卡车的降价,国Ⅱ卡车成了众多经销商手中的“烫手山竽”,在老国Ⅲ降价,新国Ⅲ登场的“夹击”中,国Ⅱ卡车的销售前景不容乐观。那么市场状况究竟怎样?  相似文献   

8.
末丽 《商业文化》2006,(5):52-53
今年以来,汽车市场一直保持着持续的良好销售势头,“五一”是车市的旺销季节,汽车厂商们放手一搏,力争主动。与往年“五一”车市相比,今年的竞争更加激烈复杂,车市大展降价潮。  相似文献   

9.
《中国汽车市场》2004,(10):27-27
“猎豹车不错”,这是众多用户的口碑式评价。确实,猎豹车在动力性、操控性、越野性、舒适性、安全性等方面表现不俗,且价格定位又较合理,因此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和喜爱是必然的,这也是其保持连续四年国内越野车市场头把交椅的原因之一吧。但不容置疑的是猎豹“老”了。面对国内市场上琳琅满目的新型SUV,以三菱帕杰罗V31,V33为技术平台的猎豹车,却数年一贯,车型显得陈旧、落伍。尽管其在技术含量和配置上做了许多改进,但外形却没什么变化。  相似文献   

10.
苏晓 《成功营销》2010,(1):62-63
尽管被屡屡诟病“高价”,但中国联通迄今为止并未大规模调整销售策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联通华盛总经理于英涛表示,无意降低iPhone售价以推动市场销售。“我们研究过,就算每部机器降价500元,对于市场扩张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11.
《市场周刊》2004,(40):28-28
筛选2004年的车市降价之最,几乎是一件很难完成的工作。一款车究竟降了几次,有厂商明降的明码标价,也有经销商暗降的相关数据,况且暗降不见得就没有厂商的支持。这也是今年车市的特有现象,“降价极限”很难以一个统一标准评判,本刊只能尽可能以市场综合情况为参照。  相似文献   

12.
我国家用轿车市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倒金字塔、哑铃型和纺锤型三个阶段。最初,家用轿车的生产和消费带有很深的非理性色彩,一味追求奢华,讲究身份和地位,致使经济型车和中级车市场相当狭窄,家用轿车市场呈典型的倒金字塔式;之后,随着经济型轿车的大发展,市场又呈现出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型”结构,中级车依然波澜不兴;而现在和未来的趋势是,家用轿车的市场结构日趋合理,经济型车、中级车和高级车的保有量呈“纺锤型”。  相似文献   

13.
扭曲的车价     
张梦 《经贸世界》2004,(7):22-23
纷乱的中国汽车价格正在逐步侵蚀着消费的信任,“降价”和“加价”大概是当前汽车市场最受关注的字眼。从今年初开始,汽车降价此起彼伏;而另一种声音是多种车型被加价销售,国产宝马定价大大高出人们预期,某车型价格下调但零配件却又大幅涨价。于是,在一片嘈杂声中,消费开始逐渐失去对汽车价格的信任。  相似文献   

14.
降价来了     
五月的销售惨淡给了今年车市一个并不太美好的初夏,各方信息都显示着,在本该淡季的6、7月将迎来一场降价热潮,无论是积压库存带来的销售压力,还是厂家生产任务的不合理化,或者市场供需关系的必然所在,总之,降价来了!  相似文献   

15.
沈欣 《市场周刊》2005,(23):29-29
2004年曾经被称作“国产SUV元年”,那个时候的SUV(运动型多功能车)市场可以用爆发来形容,大大小小的厂家和林林总总的SUV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如长城、中兴等汽车企业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业内谈论的焦点。并且创造了不小的销售奇迹。但仅仅一年半之后。销量的急速下降却给了那些看好SUV市场的人们当头一棒。  相似文献   

16.
降价,似乎是众多厂商热衷的市场手段。时近岁末,笔记本电脑也降价没商量。笔记本电脑的降价真的对其销售有促进作用吗?人们不禁要问,难道笔记本电脑厂商只能以价格作为要竞争手段?“价格”只是消费者关心的唯一因素吗?本文提醒大家不要掉进商家的价格陷阱。  相似文献   

17.
燕子 《商业文化》2007,(1):66-67
气象分析:春节将至,零售业进入一年一度的销售热季,尽管此前事关民生的粮油及副食品的商品价格有所上涨,或多或少地波及到一些生产销售行业,但因市场局面稳定,不会影响主体商业气象。近期,有了上一年的唇枪舌剑,持续攀升的房价不再是新鲜话题,即便是有关房价的议论依然不绝于耳,各大中城市的房市却并不冷寂。正是这种买涨不买落的中国式消费心态,把汽车厂商推进降价的漩涡里。和开发商相反的做法是,汽车厂商把不再降价当作对消费者的承诺,随后又明里暗里跟风降价,任买了车的人唾骂。而几乎每一个售楼小姐都在对客户说,她销售的楼盘想不涨钱…  相似文献   

18.
谈到降价风潮,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国内这一、两年内的“彩电大战”。的确,国内几家彩电巨头为了争夺有限的市场资源和市场份额,纷纷祭起了“降价”这一市场争夺战中最残酷但也是最有效的武器,一时间打得天昏地暗,头破血流。直到现在,这一场旷日持久的“彩电降价大战”还在激烈地进行当中。不过,论起降价的幅度、降价的频繁、降价的突然,却还要属PC为甚了。大家大概还记得年初PⅢ连番降价引起的空前轰动吧,PⅢ在今年3月份刚刚发布时售价高达万元以上,然而在短短3个月时间里它就连续三番五次的大降价,先是七千多块,然后是五千…  相似文献   

19.
2月9日,海尔集团高层集体访问了苏宁南京总部,20余位营销大将经过一整天会晤,终于达成一致协议:在全国范围内发动代号为“雄霸计划”的降价攻势。此举一出,立即震惊业界。多年来稳坐中国空调市场第一阵营的海尔,向以“能扛价格不降价”而出名,而在今年空调原材料涨价30%、许多厂商欲联盟涨价的情况下。反而主动吹响了降价号角。其意何在?其图何为?2月份作为空调销售的传统淡季,众多制造商和经销大户往往在这个阶段“休养生息”,进行战略准备,鲜有降价。而因为海尔这次主动出手,2004年的空调大战也被提前引爆……  相似文献   

20.
苏旭  郑小刚 《浙商》2009,(12):78-81
贾文良跟“车”耗上了。这不是普通的车,而是一种水陆两用的特种车,他给取了个名字,叫“西贝虎”。 “我是头脑发热搞出了这么个车。”在一次论坛上,贾文良快言快语地说。“但最终我是胜利者。”他又有些自得地表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