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罗黎平 《改革》2015,(2):91-97
改变我国发展失衡的状况,应推动并实施以深化改革为主线的再均衡国策,通过供需双调,实现宏观经济的内外再均衡。通过重塑区域发展格局和推进全国市场一体化建设,实现中观层面的区域再均衡。通过构建新型二元激励结构体系和激活民营经济活力,实现微观主体的动力再均衡。在这种再均衡国策下,县域经济在总体战略谋划上,应积极推动概念经济的转型和升级;产业发展应注重市场化导向、要素积累及本地根植性;空间发展应重视区域定位调整与内部"三生"空间优化;改革创新应重点抓好区县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  相似文献   

2.
当前农村小城镇发展的思路和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城镇传统的均衡式发展方式,必然带来资源的浪费、发展的低效率,鉴于此,当前小城镇建设要实现从"均衡发展"向"择优发展"战略的转移.本文以江苏省扬州市的小城镇建设为例,探讨当前实施小城镇发展新战略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河南省学前教育的发展动态进行调研分析,发现教育发展存在不均衡现象,主要表现为:幼儿受教育起点的不平等;幼儿受教育过程的不平等;幼儿受教育结果的不平等,深究问题背后的原因并提出行之有效的策略: 转变思想,明确学前教育是教育之"基";转变政府经费投入重心,加大农村学前教育投入力度; 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夯实学前教育基础;建设城乡一体化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强化管理,构建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检测与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4.
基础教育之所以要实行均衡发展,是由基础教育的性质、地位和发展现状所决定的.但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存在着区域间、城乡间和校际的非均衡发展态势.为此,应加快落后地区经济发展,对落后地区、薄弱学校实行投资倾斜和政策倾斜、开展远程教育、对口支持等措施,实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本文探讨了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阐述了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应注意的问题.文章认为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不是限制发展,而是促进共同发展;不是划一发展,而是特色发展.指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6.
冯洁 《浙江经济》2007,(16):20-23
思路决定出路,模式决定质量。嘉兴经济要破茧而出,惟有研究清楚其内在发展规律,而在当下,这一规律付诸实践的表现,正是借助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走均衡发展之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8.
产业集群理论作为一种新型的区域发展理论,为中部地区的经济崛起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湖南作为中部欠发达地区要实现经济崛起,可以利用产业集群这一方式.从产业集群的理论出发,湖南要实现经济崛起应做好以下工作:营造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加大企业的龙头作用;加大政府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9.
甘肃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内部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梓华 《发展》2006,(1):22-23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使国民经济均衡发展,是甘肃加快发展速度,迅速摆脱贫困的关键之一.如何全面系统的认识甘肃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内部结构特征,对于促进甘肃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经济转轨期广州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处于经济转轨期的广州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究竟呈现何种关系,这对于制定广州的金融经济发展战略来说尤其重要.本文通过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和VEC模型对广州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进行了检验,发现广州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呈现出双向的、正向的因果关系.但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发现,相对来说,经济增长更有力地带动了金融的发展.针对此,提出要健全金融业体系,尤其要加快发展证券、保险业,促进广州金融业的快速发展;构建良好的金融支持经济的平台,积极推进金融市场建设,将广州建设成为华南地区乃至整个泛珠三角地区的金融中心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借鉴美国、日本等国开发落后地区的法律实践,我国西部大开发也应走依法开发的道路.要以宪法为基础立法,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立法,严格按市场经济规律立法,对西部区域范围、西部开发财政制度、税改制度、土地制度、劳动力资源制度、环保制度、科技开发等作出明确规定,以促进西部地区振兴.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2002年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新特点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2年是我国入世的第一年,江苏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1)总规模增长迅猛,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大关;(2)外商投资企业独资化这一趋势更加明显;(3)投资的产业在继续投向制造业的同时,对服务业的投资成为新的热点;(4)聚集效应显现,省内各市之间的差距在不断拉大  相似文献   

13.
中西部大开发是我国在新世纪的一大战略任务,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明显落后.为了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首先要解决好资金和技术问题,除了国家拨款和东部支援以外,利用外资是一个很好的途径.要更好地吸引和利用外资,必须实施反梯度优惠的引资政策,强化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中政策性因素的作用;放宽服务贸易领域进入限制;探索多元化的利用外资方式,以扩大非直接投资为主导,引导直接投资进入.  相似文献   

14.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党中央、国务院继建设沿海经济特区、开发浦东和实施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部署之后而做出的又一重大决策.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主要应着力解决以下六方面的问题,即理顺政企关系,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和鼓励社会各方资金参与东北振兴;培育和提升优势产业;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做好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分流富余人员,减轻企业负担;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5.
新疆旅游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应做好以下工作: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和旅游主管部门的指导作用;加强旅:薛从业人员的队伍建设;完善旅游教育培训体系;培育旅游人力资源市场体系;转变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完善管理职能,实行有效激励。  相似文献   

16.
Social security and trust fund managemen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 why and to what extent the government should have a social security trust fund, and how it should manage the fund in the face of demographic shocks, based on a simple overlapping-generations model. We show that, given an aging population, a trust fund in some form could achieve the (modified) golden rule or to offset the negative income effect of a PAYGO system. Besides, in a closed economy where factor-prices effects dominate, using the trust fund as a buffer for demographic shocks could lead to a widening of intergenerational inequality. We also the discuss policy implications of our analysis on the social security reform debate in Japan, including the fixed tax method and the use of the trust fund in the face of a rapidly aging population. J. Japanese Int. Economies 18 (4) (2004) 528–550.  相似文献   

17.
政府性投资公司经过多年探索,已成为地区经济中颇具综合实力和经营能力的微观经济主体。要实现政府性投资公司可持续发展,就要突破观念瓶颈,把握政策功能的新内涵,提高公司的筹融资能力、资产经营和资本经营能力以及投资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伴随着公民参与在实践中的发展与完善,多种参与方式的在广泛应用的同时,也产生着诸多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公共管理人员究竟应该如何保持公民参与的代表性即政策的公共性与政府管理的效率之间的平衡?公民应该如何有序地参与到公共政策的制定中去?归根结底,公共管理者要运用其智慧,根据不同的情境选择不同的公民参与方式。  相似文献   

19.
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要加快内蒙古自治区与蒙古国的边境贸易发展.制约内蒙古自治区与蒙古国边贸发展的因素有:政策因素、商品质量因素、支付能力和结算方式因素等.内蒙古自治区与蒙古国边贸发展的设想与对策:建立自由贸易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投资和多种形式的互补贸易.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复苏强劲,但宏观运行也积累了不少风险,这包括:通货膨胀风险;资产价格上涨过快风险;潜在财政风险以及政策退出导致的不确定性风险。面对潜在风险,适当的政策选择是:以政策退出应对短期宏观波动风险,以结构调整化解中长期发展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