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不久,在沈阳举行的第14届世界生产力大会上,与会企业家、专家学者们对资源与环境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追求生产力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成为热门话题。专家认为,中国经济发展成为世界亮点,但资源供给与资源短缺、资源利用与资源浪费、资源消耗与资源再生的矛盾加剧,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不断加大,构建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企业显得十分迫切。为解决当今人类共同关注的资源与环境问题,近年来,许多知名企业高度重视资源保护、培植与再生,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实施提升绿色市场竞争力、寻求资源投资新方式、进军“资源替代”新领域等六大科技创新战略,追求科学发展,实现企业资源利用效率与效益最大化,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科技与企业》2006,(3):76-76
经济学界有关“中国制造业”、“世界工厂”、“世界制造中心”等论题的热烈讨论已经持续多年。然而,在探讨中国何时能够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学者都不得不面对中国制造业现实发展中遇到的一系列矛盾和深层次问题。实际上,中国制造业的迅猛发展与资源巨额消耗以及自然环境急剧恶化已经引起了世界的不安,以忽视环境为代价,以大量消耗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为优势的传统制造业走到了十字路口,中国制造业发展需要理性选择,中国制造业发展需要在国家层面的高度上重新进行战略定位。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秩序和经济格局急剧变化,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口与发展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重大问题。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正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可持续发展是指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诸要素协调并进、共同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而且这种发展在可预见的未来是可以持续下去的。达是一种“既满足当代需求但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自身需求能力的发展”。其中人口是总体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对于中国来说,这个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始于上世纪60年代后期。但正式提出这个概念,则是在1972年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世界环境保护大会上。“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含义是,使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和社会协调地、持续地不断发展,把发展的代价和负面效应减少到最低限度,使地球资源和环境不致遭到严重破坏,既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照顾子孙后代的利益,最终实现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的统一。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求“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全球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许多专家、学者以及国际组织都致力于研究解决这一问题,努力对资源与环境进行会计核算,并要求将这一核算纳入到各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提出,“要发掘更好的方法,用来计量自然资源的价值,以适应环境与经济一体化的核算体系。”可见资源环境的会计核算理论研究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6.
为了遏制环境的恶化,世界各国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消除污染、保护环境,使人口、环境、资源与经济协调发展.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大量的资源、环境事项要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并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7.
传统经济的发展总是伴随着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地球上有许多资源是不可再生的,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正式提出人类应该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给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捐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处理人口、环境、资源、生态与经济发展关系的伦理行到了公认,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环境审计渐渐兴起,并越来越受到发达国家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3月22日,在联合国确定的“世界水日“这一天.世界自然基金会再次发出警告,目前全球有10条河流面临着干涸的危险,其中包括我国的长江!早就有专家注意到,由于发展理念和经济增长方式造成了我国严峻的能源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有的学者甚至尖锐地指出:“中国经济的增长表现与中国企业的绩效表现形成剧烈的反差。”我国重要资源的产出效率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中国增加的资源能源消耗,相当一部分是对其他国家或地区资源消耗的“替代”。  相似文献   

9.
梁红军 《国土经济》2008,(11):64-66
20世纪以来,随着工业文明的繁荣,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一系列资源和生态环境危机,这集中体现在“全球问题”的加剧。生态文明是工业社会发展到新阶段必然出现的一种文明形态,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人类文明发展的最高阶段。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是要把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作为根本目标,真正实现我国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区域开发中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在现有发展环境中,人口、 资源、 环境都为社会发展服务,造成了人口、 资源、 环境与社会发展的非协调进行.在区域开发中PRED体系将是一个相互影响、 协调发展的过程,不应该是单独的或者服从的关系,处理好四者之间均衡关系,促进整个系统共同发展,建设一个社会经济发展、 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相协调的世界,实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就业》2010,(9):1-1
人口,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只有把人口基础数据搞准,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才能作出科学的决策,促进科学发展,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人口普查,是一项国情、国力、国势的综合调查,对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而言都很重要,更何况我们国家是人口数量世界第一大国,其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情况的“盘点”和“家底”的掌握,可谓不容轻视的第一国情和要务。  相似文献   

12.
世界经济在一个多世纪内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随着经济的增长,自然和环境资源浪费及恶化现象快速增多,因此现今世界各国研究都在考虑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资源耗用的关系,力求使自然环境资源问题能够得以量化并最终并人经济核算体系中去。其目的就在于引导经济在较低的自然和环境资源耗费条件下以较快的速度发展——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但很少有研究考虑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自然和环境资源耗用会出现恶化。本试图从心理及政治经济角度来思考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一、环境和发展要求--可持续性发展农业 由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各国农业发展水平的差异,加之在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面临的不同情况,21世纪世界农业发展仍将呈现多元化格局,不同的国情将产生不同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与模式.社会的发展和对人们消费提出的更高要求,迫使农业发展方式、类型必须跟上时代脉搏.  相似文献   

14.
汪光焘 《房地产导刊》2012,(10):35-37,34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人口大国。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达到51.27%。城镇人口为6.9亿人,“十二五”期间,预计每年新增城镇人口约2100万人。此外,我国每年有2.1亿农村人口在流动,7000万城市人口在流动。我们面临的是资源短缺、生态退化、污染严重等资源和环境问题,如何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是中国面临的长期挑战。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环境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以环境资源为主要内容的环境会计成为了协调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必然产物。政府管制是政府干预以保证经济平稳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对环境会计的实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对政府管制与环境会计相关特点进行探讨,以寻求政府管制实施与环境会计实施之间的协调。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28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令世人瞩目。然而,经济增长这“一枝独秀”也带来了高额的成本。在20世纪最后20年,中国以能源消耗翻一番支持了经济翻两番,资源、生态、环境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空前地胶结在一起;与此同时,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并不同步,农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地区差距继续扩大,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问题与GDP的增长出现了失衡,滞缓中国经济发展的进程。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以及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研究结果表明: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目标不能够孤立考虑。只有综合考虑所有因…  相似文献   

17.
《江苏企业管理》2011,(1):24-25
造船产业在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在消耗着资源、污染着环境。加快打造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和资源节约型“绿色造船”企业,是改变船舶制造业发展方式,缩短我国同世界造船发达国家之间差距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将发生重大变化。“欧美消费一中国制造”的全球经济增长模式正逐步改变,世界金融体系、国际产业链结构也将面临新的调整。同时,国内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强化,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将日益突出。在“十二五”期间,要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努力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六大“过度依赖”问题,实现经济协调、平稳、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近百年来,由于经济的迅猛发展,资源与环境遭到过度的开采与破坏。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对传统发展观念开始反思,到90年代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越来越受到重视。保护环境,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相似文献   

20.
发展绿色物流促进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静 《物流科技》2006,29(6):32-33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步加强和世界环境资源的日益紧张,构建与环境共生的绿色物流系统已是现代物流的必然发展方向,也是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就现代物流对环境和资源的消极影响及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在我国构建绿色物流体系的必要性及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