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一、问题的提出某中外合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BC公司)经营某高速公路项目。其控股股东控股的另外几个高速公路项目公司,对公路折旧均采用工作量法,而ABC公司对公路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ABC公司的控股股东为统一会计政策,使会计报表更加可比,要求ABC公司也采用工作量法对公路资产计提折旧。经董事会同意,并报财政部门备案后,自2003年起改为以工作量(车流量)法计提折旧,以中介机构预测的车流量为计提折旧的依据。对此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变更,其涉及的会计处理和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如下。二、折旧方法变更的会计处理方法选择 (一)是会计政策变更还是会计估计变更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事  相似文献   

2.
针对电力上市公司固定资产折旧对工作量法的运用情况,根据现实情况和行业特点分析电力公司采用或不采用工作量法的原因,并对工作量法的运用提出建议,使电力公司能加强折旧额的精准核算,帮助我国电力市场的规范化与透明化,落实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原则。  相似文献   

3.
赣州高速公路公司成立于2001年4月,是国有控股公司,主营高速公路项目投资建设、经营和管理,目前由赣州市国资委代表赣州市政府对公司进行监管。公司下设赣州赣康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江西寻全高速公路公司、江西赣益(润)公路开发公司以及赣定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分公司等控股子  相似文献   

4.
马建威  李薇益  黄文 《商业会计》2023,(3):47-51+63
文章以我国2015—2021年在A股上市的公司作为样本,通过实证方法就公司绩效对控股股东资金占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绩效发展水平不同,控股股东对公司资金的侵占程度也存在着较大差异。如果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较为良好,控股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数量也就越多,上市公司会出现“掏空”现象;如果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较为一般,控股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数量也就越少,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会更支持公司发展;如果上市公司经营业绩非常差时,控股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数量也就越多,使得上市公司出现掏空问题;上市公司为满足配股再融资所要求的条件,控股股东会降低侵占上市公司资金的水平,以便于对公司发展给予支持。  相似文献   

5.
构造控股股东代理行为模型,运用效用函数和Becker的威慑理论,研究控股股东的收益和损失,发现控股股东代理行为的发生与其持股比例大小呈同方向变动,控股股东代理行为被发现的概率以及控股股东代理行为被发现后所支付的成本,都与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存在一定函数关系。股权分置改革后,控股股东会更加重视公司股价的变动,因此,股权分置改革对控股股东代理行为的发生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的规定,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可选用的折旧方法有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年限平均法和工作量法称为普通折旧方法,为大多数企业所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称为加速折旧方法,我国税法对  相似文献   

7.
中小股东因存在持股比例较小、不熟悉法律法规等问题,在公司中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虽然各国商法大都承认同股同权,积极采用各种抵消控股股东对公司控制力的措施,但是实践中资本多数决策原则仍然影响着中小股东的利益及利益诉求的表达。文章通过总结我国公司法上对中小股东的界定及权利保护机制,分析控股股东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具体情形,通过研究我国立法沿革、参考域外先进立法,为我国未来完善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机制提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不断完善,高速公路企业的发展遇到了瓶颈。在传统高速公路的建设中,交通量低,成本低的路段已基本完工,大部分可建的路段不是很大。建设难度大成本较高的路段,在公路运营管理方面,公路运营收入无法弥补巨额的公路养护费用,而高速公路建设的任务仍然艰巨。高速公路折旧政策的特殊会计处理:收费还贷公路不折旧,也被学者所关注。  相似文献   

9.
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7~2009年的公司为样本,以控股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作为投资者保护水平的变量,对交叉上市、公司治理机构与投资者保护之间的关系的实证分析表明,交叉上市能够减少控股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提高投资者保护水平。投资者保护水平与控股股东较高的持股比例正相关,但与其他股东的持股比例负相关。国有性质的公司与控股股东占用资金正相关,不利于投资者保护。  相似文献   

10.
《财贸研究》2020,(5):77-96
以2007—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年报文本信息可读性的关系。研究发现,相比于没有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公司,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公司发布的年报文本信息可读性更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年报文本信息可读性的影响作用主要在业绩表现较差组、非国有企业组、股价崩盘风险较高组及控股股东影响能力较大组显著;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状态下,公司披露文本信息可读性较低的年报,虽然短期内股票收益相对较高,但长期来看股票收益率低于年报文本信息可读性较高的公司。研究结果表明,当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控制权转移风险增大时,其会策略性地干预公司的年报信息披露,降低年报文本信息的可读性,并最终对股票的长期表现造成损害。  相似文献   

11.
构造控股股东代理行为模型,运用效用函数和Becker的威慑理论,研究控股股东的收益和损失,发现控股股东代理行为的发生与其持股比例大小呈同方向变动,控股股东代理行为被发现的概率以及控股股东代理行为被发现后所支付的成本,都与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存在一定函数关系。股权分置改革后,控股股东会更加重视公司股价的变动,因此,股权分置改革对控股股东代理行为的发生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普遍的盈余管理行为对公司财务报告的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增加了企业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本文采用股东提案数量来衡量股东的积极主义行为,修正的Jones模型衡量盈余管理,实证分析了大机构投资者、股东积极主义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显示:股东提案数量与公司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大机构股东的控股比例与公司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独立审计委员会的存在会减弱股东提案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独立审计委员会的存在会减弱大机构股东控股比例与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这对我国股东积极主义行为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朱凤森 《商场现代化》2007,22(36):265-266
确立控股股东诚信义务制度,将有助于适当地调解控股股东和小股东之间或大股东与经营者之间所发生的矛盾及利益纠纷,对公司法制度完善和全面发展有积极影响,并且对我国经济的正常运行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界定了控股股东及其诚信义务,然后指出了控股股东对公司诚信义务的内容,最后提出了在判定公司诚信义务的标准。  相似文献   

14.
李淑铮 《商业会计》2023,(16):63-70
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股权高度集中等问题,控股股东掌握着企业重大经营决策权。控股股东进行股权质押这一行为,其背后动机的不同对企业费用粘性产生的影响也会存在差异。文章以2010—2020年我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费用粘性的关系,以及在不同质押资金投向下两者关系的差异性。研究发现,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比例与企业费用粘性呈线性负相关,说明控股股东在股权质押后产生的市值管理动机要大于其掏空动机。且这一关系在控股股东将质押资金投向被质押企业时更加明显。文章的研究从控股股东行为的视角解释了企业的成本费用管理,对完善公司治理机制以及监管部门制定相关政策都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1.补提以前年度折旧如何进行会计和纳税处理?【解答精要】财税字[1996]79号文规定,企业纳税年度内应计未计扣除项目,包括各类应计未计费用、应提未提折旧等,不得转以后年度补扣。如果纳税人在所得税申报期前发现少提折旧,可在纳税申报时,补计少提的折旧。如果在所  相似文献   

16.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寻求控制权私利所带来的对中小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是公司治理研究的热点。旨在通过梳理国内外控制权私利研究的文献,对控制权私利的概念、度量方法和影响因素进行回顾和评述,以期对关注控股股东行为的研究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2007~2017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多个大股东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当公司存在多个大股东时,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更低。在采用公司固定效应、倾向得分匹配以及双重差分分析等方法控制内生性问题以后,以上结论依然成立。细分产权性质后研究发现,其他大股东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的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非国有控股公司中。本研究为保证股权质押缓解融资约束的同时,预防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爆发风险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BOT模式下高速公路的特点,分析了BOT高速公路资产的确认问题,并在现有高速公路折旧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BOT高速公路资产,将政府授权的经营管理期限分为两个阶段,在两个阶段内分别采用车流量法和直线法的折旧方法。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通过各种"掏空行为"对中小股东的利益进行侵占的现象十分普遍,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公司治理研究的核心。文章主要是通过构建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来分析控股股东在实施利益侵占行为时会面临来自与其利益不一致的组织或个人的博弈行为,在此基础上探讨对控股股东的制衡机制,提出对控股股东利益侵占行为的治理举措。  相似文献   

20.
股权双轨制导致一个上市公司有两个主要股东,一是控制非流通股的“控股股东”;另一是拥有较大比例流通股份的“控市股东”。由于手中股份不能流通,控股股东不太关心股价;而控市情。在股权双轨制下,控股股东与控市股东只在配股或增发这个时点上,形成利益结合点,两类股东都希望股价高涨,以圈钱多多。控股股东与控市股东还有可能在一个时点上合谋,进行违规的幕后交易行为。控股股东以上市公司抵押从银行套钱,将资金注入二级市场。然后,控股股东编故事,控市股东制造各种包装题材或概念,两者共同炒股价,再用市场炒作的“赢利”补贴公司或个人。不仅如此。控股股东与控市股东的组合千变万化。其行为动机与结果因前提不同而各有不同,因此在股权双轨制下,建立中国上市公司行为的分析框架颇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