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浙江省余姚市是全省的重点商品粮基地之一,年承担国家粮食定购任务06亿公斤,粮食部门年粮油购销量在4亿公斤以上,全系统现有企业19个,职工3000余人(其中离退休700余人)。1997年,按照中央、省关于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我们先后在3家粮食商业企业尝试不同形式的粮农产销一体化改革。一、改革的动因长期以来,国有粮食行业承担着粮食流通主渠道的重任,但随着改革的深入,经营体制和机制与粮食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一是农民只顾种粮不顾市场,粮食结构性浪费较大,种粮效益降低;国有粮食部门虽然经营上有优…  相似文献   

2.
粮食购销“两头叫中间笑”现象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粮食购销“两头叫中间笑”现象透视杨文良自1984年实行定购制以来,粮食定购价总是低于市场价(详见附表),成为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和农村干群关系的首要政策性因素,也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1991年,中央确定了“分区决策,分省推进”的放开粮食购销价格的...  相似文献   

3.
十六大确立了我国今后一段时期经济体制改革八项任务和农村经济工作重点,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目标。如何贯彻十六大精神,深化新疆自治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一、新疆粮食回顾与反思新疆自1993年取消实行40多年的口粮定量供应办法、放开粮食销售和价格以后,又进行了一系列改革。1994年至1996年几次大幅度提高粮食收购价格,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连续多年粮食获得丰收,总量出现供大于求,商品周转库存峰值最高达到39亿公斤。由此出现“卖粮难”,市场粮价下跌,农民收入下降,国有…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岳池县同全国农村一样,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全县粮食总产量从1978年的3107万吨,增加到1998年的5312万吨,人均粮食占有量从1978年的320公斤提高到1998年的491公斤,增长了53%;农民年人均...  相似文献   

5.
1994年,国务院在全国建立粮食风险基金制度,几年的实践证明,粮食风险基金制度对于加强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稳定物价、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粮食风险基金在改革中也面临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如资金来源渠道窄,拨补范围广,粮食库存难核实,基金拨付难到位,  相似文献   

6.
一从经济意义上说,粮食问题就是财政问题。因为,粮食问题的解决都与财政承受力密切相关,如粮食储备制度、风险基金制度、保护价制度、平抑市场粮价等,都受到财力的制约。同样,为解决粮食问题而推行的以“三项政策、一项改革”为重点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也与财政密切相关。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政策,实际上就是财政能够安排多少财力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保护价水平的高低视财力状况而定,超过财力负担的保护价制度难以推行下去,或难以坚持。这几年,全国许多地方敞开收购都只做到 60%左右,除了仓容不足外,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  相似文献   

7.
我国伟大的改革开放事业已走过了30年的历程,我国的粮食工作也取得了世人瞩目的突出业绩。粮食生产实行了农民家庭联产承包制,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粮食总产由1978年的30476.5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501483万吨,人均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19公斤增加到2007年的381公斤(需要指出的是1996年-1999年人均每年都超过400公斤,  相似文献   

8.
《齐鲁粮食》2003,(3):4-6
我省是粮食生产和消费大省,多年以来,粮食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特别是1998年以来,全省各级粮食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粮食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不断深化以“三项政策、一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全省粮食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一是坚持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较好地保护了农民利益。1998—2002年五年累计收购粮食1000亿斤,顺价销售粮食960亿斤,购销量都是历史上最高的,基本做到了购销两旺、库存适量,增加了农民收入,保护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二是在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前提下,  相似文献   

9.
当盘点今年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时,“一号文件”、“农民增收”、“粮食增产”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三个关键词。今年以来,随着中央支持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的落实,农民种粮积极性开始恢复,春耕生产的高潮正在全国各地掀起,粮食种植面积有了恢复性增长。200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4306.5亿公斤,今年要确保粮食总产量达到4550亿公斤,就意味着一年要增产约250亿公斤,这样的增幅在我国粮食发展史上是罕见的。因此,在当前粮食生产有所恢复、形势喜人的情况下,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进一步充分认识千方百计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把…  相似文献   

10.
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现状、目标与思路唐仁健吴越一、粮食购销体制改革(一)发展阶段1979年以来,中国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大体分为四个阶段:一是1979~1984年,主要是逐步提高国家统派购粮食的计划收购价格,同时,适当缩小统派购粮食的数量,对农民超过统...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粮食购销体制向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加快,为了保护我国的粮食生产能力,增加对农民种粮的收入支持,从2002年起,有部分省(市)陆续出台了对农民种粮实行保护性生产补贴措施。对农民种粮实行保护性生产补贴是一项全新的工作,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探索。基于这样一种考虑,笔者对以下五个问题作些初步探讨。第一,关于建立粮食保护性生产补贴制度的认识问题。目前,人们对要不要建立粮食保护性生产补贴认识不一,有的认为,我国目前粮食供大于求,库存数量多,不需要再搞什么保护性生产补贴;有的则认为,保护主产区,非产区同…  相似文献   

12.
蒋萍 《齐鲁粮食》2003,(9):12-13
1994年粮食风险基金制度的建立,对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确保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粮食市场,促进社会稳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入世后WTO规则的基本要求,改革粮食购销体制,彻底改变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政企合一”性质,建立一个以市场调节为主、政府宏观控制为辅的粮食购销体制,实现粮食流通市场化,已成为改革和社会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3.
粮食生产和流通是关系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的一个重大问题。 2000年 11月初,我们对湖南省祁阳县的 4个镇及所属 10个村和 4个国有粮食企业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说明,粮价持续走低给该县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挫伤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多数被调查者反映如今种粮亏本。近几年,粮价持续下跌,尤其是在早籼稻全部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后,市场粮价更是急剧下跌,跌幅达 32%,而种粮成本却与原来持平。一些村干部和农民代表算了一笔账, 2000年早籼稻平均亩产在 400公斤左右,每亩收入为 280元。种…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以市场化为取向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不断取得新进展。粮食主销区和部分产销平衡地区、粮食主产省的非主产区逐步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实现了粮食购销市场化。国家对种粮农民的粮食收购保护政策重点集中到具有粮食种植优势的主要粮食生产区域。在这些地区,结合农村税费改革,对种粮为主的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的试点工作也取得了初步经验。随着改革的推进,一些深层次矛盾逐步凸现出来,引起了大家的议论和思考。一、几个需要妥善处理好的重要关系(一)农业结构调整与保护粮食主产区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关系。在我国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几乎所…  相似文献   

15.
一、加强粮食生产调控力度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有了很大发展 ,上了几个新台阶。 1984年和 1990年还先后出现了局部的“卖粮难” ,似乎我国粮食问题已经过关 ,不少地区对粮食生产有所放松 ,结果粮食价格与其他农产品价格剪刀差越拉越大 ,种粮效益低 ,挫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这一失误 ,影响到 1992年以后的改革 ,在条件还不成熟的情况下 ,急于把粮食全面推向市场 ,严重地影响了粮食工作的“三个稳定、两个平衡”的实现 ,而且还引发了 1993年冬波及全国大部分地区粮价暴涨风波。这个深刻教训 ,证明越是放开越要加强对粮食…  相似文献   

16.
粮食丰收,对稳定农村经济,繁荣农村市场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粮食丰收后,也遇到一些不可回避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粮食价位偏低,农民种粮经济效益较差,农民收效少,影响了种粮积极性;二是粮食部门销售困难、仓储紧张、亏损严重,亏损挂帐逐年增多;三是银行贷款逐年...  相似文献   

17.
2002慰问信     
《齐鲁粮食》2002,(1):1-1
2001年是进入新世纪、实施“十五”计划的第一年,全省各级粮食部门和广大粮食干部职工乘势前进,与时俱进,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各项粮食改革政策措施。按照省局年初提出的“一个深化、一个加快、二个加强、三个确保”的总体要求,以落实“三项政策、一项改革”为重点,继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坚持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农民出售余粮的要求,保护了农民的利益和种粮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国诸多省份对种粮农户“直补”试点的开展及我们沿海三市粮食购销市场的放开,全面的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正在稳步进行,粮食购销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粮食企业如何应对出现的新形势、新任务,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开创粮食经济的新局面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就该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与大家共同商榷。  相似文献   

19.
党的惠农政策全面落实,科学种粮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激发出农民极大的种粮积极性。与此同时,社会性的粮食损失浪费问题也日益严重起来。我们组织专门人员,对农村储粮情况进行专题调查,发现农村储粮损失和浪费的数量惊人,约占粮食总产量的6%左右,个别贫困县区高达9%。根据这一比例推算,全国农村储粮每年损失和浪费粮食160亿公斤左右。农村储粮现状种粮农民在田间收割粮食的时间,正值每年的高温时节,尤其是我国南方早稻收割季节,高温高湿,气候闷热,农民既要忙于抢割早稻,又要忙于抢插晚稻,必须在短时间内将粮食收割、集并、转运到居住地附近,经…  相似文献   

20.
一、几个需要妥善处理好的重要关系(一)农业结构调整与保护粮食主产区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关系。目前的问题在于,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往往忽视了保护粮食主产区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卖粮难”很可能向“收粮难”转变,给国家粮食有效供给带来安全隐患。因此,粮食主产区需要国家给予保护性政策,也特别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给予具体指导。在这些问题没有明确前,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粮食收购保护价制度不应当轻易取消,以切实保护粮食主产区种粮农民的利益。(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与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关系。原有粮食流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