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怀化地区属湘西南边远贫困山区,所辖12个县市中4个是省定贫困县,加上其他非贫困县中的贫困乡,全区贫困户已减少到尚有20万户、80万人。然而,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长期困扰着怀化地区各级领导和广大扶贫工作者,那就是部分贫困户好不容易越过温饱线走上脱贫路,时隔不久又重新回到贫困者的行列,重新沦为贫困户。近年来,怀化地区通常每年约有5万户、20万人左右摆脱贫困,而翌年又有1  相似文献   

2.
2020年我国取得了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2019年,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专著《武陵山农村贫困的形成机理与治理研究——以恩施州为例》,作者谭贤楚教授以恩施州为例,基于问卷数据和田野考察的实证研究方式,探讨了山区贫困人口的形成机理及治理机制,是一部研究山区农村贫困形成机理与治理的里程碑之作.该项研究一方面注重把握贫困研究的前沿理论,强调运用实证方法科学认识贫困问题及其成因;另一方面,有着极强的现实关怀,针对贫困问题治理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该项研究不仅为山区贫困问题提供了较好阐释,还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带来了积极启示.  相似文献   

3.
为建立精准防贫长效机制,巩固脱贫攻坚工作成果,大余县创新推行防贫保险项目,瞄准处于贫困边缘的非贫低收入户和人均收入不高不稳的非高标准脱贫户(简称“两非户”)两类临贫易贫重点人群,用改革的办法消除贫困存量,控制贫困增量。2019年,大余县“防贫保”发生赔款案件70件,赔款金额53.94万元,其中有42户非贫低收入户、28户非高标准脱贫户获得防贫保险金赔付,有效防止了“两非户”因病、因学、因灾致贫返贫。  相似文献   

4.
正宿迁市作为江苏省贫困面积最大、贫困人口最多、脱贫任务最重的地区,现在全市188个省定经济薄弱村集体收入全部超过18万元;20多万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年人均收入全部超过6000元,"两不愁三保障"更加巩固。宿迁市老促会在深为宿迁老区人民摆脱了贫困感到光荣和自豪的同时,也通过多层面的考察、走访、座谈,认为宿迁城乡差别依然存在,而且还有一些潜在的返贫致贫风险。  相似文献   

5.
湖南省武陵山区仍属于欠发达地区,至今没有摆脱贫穷、落后的局面,属于典型的连片特困地区,是全国7个特殊贫困类型地区之一。通过多年的扶贫开发努力,湖南武陵山区的贫困状况虽然得到了较大改善,但贫困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治理湖南武陵山区的贫困,必须在扶贫攻坚方式上实现创新,构建湖南推进武陵山区扶贫攻坚战略及政策。  相似文献   

6.
我来平利工作已6年,真切地见证了这个美丽山区的贫困现状,尤其是在全国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平利4.57万贫困群众成了压在我心头的巨石.如何让平利在这场战役中不拖腿掉队,如何加快全县脱贫攻坚步伐?我以包抓的贫困村切入,解剖麻雀. 去年8月,我第一次来到双杨村,偏远而贫困,全村有贫困户248户654人.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本文从武陵山区桑植县的实际情况出发,描述了武陵山区桑植县乡村旅游扶贫的现状,探讨了桑植县乡村旅游扶贫创新模式,并从加强旅游人才技能培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扶贫机制,优化金融机制、发展农村旅游产业链等方面探究了桑植县乡村旅游扶贫的策略深化。  相似文献   

8.
温州市经过十多年的努力 ,消除了贫困县、贫困乡 ,使230多万人摆脱了贫困 ,但还有530个行政村、4万多户、16万多人仍然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这部分人由于居住的环境较差 ,脱贫的难度很大。一些贫困山区名义上虽然脱了贫 ,实际上这种脱贫是低水平的、不稳定的 ,稍有“风浪” ,就会出现返贫。一些地方即使消灭了绝对贫困 ,但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在拉大 ,相对贫困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因此 ,要从根本上脱贫致富 ,必须有新的思路和举措。一、路在何方 ?温州山上有石头 ,但少有贵重矿产。被称为“三块石头”的叶腊石、辉绿岩和明矾石 ,由于品质、花色和市场因素 ,以及受开采条件的限制 ,其利用价值并不高。要依托山区矿产资源办工业 ,由于山区交通、信息、人才等因素的制约 ,难以参与市场竞争 ,而且不可避免带来环境污染 ,所以山区靠发展工业是难靠牢的。如泰顺县山区办起的陶瓷厂垮台了 ,苍南县小矾矿的污染“官司打到京”。温州山区有一个很大的优势 ,就是风景优美 ,气候宜人 ,旅游资源特别丰富 ,具体特点是景点广、门类多、品位高。温州地处东南沿海黄金海岸线的中段 ,依山傍海 ,拥有雁荡山 ,楠溪江两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乌岩、南麂两个...  相似文献   

9.
后扶贫时代,防止脱贫人口规模性返贫成为底线要求,对于曾是深度贫困且摘帽较晚的西部地区更是如此。基于当前反贫困领域的代表性成果,通过文献研读、实地调研和半结构式访谈等研究方法,从收入水平、收入波动和收入“水平-波动”3个维度对甘肃省甘南州X县183户脱贫家庭展开返贫风险评估。围绕政策、产业、医疗、保险4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巩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脱贫攻坚成果、完成整个5年过渡期“三农”工作的目标任务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0.
景丽  马少虎 《发展》2007,(11):35-36
尽管甘肃省的扶贫开发工作已有起色,但贫困问题在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将继续存在,扶贫开发工作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目前,全省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科技文化落后,自我发展能力低,返贫率也高.  相似文献   

11.
一、返贫已成为影响吕梁脱贫的主要障碍 1994年,国家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时,吕梁地区共有9个贫困县、128个贫困乡镇、2647个贫困村、113.1万贫困人口,占到山西省380万贫困人口总数的29%,是全省最贫困的地区,因而被山西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从多方面给予重点扶持。通过几年努力,吕梁地区扶贫  相似文献   

12.
由于山区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问题值得重视.一是市场经济竞争性与山区经济求稳性的矛盾.在竞争这个无情的市场法则面前,不论是发达地区还是落后地区,平原还是山区,要想求发展,都必须接受它的考验和选择.芷江地处偏远,经济发展水平低.客观上缺乏与发达地区竞争的物质、技术和市场条件,加之长期受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影响,多数人思想保守、求稳怕乱、怕冒风险,不敢冲出大山沟、走进大市场,缺乏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这就造成山区县域经济的活力不强、发展不快.二是市场经济开放性与山区县域经济封闭性的矛盾.市场经济打破了国界和区域、行业、民族的界限;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其开放程度就越高.没有开放,就没有发展.影响山区县域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致命原因,就是闭关自守.人们受信息、交通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往往视野狭窄,眼光短  相似文献   

13.
“一山未了一山迎,百里都无半里平”,位于秦巴特困片区的镇安县,山大沟深,经济薄弱,形成了点多面广程度深的贫困.全县有96个贫困村,5.77万贫困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1/5,减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 2016年以来,镇安转移重心、靶向施策,向贫困发动“全面战争”,打响了“三带四联”、移民搬迁、产业增收等“三大战役”,实现6515户2.35万名贫困群众实现了脱贫.  相似文献   

14.
大余县通过17项举措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解决当前脱贫攻坚重点难点工作。“四项举措”化解致贫返贫风险。落实“两不愁三保障”政策,在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全过程,全面落实精准扶贫政策措施,筑牢贫困群众稳定脱贫防线。对因疫情影响出现返贫和新发生的贫困人口,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因户因人精准施策、及时帮扶,严防疫情影响稳定脱贫。  相似文献   

15.
2004年9月22日-27日,科技部主办的科技扶贫15年交流暨总结会在陕西召开。这是与贫困长期斗争中的一次重要的交流与反思。 多年来,中国政府为扶贫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功--解决了2.2亿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使贫困发生率从30.7%下降到3%。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能够完成1994年确定的在2000年基本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工作任务,而且在2003年反而增加了80万贫困人口。 目前,中国仍然有低于绝对贫困标准的人口近3000万。此外,还有近6000万的人口没有实现稳定脱贫,遭到天灾人祸,他们最容易重新返贫。 如何使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和大规模返贫现象不再发生,是中国扶贫机制面临的巨大挑战。脱贫和返贫的背后,留给人们的是深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贫困作为制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精准扶贫"思想的指导下,平均每年超过1000万人脱贫,扶贫成效显著。但是,由于注重原生贫困问题的解决而忽视了再生贫困问题(即"返贫"问题),返贫现象频发,出现了断血式返贫、传递式返贫、转移式返贫等返贫多发现象,成为"精准扶贫"战略实施中的"夹生饭"。文章以当前扶贫攻坚战略实施中的返贫现象为研究出发点,通过透析返贫问题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完善当前"精准扶贫"保障体系,为阻断贫困人口返贫通道,更好实现"精准脱贫",进而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质量目标实现提供政策支持和学理支撑。  相似文献   

17.
“五沟六梁十二面坡,中间隔了一条河.”蛰伏在秦巴山区的流溪沟村,沟壑纵横,村民深陷贫困.宁强县巨亭镇党委书记陆翌说:“流溪沟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土地贫瘠、信息闭塞,是全镇脱贫最难啃的骨头.” 寒暑交替,干部村民经过多年坚韧奋斗,因地制宜依托小庭院产业,全村剩下的90户350个贫困人口终于在2016年底达到了省脱贫标准.流溪沟村的脱贫,是宁强县咬住脱贫攻坚不放松奋斗史的缩影.  相似文献   

18.
正近五年来,陕西省按照中央有关革命老区建设的文件精神,以脱贫攻坚统揽老区建设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以精准产业振兴、夯实基础设施、改善生态环境、发展民生事业、传承红色基因、老促会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助力扶贫攻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19年5月,延安市率先在全国老区中实现整体脱贫。当前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一)返贫致贫风险较大,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任务艰巨。经过多年的扶持,革命老区的贫困人口已摆脱了绝对贫困,但仍有相当部分在边远山区,  相似文献   

19.
罗乐  文卫  梁蓉 《老区建设》2010,(22):14-16
国内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一种趋势。本文以贵州省铜仁地区松桃县野猪特种养殖示范基地为例,分析武陵山区如何坚持以本地区资源优势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培育地区产业簇群,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和产品,创建武陵山区经济共同体,逐步形成具有区域优势的特色经济,实现武陵山区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对武陵山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作为全国移民(脱贫)搬迁工作的决策地和发源地,我省于2011年正式启动实施规模浩大的陕南地区避灾移民搬迁工程、陕北白于山区扶贫移民搬迁工程.持续至今,前者搬迁达60万户、240万人,后者涉及人数约40万.2014年,涉及约100万搬迁对象的关中秦岭北麓和渭北旱塬地区移民搬迁工程也启动实施.至此,有计划、有组织的移民搬迁工程已覆盖到三大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