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一、浸洗法 ①漂白粉100克,食盐75克,90%晶体敌百虫3克,溶于12.5千克水中,浸洗鱼体3分钟,可治疗鱼体表孢子虫病。②漂白粉10克/立方水,硫酸铜8克/立方水,分别溶解后混合,在水温15℃时浸洗鱼种20-30分钟,预防烂鳃、赤皮、车轮虫、斜管虫、隐鞭虫、口丝虫等鱼病。③硫酸铜500克/立方水和醋酸500克/立方水混合,浸洗1—2分钟鱼体,可杀灭小瓜虫等原虫。  相似文献   

2.
<正> 用药液进行鱼体消毒,是投放鱼种时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是积极预防鱼病、提高养殖鱼类成活率的有效措施。下面介绍生产上常用的几种消毒药液的配制与作用。 1、漂白粉药液:按每100千克水用漂白粉1克的用量配制而成。在水温10—15℃时,浸洗鱼体15—30分钟,可杀死鱼体上的致病菌,对预防细菌性病有较好的作用。 2、硫酸铜药液:按0.8克硫酸铜溶于100千克水的用量配制。在水温15℃以下时,浸洗鱼体20—30分钟,可杀死鳃隐鞭虫、  相似文献   

3.
冬放鱼种消毒一般采用药液浸洗法,即将鱼放在较高浓度的药液里,经过适当时间的浸洗,将鱼体表的病原体杀死。常用消毒药物的浸洗浓度和时间如下:#、漂白粉每立方米水体加入#$克漂白粉+含氯-$),,搅拌均匀后放入鱼种浸洗。当水温在#$%#&.时浸洗"$%-$分钟,可防治细菌性皮肤病和鳃病。"、硫酸铜每立方米用药(克,水温#$%#&.时浸洗"$%-$分钟,可防治车轮虫、斜管虫、杯体虫、鳃隐鞭虫、口丝虫等。-、漂白粉和硫酸铜合剂每立方米水体用漂白粉#$克和硫酸铜(克,浸洗"$%-$分钟。该方法除了能防治细菌性皮肤病和鳃病外,还能防治由原生动物引起…  相似文献   

4.
<正> 1.赤皮病 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鳞片脱落,特别是鱼的两侧及腹部最为明显,鳍茎充血,鳍条末端腐烂,病鱼还伴有肠道发炎及烂鳃症状。 防治方法:在鱼的放养及捕捞过程中应小心仔细,避免鱼体受伤;也可在鱼种放养前用10g/米~3的漂白粉浸洗鱼体20分钟左右,或用10—20g/m~3的土霉素浸洗20—30分钟,还可内服暴平药饵,外用10g/米~3的漂白粉全池泼洒。  相似文献   

5.
<正> 泥鳅素有“天上斑鸠、地下泥鳅”之美称,这正是其价值上扬的主要原因。然而,一些养殖户对其发病却一筹莫展,今介绍泥鳅常见病害的识别与防治,以供养殖户参考: 1、水霉病由水霉、腐霉等真菌感染所致。鳅卵在孵化过程中易感染。防治:①鳅卵防治用6.6ppm浓度碱性绿浸洗10—15分钟,连续二天。②也可用440ppm的食盐加400ppm小苏打浸洗1小时。病鳅治疗:①用0.1—0.15ppm浓度的碱性绿全池泼洒。②用0.3%食盐溶液浸洗5—10分钟。  相似文献   

6.
一、清池消毒药物生石灰:干水清塘,塘里留水6厘米—9厘米,每亩用生石灰50公斤—60公斤,溶化不待冷却全池泼洒,也可直接将灰粉撒入。在排水条件不佳的情况下,可带水清塘消毒,每亩用生石灰125公斤—150公斤,7天—10天即可放鱼。漂白粉:干水清塘消毒,塘水6厘米—9厘米,每亩用漂白粉5公斤—7.5公斤。带水清塘,每亩用漂白粉13.5公斤,3天后即可放鱼。氨水:池水深6厘米—9厘米,泼洒氨水50公斤—75公斤,1天—2天放水进池,2天后即可放鱼。二、杀灭体外寄生虫药物硝酸亚汞溶液:病鱼用每立方米水含2克的硝酸亚汞溶液浸洗2小时—3小时,全池泼洒时每立  相似文献   

7.
<正> 一、温室的准备与消毒: 1、若是新建池需先用清水浸泡1—2周,最好泼洒一定的醋或草酸以消除水泥池的碱质;然后用20-30ppm漂白粉浸泡1-2周。若是老温室则先用20-30ppm漂白粉浸泡1-2周,然后用生石灰50-100ppm浸泡1-2周即可。  相似文献   

8.
<正> ④用呋喃唑酮20ppm浸洗:与前述鳖体消毒相同。每天浸洗1次,连续浸洗3次作治疗。 ⑤用呋喃唑酮1.5ppm~2.5ppm全池遗洒:治疗比预防浓度加大,最好先浸洗,再用呋喃唑酮全池遗洒,效果更为显著。 ⑥ 用红霉素1.5ppm~2.5ppm全池遗洒:通常在泼洒药物以前,先将病鳖池的水质调节到PH7.5左右,红霉素才能显效。发病早期用1.5ppm浓度较宜。 ⑦用“白点灵”防治:用2ppm~4ppm浓度全池遗洒,连续用药3天。再用此药拌饲料内服,每50公斤雅鳖每天用药粉1克~2克,连续用药5天~7天。  相似文献   

9.
<正> 1、鱼种放养时间 春季只要水温达到8℃—10℃时即可进行放种,这时鱼种活动力弱,鳞片紧,拦网、运输、下池鱼体不易受伤,成活率高。这样可以使鱼种尽早适应池塘的环境,尽早开食,尽快进入生长期,养成大规格鱼。另外,鱼种下塘前用3%-5%的食盐水或用1-2ppm的漂白粉溶液浸洗  相似文献   

10.
<正> 一、体外鱼病的预防一般采用定期用药遗洒鱼池。1.漂白粉:在细菌性鱼病流行性季节,每半月泼洒一次,使池水呈1ppm 浓度。2.生石灰水:为了改良水质,杀灭水中致病菌,每亩水深1米施放15—20公斤生石灰,有防病和治病效果。3.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预防寄生性鱼病,如鳃隐鞭虫病、口丝虫病、斜管虫病和中  相似文献   

11.
一看水温用药。水温是影响化学物质反应速度的重要条件之一。一般情况下 ,温度低 ,药效弱 ;温度高 ,药效强。温度相差 1℃ ,其反应速度约相差一倍。一年四季中 ,鱼池的水温差距很大 ,如果治疗鱼病时 ,不管水温高低 ,采用同样的用药量 ,那就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如用硫酸铜治疗口丝虫病 ,夏季只需 0 .5ppm浓度 ,而冬季则需 1 .4ppm浓度。如果将冬季用药浓度用于夏季 ,将会产生药害事故。又如用 1 0ppm浓度漂白粉浸洗鱼种 ,在水温 1 0℃~ 1 5℃时 ,浸洗 2 0~ 30分钟。在水温 1 5℃~ 2 0℃时 ,浸洗只需 1 5~ 2 0分钟。这种浸洗时间…  相似文献   

12.
<正> 浸洗法又称药浴法,就是将鱼类集中于较小水体中,以较高浓度的药液,经过适当时间的浸洗(时间的长短,随鱼体大小、体质强弱、药物浓度、水沮高低等情况而定),将鱼体表和鳃部寄生虫、细菌等病原体杀死。多年来的实践证明,鱼种下塘(网箱)时,进行一次严格的药物浸洗,是获取高产、高效一必行的技术工作。现将几种药物浸洗法介绍如下: 1、高锰酸钾浸洗法:浓度为20ppm,  相似文献   

13.
防治鱼病的方针是“预防为主,积极治疗”。若在鱼种放养前对鱼体进行药浴,就可有效预防疾病。一、常用消毒药物1.高锰酸钾药液用浓度为10~20ppm 的高锰酸钾溶液药浴10~30分钟。可杀灭鱼体表及鳃上的细菌、原虫和单殖吸虫等,但不能杀死形成胞囊的孢子虫。药液宜现配现用,且药液用水应选用含有机质较少的清水,背光进行药浴。2.漂白粉药液含有效氯30%、浓度为10~20ppm 漂  相似文献   

14.
<正> 网箱养殖鳜鱼具有生长快、风险小等优点,深受广大养殖户的喜爱。养殖鳜鱼春季后严格把好以下“四关”: 一、把好消毒关 1、网箱消毒:旧网箱下水前应在烈日下曝晒2小时,进行日光消毒。也可用20%左右的食盐水浸泡2小时时或2ppm的漂白粉溶液浸泡30分钟等常规的化学药物消毒。 2、入箱前鳜鱼苗及饵料鱼的消毒:鳜鱼苗及饵料鱼入箱前应用2%-4%的食盐水药浴15分钟。  相似文献   

15.
<正> 中草药液消毒鱼体安全可靠,防病效果良好。 1、大黄 捣碎,加适量水,煮沸10—15分钟,取其药液配成10%浓度的溶液,浸洗鱼体5分钟。 2、枫树叶 每百公斤鱼种用枫树叶1000克,铁苋菜4000克,加水煎汁,取其药液配成5%的浓度的溶液,浸洗鱼种5—10分钟。 3、大蒜 每百公斤鱼用蒜头1公斤或鲜  相似文献   

16.
<正> ①池鱼有气泡病时,每亩水深0.7米用0.6公斤食盐水溶液向浮有病鱼水面均匀泼洒,一般几小时内便可见效。②用2.5%食盐溶液浸洗患有口丝虫病的鱼20分钟即可。③用4%的食盐水浸洗患有水霉病的鱼5分钟即可。④用10%的食盐水擦洗患有赤皮病的鱼,或用2.5%的食盐水浸洗15分钟。⑤用2.1%食盐水与3%小苏打混合液浸洗鱼10分钟,可治竖鳞病。⑥每  相似文献   

17.
<正> 夏秋之际,高温炎热,有时气温高达37℃—38℃。一般按照常规的方法防治鱼病,其效果不明显,甚至引起大批鱼死亡。现将高温防治鱼病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1、鱼塘平均水深不到80厘米,水温在30℃以上,防治鱼病慎用全池泼洒,因为在化学反应中,温度每上升1℃,药物反应速效加快1倍,每上升10℃,其毒性会增加2—3倍。 2、漂白粉、硫酸铜、敌百虫均不能与生石灰同时施用。因酸碱中和,疗效减弱。敌百虫与碱  相似文献   

18.
<正> 1、池塘“五改”。即小改大,浅改深.死(水)改活(水),漏(水)改保(水);抢(险)改防(洪)。有条件,可新建高产鱼塘。2、清塘消毒。宜在晴天进行,①干法(留水10厘米),每667m~2用生石灰80—100公斤。或用含有30%的漂内粉4—5公斤。②带水(留水1米),每667m~2用生石灰150公斤,或用含氯30%的漂白粉12—13公斤。将生石灰或漂白粉加水溶化,均匀泼洒。清塘7天后,方可放鱼。  相似文献   

19.
我县梅林镇陈某,一口3亩鱼塘,2004年3月20日放养16—20cm草鱼种2100尾,5月6日后开始出现死亡,以后每天死鱼20—30尾。病鱼特征:鱼体乌黑,病鱼行动缓慢,独游不吃食,鱼体肉眼可见少数虫体,鳃丝腐烂带泥,轻压腹部有黄色粘液从肛门流出。后用药:①敌百虫1ppm全池遍洒;②连续两天1ppm漂白粉全池遍洒与内服杀菌药物三病宁,第四天死鱼减少,鱼病基本得到控制。分析原因主要没过以下五大关:一、清塘消毒关:该塘5—6年没有清除过塘泥,塘泥20—30cm厚,鱼种放养前池塘消毒不彻底。二、鱼种消毒关:年初,干旱少雨,鱼种放养晚,水温高,鱼种拉网、运输过程损…  相似文献   

20.
<正>食盐也称氯化钠,在水产养殖中常被用作消毒、杀菌或杀虫。其具有来源广、价格便宜、使用方便、疗效较好、无副作用等优点。下面把食盐在鱼病防治中的应用方法介绍如下:1.鱼种投放前,用3%-5%的食盐浸洗10-20分钟,可防治寄生虫疾病、细菌性疾病和真菌性疾病,浸洗时间随水温高低而定。2.亲鱼发生肤霉病时,用7%的食盐水,在水温15℃时浸洗病鱼10-15分钟或用400mg/L小苏打和400mg/L食盐混合剂浸洗病鱼30分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