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发展,池塘养殖密度在不断增大,对水体的投入也在增加,当水体超过负载能力时,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和水体环境恶化,在富营养化水体中,浮游植物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养殖水平的不断提高,养殖密度的不断加大,对池塘的投入也在不断地增加,水体的负载大都达到或超过饱和程度,进而使水体的理化条件不断恶化。水体中的氨氮、亚硝态氮(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大量产生,致使养殖鱼类容易中毒死亡,往往给养殖户带来比较惨重的损失。亚硝酸盐是广泛存在于水体中的一种物质,是水体氮循环的产物之一。亚硝酸盐要在水体中完全不存在是不可能  相似文献   

3.
<正>山区小池塘流水养殖草鱼技术,是一种利用山区自然水源使养殖池塘水体不断流动交换,从而使池塘水体始终保持较高的溶氧量,增加单位水体放养量,促进鱼类新陈代谢  相似文献   

4.
<正>对养殖水体超过1.8米的池塘来说,养殖风险相对容易控制,而对于养殖水体低于1.5米浅水池塘来说,想得到高产高效就没有那么得心应手了。湖北省孝感市朱湖农场的胡云明有一个50亩鱼塘,水深1.4米,水体70亩米。每年到了6月份是养殖烦恼不断,鱼病频繁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集约化养殖水平的不断提高,养殖密度的不断加大,对池塘的投入也在不断地增加,水体负载大都达到或超过饱和程度,进而使水体的理化条件不断恶化,水体的氨氮、亚硝态氮等有毒有害物质大量产生,致使水产养殖动物容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养殖水平的不断提高,养殖密度的不断加大以及现在整个环境水源条件的不断恶化,养殖水体的总体情况是不断变坏,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亚硝酸盐和氨氮等有毒物质的产生,本文着重对亚硝酸盐的危害,产生过程以及解决办法做一个浅述。  相似文献   

7.
《渔业致富指南》2012,(17):31-33
<正>罗非鱼集约化养殖方兴未艾。但是集约化养殖也逐渐带来一些问题,不少养殖户因片面追求产量,不断向养殖水体投放过多的饲料及肥料等,使水质不断恶化,鱼类生存环境每况逾下,时常发生大量死鱼以及因卫生问题遭遇市场壁  相似文献   

8.
随着集约化养殖水平的不断提高,养殖密度的不断加大,对池塘的投入也在不断地增加,水体负载大都达到或超过饱和程度,进而使水体的理化条件不断恶化,水体的氨氮、亚硝态氮等有毒有害物质大量产生,致使水产养殖动物容易生病甚至中毒死亡,往往会造成较大的损失。根据笔者多年实践经验,加强水质和底质的调控,能有效预防亚硝酸盐含量过高。  相似文献   

9.
<正>在养殖水体中,施肥、投饵早已成为常态的养殖方式,外来含氮物质的大量投入使养殖水体中常常形成氮积累或氮污染。相对而言,养殖水体中磷常常成为浮游植物的限制性营养元素,各类养殖水体常常因为氮污染而使得养殖水体中氮循环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集约化养殖模式的推广,水产养殖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然而,由于高密度养殖、投喂频率增加、消毒剂和药物的滥用以及不适当的管理方法等等,使养殖水体的污染程度不断加剧,  相似文献   

11.
<正>春季到来,冬季北方气温相对较低,养殖鱼类经过了一个寒冷又漫长的越冬期。越冬期间,养殖鱼类摄食量很小,仅依靠体内储存的营养物质维持生存,因此刚过越冬期的鱼类身体较为虚弱。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养殖水体水温也渐渐升高,养殖水体中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种类及数量,酸碱度,溶解氧等环境指标,都在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由于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水产养殖环境的恶化程度也越来越高,除了水体溶氧不足引起的鱼类浮头外,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等理化因子浓度过高也会引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水产养殖规模化、集约化的程度的不断提高,养殖动物放养密度的不断增大,导致水产养殖动物的疾病暴发频率越来越高,病情越来越复杂,有的甚至达到难以控制的地步。利用安全、高效的消毒剂来杀灭水体中和养殖动物体表的病原体,以此切断病原体的传播是控制水产动物疾病的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水产养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养殖水体污染状况日趋严重。水产动物病害增多,又使用大量抗生素进行治疗,不但使水体造成更大污染,也直接影响到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在  相似文献   

15.
<正>山区小池塘自然流水养鱼是一种利用山区自然水源使养殖池塘水体不断流动交换,从而使池塘水体始终保持较高的溶氧量,增加单位水体放养量,促进鱼类新陈代射和摄食生长,提高单位水体鱼产量的一种集约化养殖方式。该养殖方式立足发挥山区丰富的水资源和青饲料资源优势,以放养草食性鱼类(草鱼为  相似文献   

16.
<正>1.树立生态养殖观念,重视水环境保护,防止池塘水体因人为导致水质下降。在当前自然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要树立环境保护意识,重视水生态理念,采取各种措施防治池塘等自然水体受到人为因素的破坏,确保水质安全,发展高效、健康、可持续的生态水产养殖业,提升池塘水产养殖的综合效  相似文献   

17.
<正>流水养鱼就是在不断地流动着的水体里进行鱼类的养殖。流水养鱼的特点是水体面积小、放养密度大、强度投饲和单位产量高,是一种高度集约化的养殖方式。一、水库坝外自流水养鱼的基本条件(一)地形条件:建池地点应选择引水方便,水量丰富,  相似文献   

18.
<正>目前乌鳢的池塘养殖尽管发展迅速,但养殖技术并不成熟,笔者在入户指导中发现,有不少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因片面追求高产,不断向养殖水体投放过多的饵料、肥料等,这样不但使养殖成本日益过高,且会使水质恶化,影响乌鳢的生长,最终导致养殖效益降低。  相似文献   

19.
<正>节水渔业是指使养殖过程中的养殖水体尽量减少大容量的更换而仅添加被蒸发的养殖用水量,同时使养殖水体中的生态系统处  相似文献   

20.
<正>为了满足各类水产品的养殖要求,使养殖水体达到或保持养殖用水水质的标准,往往需要对水体中的悬浮物、有机物、敌害生物、致病微生物以及其他有害物质进行严格控制或有效去除。养殖水体的设施化处理技术包括源水处理、养殖排放水处理、池塘原位水体净化等方面,养殖场可以针对自身的具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