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池塘水体增氧方式主要有化学增氧、机械增氧、生物增氧等几种方式,现将其增氧效果介绍如下:一、几种增氧方式的原理及使用方法1、化学增氧。主要是人为向养殖水体中投放一些化学制剂,其遇水后在水中发生化学作用释放氧气,从而提高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化学增氧剂一般为过氧碳酸钠、过氧酰胺、过氧化钙、过氧化氢和过氧二硫铵中的任一种,增氧是其最主要和最基本的功效。在生产实践中的使用量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在通  相似文献   

2.
《渔业致富指南》2001,(11):59-59
<正> 在水产养殖中,溶氧的管理是水质管理的中心环节,其动态与变化规律是否符合养殖对象的要求直接关系到生产的成败。长期以来,水产科技工作者针对鱼池增氧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化学增氧、生物增氧与机械增氧等方面取得许多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其中化学增氧具有适用范围广、见效快、效果好、操作方便等优点受到许多生产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3.
过碳酸酰铵(Perurea)又名过氧化尿素,它属于超氧化物(Superuxdizingpotential),它能形成氧化力甚强的自由羟基及活性氧衍生物。在其分解过程中释放出异常活泼的新生态氧,不仅其性质温和、持续时间长而且还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并可进入微生物的细胞膜和原生质内氧化消毒,是当今国际药物界首选的一种优良增氧剂和消毒剂。  相似文献   

4.
<正> 黄鳝适宜在水质清新、溶氧充足的水体中生活,要求水体溶氧量大于2mg/L。低溶氧会降低黄鳝生长发育速度,降低饵料转化利用率,严重时会引起黄鳝泛塘而死。因此,黄鳝养殖池水体增氧对提高黄鳝养殖成活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 鱼类是靠吸取溶解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的,当水体中溶氧充足时,鱼类摄食旺盛,生长增快,饵料系数降低,反之,则会引起生长困难,乃至浮头和死鱼。增加水中溶氧的方法常用的有生物增氧法、化学增氧法和机械增氧法。“富强牌”负压式增氧机即为机械增氧,我们对其增氧效果进行了研  相似文献   

6.
水产养殖水底溶氧的作用及底层增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养殖水体溶氧的作用和意义不可谓不大,可是,我们讲增氧,通常的措施是增加表层或中上层溶氧,而对底层增氧关注比较少,其实,底层溶氧的作用也非常重要,在增氧方法上应当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7.
养殖水体增氧机理与微孔管器水下曝气增氧技术(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水体溶解氧是好氧水生生物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水体溶氧多少,对水质、水产养殖业非常重要。为了提高养殖水体增氧效果,许多地方正在推广微孔管器水下曝气增氧技术。本文针对推广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就微孔管器水下曝气增氧的优点和效果、水体增氧的机理及对水质的影响、微孔管器水下曝气增氧技术进行粗略的研究与介绍,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 一、生物增氧生物增氧是利用冰下水体中适应低温,低光照的浮游植物,创造条件促使其繁殖生长,进行光和作用产氧,以补充越冬池的氧量。这是一种对越冬池冬季生态系统的科学利用,也是静水越冬池最经济、最简单有效的补氧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 近来许多地区不断报道由于断电导致鱼池翻塘死鱼,有的是因耗电猛增造成跳闸停电,使机械增氧设备无法工作,引起鱼池缺氧而泛池。渔区的用电(特别是有些边远鱼塘)一直有许多制约因素,非常容易断电。一旦发生翻塘死鱼,使专业户的一年辛苦化为乌有。  相似文献   

10.
<正>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摸清了养鱼水体中产氧与耗氧间的相互关系,总结出了一套越冬期间利用生物增氧的技术。首先要着眼于增氧因素。决定冰下水体浮游植物产氧能力的因素主要是光照、温度、营养盐、二氧化碳、浮游植物的数量和种群结构,以及制约浮游植物的生物因子或其他化学因子。在冰下水体中消耗溶氧除鱼类呼吸外,还有浮游动物、各种水生生物的呼吸和底泥中  相似文献   

11.
青虾养殖使用微孔增氧技术与机械增氧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微孔增氧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增氧新技术。虽然微孔增氧造价高于一般机械增氧,却能够使水体底层溶氧丰富均衡。多用于鱼、虾、蟹类养殖。为了将此项技术引进到"优质高效青虾池塘养殖示范项目"中,为发挥我县2010年渔业科技入户示范推广功  相似文献   

12.
<正>充气增氧,就是当越冬水体发生缺氧时,用气泵(空气压缩机)将含氧气较高的空气充入到越冬水体中,从而改变水体中的缺氧状况的一种增氧方法。  相似文献   

13.
<正>微孔管底层曝气增氧技术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一项水产增氧技术,目前在沿海的一些地方应用已经较为成熟。这一系统增氧的独特性,是利用充气设备,通过铺设在池塘底部的充气管对池塘水体充气,快速消除水体跃层,充分改善池塘水体尤其是池塘底层水体低溶解氧水平,优化养殖水体环境,降低养殖动  相似文献   

14.
微孔管道增氧在幼蟹生态培育技术上的应用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为更好地探明微孔管道增氧对幼蟹培育的影响,尤其是对水体溶氧及理化因子的影响,本实验在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金新河蟹苗种培育基地对微孔管道增氧在幼蟹生态培育技术上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通过监测水体溶氧,对水体pH、氨氮、亚硝酸盐进行检测等,总结出微孔管道增氧在幼蟹生态培育上的应用技术,以求达到高产、高效、生态的目的,为全区及周边省市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5.
<正> 水中溶氧是鱼类生存和生长的重要环境条件。养鱼池塘,水中溶氧的多少是水质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溶氧从多方面影响到池中鱼类和池塘的鱼产量。了解池塘水体溶氧的来龙去脉及其分布变化规律,对指导渔业生产会有积极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正>水体溶氧量直接影响着水产动物的生存、生长、发育。因此,保证水体溶氧水平才能保证养殖动物最大限度利用饲料,充分生长。选择合理的增氧机械是提高劳动生产  相似文献   

17.
<正>为了探索南美白对虾在较高密度下的高效节能养殖模式,进一步提升养殖效益,我们近几年在博兴县乔庄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进行了传统增氧与池底微孔增氧结合高效养殖南美白对虾技术试验,收到良好的效果。试验表明,采用池底微孔增氧与传统叶轮式增氧结合养殖南美白对虾,既有效解决了养殖池塘池底贫氧的问题,又解决了高密度下单一池底微孔增氧水体溶氧不足的弊端,有效改善养殖水体环境和池底环境。现将  相似文献   

18.
<正> 太原畅鑫通水族设备有限公司与山西省农科院特种鱼类研究所科研人员通力合作,为解决高密度集约化水产养殖和活鱼储运的水体缺氧问题,开发研制了纳米纯氧增氧石。目前该产品已批量上市,深受用户的青睐和欢迎。该  相似文献   

19.
<正> 当前水产养殖的病害问题,已成为制约水产养殖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为了防治疾病,用药量不断加大,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不仅使病菌产生耐药性,同时给人类带来一定的危害。而虾产品规格小,肉质差,达不到出口的要求,达不到高产、高效的目的,另外由于种苗质量的明显下降,也严重影响了养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东北地区,冬季气候寒冷,养殖水体结冰厚,封冰期长,封冰期一般为100多天,所以冬季鱼类常因缺氧而造成大量死亡,同时也成为淡水养殖中一个重要问题:为此简单介绍几种“生物增氧”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