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河蟹湖塘生态养殖技术就是根据河蟹的生物学特性,应用生态学原理指导河蟹养殖生产,种植水草(选择水草丰富的湖塘)为河蟹生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养殖期间应用生物制剂改善水体环境、增加河蟹抗病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病害的发生,使养成的商品蟹个体大、无  相似文献   

2.
正笔者结合宿迁及周边地区养殖实际,总结出几种泥鳅混套立体高效种养模式,以供养殖户参考借鉴。一、泥鳅与河蟹混养1.池塘条件蟹池面积10~30亩。冬季晒塘后,每亩用生石灰150kg,全池泼洒消毒。清塘后20天,进水20~30cm,种植伊乐藻、轮叶黑藻、苦草等复合型水草,种植面积达到池塘养殖面积的50%左右。2.苗种放养与管理2-4月份,每亩投放螺蛳  相似文献   

3.
<正> 夏秋二季,是河蟹养殖生长的旺季,但也是容易受病害致死的时期,为此,要特别注意加强管理。 一、养蟹池内要有一定比例水生植物。可以就地寻找并投放水葫芦或节节草、人工栽培水(艹维)菜,其数量约占水面积20%以上,可供河蟹摄食和躲避敌害。河蟹吸去叶子和根  相似文献   

4.
<正> 养蟹池塘种植苦草,能为河蟹生长提供足量的优质天然饵料,有效改善养殖水质,还可为河蟹生长、蜕壳提供良好的隐蔽环境。 1、池塘准备 要求池深1.2—1.5m,池底平坦,淤泥厚度小于20cm。在池底最低处开挖暂养池,面积占池塘面积5%—10%,深度为60—70厘米。暂养池用网目密、宽度为1.5m的网片围起来,网片下纲入土20cm,将土夯实。幼蟹下塘前2个月,每亩用生石灰100—150kg干法清塘。清塘一周后,彻底排干池水,曝晒至幼蟹下塘前3—5天。然后向暂养池加注新  相似文献   

5.
河蟹喜欢在水质清新、溶氧充足、水草茂盛、底栖生物丰富、透明度高的水域中生活成长。池塘河蟹(成蟹)的健康养殖,指的是人类依据河蟹的生物学特征,运用河蟹的生态学原理来指导池塘河蟹(成蟹)的养殖生产,人为地为养殖河蟹营造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其生长发育的池塘生态环境,让它们在生长发育期间最大限度地减少病害的发生,使养  相似文献   

6.
正每年的高温季节7-9月份,是鱼类(包括河蟹)的生长期,也是发病高峰期,在这高温期间加强养殖生产管理尤为重要。根据河蟹养殖实际情况,总结管理要点如下:一、调节水质,为河蟹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所谓"养鱼先调水",河蟹养殖也不例外,加强水质调控是养殖河蟹的关键,池水应始终保持"肥、活、嫩、爽",主要调水方法有:1.种草河蟹池塘内种植水草如苦草、伊乐藻等多品种水草搭配方式,这样  相似文献   

7.
<正>河蟹的人工养殖只有提高成蟹的上市规格和品质,才能提高销售价格和经济效益。因此,掌握大规格河蟹的养殖技术要点,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修整池塘,营造优良环境1.养殖河蟹的池塘面积以2-8亩为宜,  相似文献   

8.
<正> 为了摸索河蟹鳜鱼池塘混养技术,加快名优水产养殖发展步伐,我们在湖州市的南浔区和菱湖区进行了池塘河蟹鳜鱼混养试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苗种放养 1.清塘消毒 3月中旬用生石灰50—100kg干塘消毒,清除野杂鱼和致病菌。 2.水草种植 3月下旬南浔区的试验塘种植了竹节草(伊乐藻),而菱湖区的试验塘则任其自然生长水草。 3.苗种放养 4月上旬放养隔年扣蟹和当年广东鳜鱼苗(见表1)。  相似文献   

9.
<正> 1、合理放种 条件较好的池塘,可根据每亩产蟹40kg、产鱼200—300kg的模式投放苗种,鱼种以滤食性的鲢、鳙鱼为主,少放或不放吃食性鱼类,忌放青、鲤鱼。 2、培植水草 俗话说:“蟹大小,看水草”。水花生、菹草、苦草等既是河蟹的适口饵料,又是河蟹在池塘中的附着物,栖息、脱壳的隐蔽场所,还能吸附水中的肥分,一举数得。但蟹池内种植的水生植物不能超过池面的1/3。  相似文献   

10.
<正> 养蟹池塘种植苦草,能为河蟹生长提供足量的优质天然饵料,有效改善养殖水质,还可为河蟹生长、蜕壳提供良好的隐蔽环境。 一、池塘准备 要求池深1.2—1.5米,池底平坦,淤泥厚度小于20厘米。 在池底最低处开挖暂养池,面积占池塘总面积5%—10%,深度60—70厘米。暂养池用宽度为1.5米的网片围起来,网片下纲  相似文献   

11.
<正> 在河蟹养殖过程中,如何模拟好自然环境,实行生态养殖,并不是每个养蟹户都能做到的。据了解,有不少养蟹户总认为,模拟自然环境,实行生态养殖就是在池塘中栽种水草,投放水花生。其实不然,这是片面的。所谓生态养殖,除了在池塘中栽种河蟹适口水草,投放适量的水花生,模拟自然生态环境外,在科学投喂饵料、池水管理等方面也大有文章可做。总结过去在生态饲养  相似文献   

12.
<正>河蟹养殖与水草息息相关,蟹池中水草种植、维护情况的好坏,是养蟹成败的关键。许多养殖户选择的水草品种和水草种植密度不合理,管理不善,致使水草密度过大,出现腐烂等情况,从而恶化水质,造成池塘缺氧。水草的作用:①为河蟹提供天然饵  相似文献   

13.
养蟹池塘种植苦草,既能为河蟹生长提供足量的优质天然饵料,又能有效改善养殖池塘水质,还可为河蟹生长、蜕壳提供良好的隐蔽环境。  相似文献   

14.
<正>10月29日,由湖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牵头,湖北省河蟹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完成的"池塘‘3+5’分段养蟹可控技术集成与示范"成果,在仙桃市通过了湖北省农业厅组织的成果鉴定。该成果首次将河蟹(商品蟹)养殖期划分为前3个月和后5个月两个阶段进行分池、分段养殖,将河蟹不同养殖阶段和不同种类水草种植有机衔接,保证河蟹在整个养殖阶段有充足的水草和良好  相似文献   

15.
套养鳜鱼的池塘一般面积在10亩以上.进排水方便,溶氧丰富,池塘中种植部分水草。水草有两个作用:其一是河蟹蜕壳附着隐蔽,避免鳜鱼残食软壳蟹;其二是进水时带进的野杂鱼繁殖时产卵附着,繁殖的野杂鱼供鳜鱼食用。养殖池塘每年都应干池消毒。  相似文献   

16.
<正>建宁县是通心白莲之乡,种植莲子面积达到5多亩。近几年来,我县利用常规池塘种植莲藕养殖黄鳝,一般每亩可收鲜藕800~1000kg,产鲜鱼150~200kg,产商品黄鳝40~60kg。采用此法,池塘中的莲藕有利于黄鳝自然繁殖,黄鳝可除虫增肥、疏松土壤,提高莲藕产量。莲藕能改良池塘底质  相似文献   

17.
<正>俗话说:"养蟹先养水,养水要先种草",可见河蟹养殖过程中水草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经过多年实践证明金鱼藻、轮叶黑藻、苦草、伊乐藻是用于河蟹养殖的良种水草。水草不仅为河蟹提供了生长、栖息、蜕壳和避敌的理想场所,更为重要的是水草对池塘水环境的改善和稳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说养好水草,河蟹的养殖就成功了一大半。因此,笔者通过对武汉市汉南万亩河蟹养殖基地几个养殖池的水质指标的监测,来阐述在高温期间水草在成蟹养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蟹池多品种高效养殖技术是指将河蟹养殖、水草种植、投螺施肥、蟹虾鱼混养等技术进行科学组合,根据河蟹、青虾、鳜鱼、鲢鳙鱼等生长习性,进行合理套养的一种创新模式,其主要技术原理是利用冬季养殖空闲时段,进行下一个养殖周期的准备,元旦前后将虾种放入池内养殖,到3月初将蟹种放在暂养"特区"内进行强化培育,待池中水草长好后,再将蟹种放入大池内,实行蟹、虾混养,5-6月份放养鲢鳙鱼种及鳜鱼夏花,实现蟹虾鱼多品种同池共养。一般每亩可收获河蟹75kg、青虾50kg、鲢鳙鱼150kg、鳜鱼15kg,可收益45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9.
1、移栽水草可在蟹池移载伊乐藻、水花生、苦草、轮叶黑藻等水草,覆盖率达50%左右,使河蟹生长在多水草的水体中,接近自然生态条件。水草不仅是河蟹喜爱的饲料,还为河蟹提供隐蔽场所及附着  相似文献   

20.
<正> 六、河蟹常见病害及防治技术 近年来,由于可观的市场价格和河蟹天然资源的锐减,河蟹人工养殖迅速从湖泊人工放流型转向池塘、围栏和稻田养殖,特别是池塘养蟹(蟹种和成蟹)发展较快。 池塘作为一种特殊的养殖场所,因受面积、水生资源等水域条件的限制,小生态环境受外界影响变化明显,所表现出来的蟹病种类明显较湖泊放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