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 1、鱼苗放养前的准备发塘池面积一般为1300—2000m~2;水深1.5m左右,排注水方便,水质良好,池周无杂草,每667m~2用125—150kg 生石灰消毒。鱼苗下塘前一星期先注水50cm,每667m~2施发酵人畜粪250—400kg。一星期后水色呈淡黄色或淡油绿色,表示已是轮虫高峰期,这是鱼苗下塘的适口饵料。如因故鱼苗未到,可用1ppm 敌百虫(晶体)全池泼洒,杀死大型浮游  相似文献   

2.
<正> 一、鱼池准备 苗种培育池分别为鱼苗池和鱼种池。鱼苗池为水泥地,面积50—100m~2,水深1m;鱼种池面积200—500m~2,水深1.8m。池壁光滑、平整、不漏水,池底降坡2%左右。成鱼池面积667—4000m~2,水深2m左右,池内设面积0.25—0.4m~2的饵料台5—10个,安装增氧机。要求进排水方便,水源清新无污染,通常用湖泊、水库、溪河等地表水为好。鱼苗、鱼种投放前半  相似文献   

3.
<正> 建鲤因具其体形较好,生长速度特快(较其他鲤鱼快30%~40%),而被广泛推广养殖。建鲤的养殖周期多为2年,即第一年把鱼苗养成100~250克的鱼种,第二年再养成700~1000克的成鱼,成鱼产量与放养类型密切有关,如每100m~2净产80kg的放养类型为:每100m~2放养鲤鱼130尾,重13kg;鲢鱼33尾,重3kg;鳙鱼5尾,重0.5kg。又如每100m~2净产170kg的放养类型为:每100m~2放养鲤鱼330尾,重33kg;鲢鱼36尾,重3.6kg;鳙鱼8尾,重0.8kg。  相似文献   

4.
<正> 三、乌鳢的苗种培育 1、池塘培育苗种 (1)池塘选择:苗种池宜小,面积以300-667m~2、水深1.0-1.2m为宜。鱼苗下池前10天,用生石灰消毒,并培肥水质。 (2)放苗密度:每667m~2放养1cm的乌鳢苗5-8万尾,放养应为相同规格的同批苗,个体大小均匀一致。  相似文献   

5.
一、鱼苗下塘前检查鱼池残留毒性。在鱼苗放养前1d,取几尾鱼苗放入池塘内的网箱中,观察1d,如鱼苗活动正常。即可放苗,如鱼苗活动异常或出现死亡,说明鱼池毒性未完全消失,暂时不能放苗。一般消塘后7d左右药效基本消失,药效消失后方可放苗。  相似文献   

6.
<正>又到了鱼苗放养的好季节,为了提高鱼苗的成活率,各位养殖户应该注意十个方面的放养技巧。一、正确选择池塘鱼苗培育池应选择水源充足稳定无污染、水质清新、注排水方便的鱼池,要求鱼池土质保水保肥能力强,并且地势平坦,光照条件好,环境比较安静。池塘面积以2~5亩,水深以1.5~2 m为宜,池形规则,四边平  相似文献   

7.
<正> 鱼池中的青苔,又称青泥苔,是丝状绿藻的总称。它消耗鱼池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影响浮游生物的繁殖,使池水变瘦。当鱼苗游入青苔中时,往往会被乱丝缠死。 杀灭鱼池中的青苔,最好能在鱼苗放养前进行。对于塘清淤的鱼池,可在池中留7—10cm深的水,并在池底各处挖掘若干个小潭。每亩水面用50—75kg生石灰,分撒于小潭中用水化开,不等冷却,立即向四周泼洒。带水清塘的鱼池,可按每亩水面水深1m用生石灰放入箩筐里,用小船或用其他方  相似文献   

8.
<正> 鱼池中的青苔,又称青泥苔,是丝状绿藻的总称。它不仅消耗鱼池水中的养料。影响浮游生物的繁殖,使池水变瘦;而且当鱼苗游入青苔时,往往被乱丝缠死。因此,对鱼池中的青苔。必须有效地进行杀灭。杀灭鱼池青苔,最好在鱼苗放养前进行。  相似文献   

9.
<正> 一、放养鱼苗鱼种什么密度最合适 合理的放养密度是培育膘肥、健壮大鱼种的重要措施之一。 鱼苗下塘的数量:家鱼苗一般每亩19万尾左右,鲢、鳙鱼还可适当多一些,草鱼可适当少些,肥水塘可适当密些,新塘、瘦水塘应适当稀些。鱼苗饲养20天左右,便长到3.3cm左右,称夏花鱼种。这时就要进行第一次分塘,一般每亩放1—1.5万尾。经30天左右的培  相似文献   

10.
<正> 一要“试水”下塘。鱼苗放养前一天,取几尾鱼苗放在鱼池网箱中,观察6—8小时,若鱼苗活动正常,即可放苗。如发现鱼苗活动异常或出现死亡,则说明清塘药物毒性未完全消失,应待毒性完全消失后再放苗。 二要肥水下塘。肥水下塘的标准是,鱼苗入池时池塘中轮虫正处于繁殖高峰期,保证  相似文献   

11.
<正> 鱼池进行药物清塘,是鱼病预防工作上的一项重要措施,时间上以在放养鱼苗前半个月左右为宜。如清塘过早,药效消失后,害鱼和病原菌又将重生;过迟,则毒性未退,影响鱼的放养。为安全起见,药物清塘后,最好先试养几条鱼,证明毒性确已消失,才可大量投放鱼苗。鱼池的清塘药物很  相似文献   

12.
<正>一、鱼池消毒。放养鱼苗前,要先行清池消毒,每亩用量为100公斤生石灰,并晒底2-3天,然后灌水。此后经一星期,水中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鱼苗即可下池。  相似文献   

13.
<正>一、放养前的准备1.鱼池消毒。放鱼苗前,鱼池要消毒,常用的清塘消毒药物有生石灰和漂白粉等。清塘消毒工作一般选择在鱼苗下塘前7-10天的晴天中午进行,方法有两种:一是干池法,放干或抽干池水,全池均匀撒放生石灰,每平方米面积用量75g,经曝晒3-4天后再注入新水40-50cm,放置4-5天待药物的毒性完全消失后即可投放鱼苗;二是带水法,每  相似文献   

14.
<正>2013年6月3日宁夏灵武市李家圈渔场从区水产研究所调进10万尾中科3号鲫鱼夏花进行鱼种主养试验,养殖面积8亩,9月28日干塘检查,总产中科3号鲫鱼2240kg,平均亩产280kg,平均规格35g/尾,成活率64%。1.材料与方法1.1鱼池的选址:灵武市李家圈渔场,2口苗种养殖池,面积8亩,平均水深1.5m,排灌较为便利,水源为黄河水。1.2鱼苗放养1.2.1鱼池清整与消毒:整理、维修进水口,加注水时,用40目的筛绢捆扎  相似文献   

15.
“金禾圣”牌水产专用肥是一种改善水质、培育水中浮游生物的一种生物肥料。四大家鱼在育成夏花的过程中,对水质要求非常高,鱼苗的主要饵料就是浮游动物,水中浮游动物的多少直接影响鱼苗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2004年5月中旬,本人在两个2亩的鱼池中分别放养草鱼水花100万尾。两个  相似文献   

16.
<正> 一、鱼苗鱼种培育(一)家庭鱼池的建设作为饲养成鱼的辅助设施,用于培育鱼苗的家庭鱼池,应选择在避风向阳、靠近水源、便于鱼苗转运的地方建造。从节约资金出发可建成土池。池深120cm 以上,池底平坦,  相似文献   

17.
鱼池进行药物清塘,是鱼病预防工作上的一项重要措施,时间上以在放养鱼苗前半个月左右为宜。如清塘过早,药效消失后,害鱼和病原菌又将重生;过迟,则毒性未退,影响鱼苗的放养。为完全起见,药物清塘后,最好先试养几条鱼。鱼池的清塘药物种类很多,最常用且效果较好的是生石灰和漂白粉。现将两种药物的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 每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这段时间,是放养鱼苗的最佳时期,把好放养关,是能否培养出健壮鱼种的关键。为此,我们向您推荐在夏放鱼苗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供大家参考。 问题之一:投放鱼苗前,对池塘进行一次拉网,清除水中杂物、野杂鱼、蛙卵、蝌蚪等;对清好的池水进行一次毒性试验。方法:取一盆池水,将少量鱼苗放入水中,鱼苗若没有异常的反映,则可大批投放。  相似文献   

19.
<正> 1.鱼苗下塘前应检查清塘药物的药效。将几十尾鱼苗故入池塘内的网箱12—24小时观察鱼苗活动是否正常。清塘后7天药效消失后方可放苗。2.放养鱼苗前要拉网锻炼。用密眼网拉网1—2次,将池中有害昆虫、蛙卵、蝌蚪和野杂鱼彻底清除。3.鱼苗要适时下塘。过早,苗嫩,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正> 一、鱼种培育 1、主养草鱼种的放养模式:亩放优质草鱼夏花4000尾、花鲢夏花500尾、白鲢夏花1000尾、鲫鱼夏花200尾。投喂草鱼全价颗粒饲料,亩产量可达到500kg以上,其中草鱼产量在400kg以上。 2、套养品种模式:鱼种池中亩放夏花鱼苗100尾左右,可亩增产15kg以上。 二、成鱼养殖 1、主养草鱼的放养模式:亩放尾重150g左右的优质春片鱼种400—550尾、200g花鲢鱼种50尾、200g以上的白鲢鱼种200尾、80—100g鲫鱼鱼种100尾、30—50g鲤鱼种200尾、南方大口鲶夏花鱼苗30尾。投喂草鱼全价颗粒饲料,亩产量可达到600kg以上,其中草鱼产量在400kg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