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青虾养殖使用微孔增氧技术与机械增氧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微孔增氧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增氧新技术。虽然微孔增氧造价高于一般机械增氧,却能够使水体底层溶氧丰富均衡。多用于鱼、虾、蟹类养殖。为了将此项技术引进到"优质高效青虾池塘养殖示范项目"中,为发挥我县2010年渔业科技入户示范推广功  相似文献   

2.
<正>尽管近年来我国的淡水养殖发展很快,但是现今养殖户大多数仍采取粗放型的养殖方式,导致能源消耗十分严重。在高密度养殖中,水中的溶解氧浓度高低决定了池塘的可养殖密度,低的溶解氧浓度可能会带来高的死亡率,而增氧设备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由于增氧设备的使用方式和工作原理的差异,若是能综合考虑多种设备的优缺点进而进行优化配置,无疑是能够实现高产高效、低能耗、低浪费的良好模式,实现较为理想的增氧效果。科学系统的研究如何正确使用和合理配置增氧设备,是提高渔业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3.
<正>底层微孔管曝气增氧水产养殖技术,采用底部充气增氧办法,主要是将微孔曝气管铺设在池塘底部,使用空压机或风机对管道充入一定压力的空气,空气经微孔曝气管至池塘底部进行曝气增氧。增氧区域范围广,溶氧发布均匀,增加了底部水体的溶氧量,加快对底部氨  相似文献   

4.
正工厂化水产养殖是指借助现代设备与控制技术构建的养殖系统。在增氧条件下,工厂化水产养殖的溶解氧5mg/L,远高于国家3mg/L的标准,养殖密度100kg/m3,也远高于空气增氧时养殖密度的30~50kg/m3,可见增氧可以在保障鱼类正常生长的基础上,增加养殖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分析探讨工厂化水产养殖中的增氧技术对推动养殖企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1增氧技术的发展现状水体中的溶解氧主要受两种作用影  相似文献   

5.
<正>瑞丰牌鱼塘溶解氧测控仪适用于各种鱼、虾、蟹塘溶解氧连续测量和增氧机自动控制,根据设置的氧限,低于氧限时自动开启增氧机,高于氧限时自动停止增氧机,午间溶解氧过饱和时自动增氧。避免缺氧和盲目增氧,可有效防止鱼虾缺氧浮头,改善池塘水质,减少疾病发生,提高饲料利用率,节约电能,降低养殖成本。使用户轻松地达到省心省力,省电省料,增产高产之目的!瑞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提倡"科学养殖、智能增氧",在智能化水产养殖测控仪器行业中,技术水平遥遥  相似文献   

6.
<正>池塘水体增氧方式主要有化学增氧、机械增氧、生物增氧等几种方式,现将其增氧效果介绍如下:一、几种增氧方式的原理及使用方法1、化学增氧。主要是人为向养殖水体中投放一些化学制剂,其遇水后在水中发生化学作用释放氧气,从而提高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化学增氧剂一般为过氧碳酸钠、过氧酰胺、过氧化钙、过氧化氢和过氧二硫铵中的任一种,增氧是其最主要和最基本的功效。在生产实践中的使用量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在通  相似文献   

7.
正水中溶解氧是水生动物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在高密度养殖中,水中溶解氧决定着养殖生物的生长,轻则生长缓慢、疾病频发,重则可造成大量死亡,甚至"全军覆灭"。溶解氧的含量还左右着养殖密度,关系养殖水面的使用效率。水中溶解氧除来自空气溶入和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外,主要来自于人工增氧。除紧急情况和科学实验下使用化学增氧剂外,一般均使用机械增氧,  相似文献   

8.
<正>据铜梁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王永吉介绍,近年来,随着水产技术的推广,水产养殖密度越来越大,使用传统的叶轮式和水车式增氧机已经不能满足池塘的立体增氧要求。因此,铜梁水产技术推广站经过考察,引进了纳米增氧管技术并水产养殖中加以应用。王永吉说,纳米技术是现代高科技,是纳米化后的水含有丰富的氧气使水产物生活在富氧环境中。这样一来,不仅增加了养殖密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探索南美白对虾在较高密度下的高效节能养殖模式,进一步提升养殖效益,我们近几年在博兴县乔庄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进行了传统增氧与池底微孔增氧结合高效养殖南美白对虾技术试验,收到良好的效果。试验表明,采用池底微孔增氧与传统叶轮式增氧结合养殖南美白对虾,既有效解决了养殖池塘池底贫氧的问题,又解决了高密度下单一池底微孔增氧水体溶氧不足的弊端,有效改善养殖水体环境和池底环境。现将  相似文献   

10.
《渔业致富指南》2001,(11):59-59
<正> 在水产养殖中,溶氧的管理是水质管理的中心环节,其动态与变化规律是否符合养殖对象的要求直接关系到生产的成败。长期以来,水产科技工作者针对鱼池增氧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化学增氧、生物增氧与机械增氧等方面取得许多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其中化学增氧具有适用范围广、见效快、效果好、操作方便等优点受到许多生产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河蟹智能化养殖越来越成为趋势,合陈镇九里港村养殖户施瑞安河蟹养殖面积130亩,在养殖池塘中安装了水质在线监控系统,实时在线监控水质指标,规避了养殖风险,实现了增产增效的目标。2020年亩产河蟹135kg,成活率达到75%,亩产值11500元,亩效益7000元。一、安装智能化设备。安装使用水质在线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溶氧、pH值、水温等指标,并远程实时启停增氧机、投饵机、水泵等多种生产设备,随时在手机上查看塘口情况。根据天气情况适时开启增氧设备,减少电费支出、  相似文献   

12.
<正>经过水产专家和一线生产者长期不懈的探索,总结出了许多冬季增氧办法,在此予以列举,供大家参考使用。一、原池循环水增氧这是一种应用了多年、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方法,就是用水泵将原池水抽出来,经过曝气后,再注入池中。这个方法看上去很简单,但也需要注意几个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3.
在目前的水产养殖中,普遍采取鱼种苗高密度放养、高密度投饵,鱼类高排泄物,造成养殖水体环境恶化;加上有的鱼塘缺少水源补充,淤泥过多,塘小水浅,容易造成缺氧浮头染病死亡,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在珠江三角州地区池塘养鱼中,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使用增氧机。增氧机是池塘养殖成功,取得高产增收的必备机械设备之一。现在使用的增氧机主要有:叶轮式、水车式、潜水式(推流吸气式)、喷水式(增氧排灌两用浮水泵)、水底气管式、充氧式等增氧机。随着科技的进步,增氧机的类型也不断改进与完善。合理使用增氧机,不但可以预防和减轻浮头,而且可以改善水质…  相似文献   

14.
宁夏精养池塘以前一直是采用叶轮式增氧机增氧方式养殖,最近几年养殖池塘引进新型增氧方式——微孔管道增氧。为证明两种增氧方式那种更加有利于池塘养殖,笔者与相关同事于2014年5月份在宁夏泰嘉渔业有限公司进行了2 种增氧方式对水产养殖的效果实验。并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近几年随着我区渔业的发展及吨鱼万元工程技术的推广,增氧机的使用已经成为养殖成功和养殖产量的关键,增氧机是每个现代渔场必备的设备之一。使用增氧机可以达到增氧、搅水、曝气的目的。根据我们在水产生产中的实践,本人总结在我地区增气机的选择、安装和使用维护方法作如下介绍。  相似文献   

16.
<正> 一些养殖的中华鳖体内竟残留有抗菌素;有的鳝鱼竟是用激素催肥的……针对水产养殖界的某些见利忘义行为,全国一批著名的鱼病研究专家8日在汉强烈呼吁:应大力推广“健康养殖”模式,让老百姓吃上“放心鱼”。中科院水生所健康养殖学专家汪建国研究员说,某些水产养殖者追求经济利益,盲目加大养殖密度,导致养殖水体富营养化及水生动物病害流行。而为控制病害,养殖者又大量使用鱼药,甚至将农药当作鱼药使用,致使  相似文献   

17.
<正>瑞丰牌鱼塘溶解氧测控仪适用于各种鱼、虾、蟹塘溶解氧连续测量和增氧机自动控制,根据设置的氧限,低于氧限时自动开启增氧机,高于氧限时自动停止增氧机,午间溶解氧过饱和时自动增氧。避免缺氧和盲目增氧,可有效防止鱼虾缺氧浮头,改善池塘水质,减少疾病发生,提高饲料利用率,节约电能,降低养殖成本。使用户轻松地达到省心省力,省电省料,增产高产之目的!瑞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提倡"科学养殖、智能增氧",在智能化水产养殖测控仪器行业中,技术水平遥遥领先!所研发生产的产品功能全、精度高、可靠性强、性价比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在消费者中享有较高的地位和良好的口碑!  相似文献   

18.
<正>近几年草鱼的养殖由传统的池塘混养逐渐形成以主养的精养模式,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结合当地生产实践,介绍几点草鱼池塘精养及病害防治技术:一、养殖池塘要求1、池塘条件:远离污染源,面积10亩为宜,池底平坦,底质为壤土,底泥15cm左右,水深1.5~2m,每口池塘应配增氧机、水泵各一台,以备及时增氧与换水。  相似文献   

19.
正水产养殖业是指利用合适的水域培育养殖水产动植物,在其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提高其应用技术水平以提高水产养殖的产量和质量水平,而应用机械增氧技术可以有效消除水中的有害气体,从而达到改善水质、提高水域生产力的目的。一、机械增氧技术的几种类型淡水水产养殖中的增氧技术主要分为局部增氧技术、底部增氧技术、平衡增氧技术三种,不同的增氧技术适宜不同水体情况,  相似文献   

20.
<正>微孔增氧技术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一项增氧新技术,虽然其造价高于一般增氧机械,却有许多优点,能够使水体底层溶氧丰富均衡,多用于底栖性的鱼虾蟹类的养殖中。2013年笔者在江苏省涟水县马棚农场的黄颡鱼池塘高效养殖示范区进行微孔增氧与增氧机使用效果的对比试验,现将过程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1.1应用对象选择2013年初,笔者在江苏省涟水县马棚农场选择条件相近的18只黄颡鱼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