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一、控制水温 黄鳝比较怕热,其最适水温为22℃—28℃。当水温高于28℃时,其摄食量明显下降,生长受到抑制。进入夏季,鳝池水位较浅,水温容易升至28℃,因此,盛夏一定要做好鳝池的防暑降温工作。 (1)种植水生植物。既可遮挡部分阳光,便于黄鳝的潜伏,又可改善池塘环境,降低水温,有利于黄鳝生长。但水生植物的遮盖面积不得超过总面积 相似文献
2.
每年6—7月是黄鳝养殖关键季节,也是最易出问题的时候。俗话说:“过了六月关,黄鳝变金砖”,这不但说明了能闯过夏季关的黄鳝的宝贵,更道出了黄鳝安全度夏的难度和重要。夏季成鳝养殖必须抓住以下五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3.
4.
5.
<正> 夏季是黄鳝养殖的关键性季节,也是管理上最具风险性的季节,故养鳝者有句口头禅:“过了六月关,鳝鱼变金砖”。现介绍“三伏”高温时节的管理要点。 一、温度的调节 1、天棚的调节养鳝池上一般用种植葡萄来调节其环境,天棚主要是葡萄枝叶和瓜叶,两者之间应保持一定的间隔,一方面加强对阳光的隔热;另一方面可相应稳定两者之间的湿度,控制日光的辐射,根据各地纬度的不同和光合作用情况及水温的要求,可采取调节瓜蔓及剪、留瓜叶的方式进行调控。如需要一定的光照,则只需高速东边的枝叶。原则 相似文献
6.
7.
<正> 一、严格水质管理 黄鳝由于其特殊的生理需求,对生存环境要求很严,这一点常被养殖者忽视。人们往往根据黄鳝生命力强的表象,得出黄鳝对生存环境要求不严的错误认识,不严格水质管理,养殖环境恶化,造成黄鳝的大量死亡。黄鳝体表裸露无鳞,体表分布大量的腺体,腺体分泌大量的粘液包裹全身,粘液对黄鳝的正常生活极为重要。粘液的分泌一方面可排出体内的代谢产物如氨等,另一方面粘液内含有大量的溶酶菌,可有效防止有害病菌的侵人。可以说,粘液是黄鳝抵抗病菌的重要屏障。屏障功能的正常实现依赖于优良的生存环境和黄鳝的正常生命活动,酸、碱、氨、硫化氢等有害物质或高 相似文献
8.
<正>一、水质调节良好的水质是保证规模化池养鳝取得高产高效益的重要因素。养鳝池经过一段时间投饲后,水质会渐渐变浓,透明度下降,溶氧量降低,若不对池水水质进行及时的人工调节,势必影响黄鳝的摄食生长,甚至孳生病原体,给黄鳝带来疾病。只有保持良好的水质,才能使黄鳝食欲旺盛,生长快、少发病。鳝池的水深以10~15cm为宜,高温季节也不应超过25cm,并要求水质新鲜洁净,溶氧量充足,pH值6.8~7.8。养殖初期(即4月初-6月初)每隔3~4d更换池水的1/3。6月中旬以后是黄鳝生长旺盛期,随着其个体的增长, 相似文献
9.
<正> 近年来,城乡市 场对黄鳝的需求增 加,季节性差价拉大。因此,在黄鳝上市高峰时低价收购黄鳝,贮养一段时间后,到冬、春季节高价销售,有利可图。但是,如果黄鳝在贮养期间发生大量死亡,不仅赚不到钱,有时甚至还亏本。 为了减少黄鳝在贮养过程中的死亡,应切实掌握好五个关键: 一、挑选健壮、无病无伤的黄鳝贮养。目前,一般以笼(篓)捕、钩捕黄鳝为主。笼(篓)捕黄鳝,除身体上有划伤的以外,可以贮养。钩捕的黄鳝伤势较重,一般不宜贮养, 相似文献
10.
俗话说:“过了六月间,黄鳝变金砖”。夏季气温高,是黄鳝吃食生长的旺季。据试验,黄鳝在吃食生长的旺季,其体重一个月可增重达1倍以上。但同时,由于气温高,也是黄鳝疾病的高发季节。要抓好这一黄鳝养殖的黄金时节,提高黄鳝的出产量,同时避免黄鳝发生疾病,依据多年的越夏养殖经验,我们认为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12.
<正> 1.条件和方法 1.1暂养池建造 暂养池建在避风向阳、靠近水源、水质较好、无污染的地方,3月初共开挖两个暂养池,其面积分别为:长6m×宽3m=18m~2,长5m×宽4m=20m~2,池深约为2.5m,并建进排水设施。 相似文献
13.
14.
16.
<正>(18)什么方式捕获的苗种才适宜养殖?根据黄鳝的习性,当水温上升到10℃时,黄鳝开始出洞觅食,利用其"昼伏夜出"喜欢阴暗避光特点,夜间在田野里采用手电光照,徒手或竹夹捕捉,该方法在闷热雨或炎热夏季效果特别好。其次可在篓子中放饵捕 相似文献
17.
18.
19.
<正> 进入秋冬季节,气温开始逐步下降。8—9月气温降至28℃—24℃之间,是黄鳝生长的黄金季节。9—10月气温降至24℃—13℃时,黄鳝摄食量开始减少直到停食。11月气温降至10℃以下后,黄鳝进入冬眠期。实践证明,秋冬季节饲养管理如何,直接影响整个养鳝效益的好坏。加强成鳝秋冬饲养管理必须抓好四个关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