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河蟹塘水体日常维护管理1.定期消毒,维持水体生态平衡高温季节外源水发黑发红,水体容易滋生大量细菌,同时水体内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增多,再加之蟹塘内残饵、排泄物等有机物很多,水质易变坏,极易诱发各种疾病,所以应防患于未然。在蟹病流行季节,每隔10-15天使用强碘或二氧化氯泡腾片对蟹池进行池水消毒,用来防止疾病的暴发,当  相似文献   

2.
河蟹和青虾都是深受消费者青睐的水产品,蟹塘套养青虾可发挥水体资源优势,提高蟹塘综合养殖效益,成为越来越多养殖户的选择.结合蟹塘套养青虾的一些成功实践,现将蟹塘套养青虾生态养殖技术和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入春以来,蟹农们早早地投入蟹种,对蟹塘的春夏管理卯足了劲儿:或上新水,扩充优化水体环境;或整理池边沟系,设置防逃网具;或洒投饵料,调理幼蟹胃口……而就在这忙碌的另一头,有的人依然在批量出货,将去冬以来剩下"沉塘"的成蟹源源不断地送往市场。有的蟹农的出塘上市量还真是不小,占全年成蟹的比例  相似文献   

4.
<正>"蟹大小,多与少,看水草",河蟹养殖塘水草管理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河蟹的规格和产量,这是因为水草不仅是河蟹不可或缺的植物性饵料,并为河蟹的栖息、蜕壳、躲避敌害提供良好的场所,更重要的是水草在调节养殖塘水质,保持水质清新,改善水体溶氧状况上作用重大,然而目前许多养殖户由于水草栽种品种不合理,养殖过程中管理不善等问题不但没有很好的利用水草的优势,反而因为水草存塘量过少、水草腐烂等使得池塘底质、水质恶化、河蟹缺氧上草甚至死亡现象。  相似文献   

5.
正笔者在塘口经常遇到养殖户反映,螃蟹塘口水体透明度很低,也就是老是出现水体浑浊现象。有的塘口长时间水浑解决不了,用了很多的药物也不见效。蟹塘长时间浑水不能马虎,要及时处理对症下药,才能收到良好效果。蟹塘水体透明度很低原因多种多样,笔者把有关技术分析如下,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在虾、蟹养成过程中,由于虾、蟹代谢的排泄物、残饵及饵料溶出物以及生物尸体的影响,使池塘水质和底质条件恶化,增大水体环境的压力,严重影响虾、蟹的成活率。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虾、蟹养殖中,水质、底质的改善比饵料更为重要。一、换水换水是改善水质最经济而有效的方法,在正常的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水产养殖户普遍通过增大放养量的方式以求获得高产和高效益,由于放养密度加大、投喂量也随之加大、养殖水体中排泄物和残饵的积累,水质极易恶化,从而诱发各种疾病,特别是纤毛虫病,它是幼蟹养殖过程中困扰水产养殖户最常见的病害之一,它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养殖整过程的成败,加之目前又是纤毛虫病的多发季节。笔者现就多年以来在幼蟹培育塘口中对福尔马林使用情况谈谈个人感受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8.
<正> 中华乌塘鳢养殖是一个集约化、高密度的生产过程,与自然环境下的野生状态相差很大。因此,难免发生各种各样的疾病,长期投喂蟹、虾、鱼等高蛋白易变质的饵料,残饵及排泄物极易污染水质。所以对待中华乌塘鳢的各种疾病,应注重于“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方针。预防的方法:主要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投喂适量新鲜饵料,定期清污消毒,定期用生石灰、漂白粉、强氯精进行水体消毒。  相似文献   

9.
<正>做好春季鱼病的预防主要应做到"一巡、二调、三早三防、四定、五消"。1、"一巡"指的是巡塘,每天巡塘两次,早、晚各一次。若发现鱼儿严重浮头,要及时加注新水或开动增氧机解救,且停止投饵和施肥。2、"二调"指的是用施肥的方法调节水质和用加水的方法调节水质。施肥调节水质和加水调节水质是由水的颜色来决定的。池水呈黄绿色或油绿色,表明水质较肥,可少  相似文献   

10.
3月气温开始回升,正值滩涂、围塘养殖品种的放苗季节,整好养殖场地,放好苗是养殖的关键。围塘养殖除了做好滩面整场如平畦、铺砂、围网等工作外,还要在放苗前15天培育水质(肥水)。方法:清塘后先进水覆盖全部滩面,再以每立方水体2~4克氮肥和0.2~0.4克磷肥的剂量进行施肥,以后3  相似文献   

11.
<正>在养殖成蟹水域种植水生植物,一是作为蟹天然优质的植物性饲料,二是为河蟹提供本栖息和蜕壳的隐蔽场所,不容易被敌害发现,减少相互残杀;三是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增加水中的溶氧量,并吸收水体中的有机质,防止水质富营养化,净化水质,改善水体养殖场环境;四是在高温季节,水生植物能起到遮荫降温的作用,有利于河蟹生长。苦草是沉水植物,也是河蟹养殖中不可或缺的水草。  相似文献   

12.
<正>稚甲温室养殖水质的调控是整个养殖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水质调控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到稚甲的生长、产量、品质和养殖效益。温室水质相对与外塘而言有所不同,有不见阳光、水体偏小、水质不稳定等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3.
正有经验的养殖户在扣蟹培育阶段,都非常注重池塘水体培肥,通过施用肥料培养水体浮游生物与水花生,既可培育天然优质饵料供蟹苗摄食,同时也为蟹苗营造良好的栖息环境,以提高养殖产量。熟练掌握池塘施肥技术,辅以其它管理措施可有效促进增产、增收。笔者现将扣蟹池塘施肥要领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为充分利用水体,提高蟹塘养殖效益,2013年江苏沛县五段镇农技推广中心利用科技入户平台进行了"蟹池套养南美白对虾"养殖试验,获得亩产河蟹72.3kg/亩、南美白对虾48.4kg/亩,亩产值6828元/亩、亩利润4396元/亩,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这一养殖技术小结如下:1养殖池塘选择池塘选择在靠近水源、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电力配套、交通便利、便于管理的地方。池塘面积10-20亩为  相似文献   

15.
<正>每年的11~12月,是蟹塘改造、清整和消毒的季节。蟹塘的改造、清整和消毒,关系着来年的养殖生产,十分关键。现针对近年来蟹农在蟹塘改造、清整、消毒中暴露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议,谨供参考。一、蟹塘的改造1.单个塘口面积。个人建议成蟹塘单个池塘面积控制在5~20亩之间,一般不超过20亩。超过20亩的塘口建议分割成若干5~20亩之间的小塘口。  相似文献   

16.
<正> 一、水草的作用 水草为虾、蟹提供蜕壳的隐蔽场所;水草的光合作用能增加水中溶氧量,吸收水体中的营养源,降低水的肥度,保持水质清新;在高温季节水草能起到遮荫降温作用,有利于虾、蟹生长;水草还能提高虾、蟹的内、外在品质;另外水草还具有不可忽视的药理作用,可减少虾、蟹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正> 幼蟹培育过程中的性早熟问题,是幼蟹培育专业户十分头痛的问题。据有关资料笔者分析认为:性早熟是由于水体较浅水温较高有效积温大;加之平时投喂的蛋白饲料较多,水质又较肥,促进了蟹苗早熟。基于以上两点,笔者就幼蟹培育过程中的性早熟问题,提出控制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养殖水体水质的优劣可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定性定量测定分析水体的基本参数(如水温、透明度、pH值、溶氧、盐度、总氨、亚硝态氮等)较精确地给以判断。而养殖生产中我们一般采取简易方法直观判断水质,通过日常巡塘快速掌握水质变化动向、判断水质优劣并及时采取有效调节措施。其中最常用方法是通过水色及其变化、水面油膜、水体气味直观判断水质。一、依据水色判断水质(一)水色的形成养殖水体的水色是由于水中溶解物质、悬浮颗粒及浮游生物的存在而使水  相似文献   

19.
<正> 一、养殖水体的选择 用于培育幼蟹的水体应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交通方便,靠近成蟹养殖池,并能灌捧自如,池塘面积可以1000m~2为宜,池深2m以上,池底平坦,淤泥少,池埂坚硬踏实,坡度大,坡比在1:2.5左右,进、排水口独立,并设置拦网,防止敌害进入及  相似文献   

20.
高产鱼塘后期管理:一巡、二调、三防、四定。“一巡”指的是巡塘:每天巡塘两次,早、晚各一次。若发现鱼儿严重浮头,要及时加注新水或开动增氧机解救,且停止投饵和施肥。“二调”指的是用施肥的方法调节水质和用加水的方法调节水质:施肥调节水质和加水调节水质是由水的颜色来决定的。池水呈黄绿色或油绿色,表明水质较肥,可少施肥或不施肥;池水清澈见底,呈灰蓝色或浆色,表明水质较瘦,应加大施肥量;池水颜色发黑,表明已变成病水,应更换新水。“三防”是指防逃、防汛、防鱼病:对于进排水口拦鱼设备,要经常查看,加强管理,及时进行维修,防止鱼儿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