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6 毫秒
1.
南阳县审计局最近选审了县五交化和土产两个公司、变压器厂、教育局和计划生育指导站等五个单位的银行存款,采取了核对和追踪的方法进行审计,发现不少问题,引起领导重视,收获颇大。主要问题是:①内部控制制度不严,有的单位未设银行存款日记帐;有的单位支票、银行印鉴明为二人分管,实为大家可管。(2)银行存款帐面数与实际数不符,有的单位发现有10万元帐外资金,有的单位从银行提取现金与入帐数不符,出纳当场退出1800  相似文献   

2.
企业银行存款日记帐与银行对该企业存款的记录由于未达帐项及失误等原因经常会出现不一致的现象 ,为此 ,银行每个月要向企业寄送一份对帐单 ,用于核对双方记帐的正确性。如何对帐 ,对帐后是否进行帐务处理 ,如何处理 ,都是企业财务部门每月要面对的实际问题。银行存款的对帐是由企业会计人员根据银行的对帐单逐笔核对 ,对于双方不相符的收付项目 ,编制“银行存款余款调节表”。调节表有以下四种编制方法 :1.补记收付调节法即在本单位的存款余款中 ,加上对方已经收帐而本单位未收的未达帐项 ,减去对方已付而本单位未付的未达帐项以后 ,看其…  相似文献   

3.
我们对五金交电、医药药材、石油煤炭等部分商业企业财务检查中,发现企业的出纳人员只履行办理现金收付和银行结算,编制有关记帐凭证业务,把应该由出纳人员逐笔顺序登记的现金日记帐和银行存款日记帐的工作交给会计记帐人员登记。这种做法使出纳人员无法及时将现金的帐面余额同实际库存现金数、银行存款的帐面余额与银行对帐单数核对。同时,全部帐册包揽在会计记帐人员身上也容易造成弊端(据1984年第18期《上海支部生活》报导  相似文献   

4.
预留银行印鉴作为控制支付风险的一项重要手段,在银行与企业账务往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核对印鉴就成为监督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风险控制环节,同时也是业务处理的主要依据之一。近年来,金融犯罪案件不断增多,利用预留银行印鉴进行诈骗或挪用等案件时有发生,同时  相似文献   

5.
钱帐分管是财会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目前在社队企业里每个单位从形式上看,都设有会计、出纳人员分管钱帐。但事实上会计人员直接开具现金支票、代理出纳工作的现象不少。据口头询证南汇县75个社办企业的情况:银行印鉴、现金支票保管在记帐人员一人手中的单位就有73个,占了解单位总数的97.3%;银行印鉴由二人分别保管的仅一个单位。其弊病  相似文献   

6.
新《企业会计准则》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规定,银行存款科目用来核算企业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各种款项。企业可按开户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存款种类等设置银行存款日记账,并根据收付款凭证,按照业务发生顺序逐笔登记,每日终了,应结出余额。银行存款日记账应定期与银行对账单核对,至少每月核对一次,如果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之间出现差额,不仅应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  相似文献   

7.
印鉴卡是开户单位预留在银行、盖有法定授权人印章以及记载户名、账号、地址、启用日期、联系电话等相关信息的卡片,是办理资金划拨和支付结算业务的重要凭据。开户单位办理银行结算业务时有关票据上加盖的印章必须与预留在银行的印鉴卡上的印章完全核对相符,否则银行有权拒绝受理结算业务。人民银行江苏省盐城市中心支行近期结合典型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8.
在会计实际工作中的一些习惯做法,现为一些会计人员所认同,然而潜在的弊端就被忽视,因此必须予以规范。一、银行存款日记帐的核对。出纳员核对银行存款日记帐,按月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许多单位已经写入出纳员岗位责任制。但是这种做法,不符合《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帐目的登记工作。”因为,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是一项稽核工作,由出纳员来完成,无法实现内部控制,难以防止贪污、舞弊等弊端。二、职工借款收据的处理。不少单位对于职工因公借款的收据,不是附于记帐凭证后…  相似文献   

9.
《企业会计准则(2006)》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规定,“银行存款”科目核算企业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各种款项。企业可按开户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存款种类等设置“银行存款日记账”,并根据收付款凭证,按照业务发生顺序逐笔登记,每日终了,应结出余额。“银行存款日记账”应定期与“银行对账单”核对,至少每月核对一次,如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之间出现差额,  相似文献   

10.
银行对帐单和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是重要的会计档案,它不仅能核对银行存款在某一时点的静态余额,也能核对在某一时期的动态变化,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而目前有些单位把银行对帐单和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乱丢、乱放,不予以归档。这样做很不妥。有些不法分子,钻银行对帐单没有归档、日后无法核对银行日记帐的空子,在月度内把银行存款转出,在同月底再转回,私挪公款  相似文献   

11.
预留银行印鉴作为有效票据的重要素之一,对票据的防伪、资金的安全支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监督工作中的一个特别重要的环节就是核对印鉴,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要特别重视加强预留印鉴的管理工作。在长期的工作当中,作者发现预留印鉴管理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浅谈一下自己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卫红春 《上海会计》1997,(10):45-46
银行对帐是由财务部门每月定期或不定期地把银行送来的银行对帐单与单位自己的银行存款日记帐逐笔核对,核销其中相符的帐项,把未核销的帐项作为未达帐处理。核对完后再综合银行对帐单和银行存款日记帐的期初余额、本期的核销总额以及银行和单位未达帐来编制银行余额凋节表。由于银行对帐工作具有繁复、工作量大、易出错等问题,所以在已推出的通用和专用财务软件中,大部分都提供了银行对帐功能。但是,笔者在对目前国内市场占有份额较大的几个财务软件进行对比和分析后,可以概括其在银行对帐功能方面的现状和问题如下。1.功能设计基本…  相似文献   

13.
成都市人民银行胜利东路办事处和解放南路办事处的出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企业单位改进出纳工作,同时也提高了银行本身出纳工作的质量。胜利东路银行办事处从去年一月起就建立了单位错款情况登记簿,出纳员对每一笔长款或短款的金额、日期都认真填写,并由企业单位的交款人和银行经办人员签章。每月末,银行向全月交款无差错的单位出纳同志发表扬信,对有差错的单位发差错通知单,写明错款笔数和金额。如发生差错较多,就把差错通知单直接发  相似文献   

14.
该行在执行头寸调拨及掌握资金收支规律中,根据经验应掌握如下四个环节。甲、头寸调拨应与当前货币出纳计划及指标任务相结合。每月货币出纳计划是各企业及银行  相似文献   

15.
由于会计期间的存在以及企业与银行在记账时间上的差异,期末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上的存款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上的余额往往不能相符 ,这主要是由于存在未达账项所致。为了弄清未达账项的情况 ,证明双方账目的正确 ,会计上要求企业期末通过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形式来加以核对 ,核对相符以后 ,会计制度并不要求企业对未达账项编制任何调整分录 ,因此 ,期末企业资产负债表上货币资产中银行存款的数额 ,是按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中的余额列示的 ,并非期末企业在银行存款的实有数额 ,因为我国会计制度一直就是这样规定的 ,所以会计界似乎对此并没…  相似文献   

16.
2014年12月30日,中注协召开银行函证实务问题研讨会,对当前银行函证回函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进行研讨。来自银监会、国资委、商业银行、会计师事务所的近20位专家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中注协副秘书长蔡晓峰主持。银行函证是注册会计师财务报表审计工作的核心审计程序,其实质是会计师事务所向被审计单位的开户银行发函核实求证其银行存款、借款及其他资金往来等真实情况,对发现和防范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错误或舞弊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手工记账状态下,进行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的对账工作,主要采用的是逐一钩对法。即银行对账单上钩掉一笔贷(借)方发生额,就及时与单位银行存款日记账上的借(贷)方发生额同金额反方向钩对,反之也行。从月初至月末,逐一钩对完毕。在整个对账过程中,若有没有对上号的事项,就要找出原因,分别加以调整。如果是各银行存款日记账之间串户了,就新做一张更正凭证,把各银行存款账户的发生额调整过来。如果有未达账项,则需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将未达账项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按照要求调整过来。如果还有其它情况,就更需要及时查找原因,并…  相似文献   

18.
警世钟     
《理财》1999,(7)
作案好几年退休现原形去年11月,我们对洛阳市某企业内部银行原出纳员王某涉嫌贪污一案进行了会计鉴定。通过对王某1993年1月至1998年8月所负责的银行存款日记账、银行对账单和银行收付款凭证进行逐笔核对,并到企业开户行查找银行未达账项产生的原因,查明王...  相似文献   

19.
前几个月,工商银行在全省开展与企业单位面对面的帐务核对工作,具体反映了企业单位的银行存款帐存在不少问题,已引起各级主管部门的重视,七月八日省石油公司通知全省所属单位,认真执行会计制度,限期查清问题,确保与银行帐务相符.当然产生银企帐务不符也有银行工作上的原因,我们将陆续报道.  相似文献   

20.
孙磊 《金融会计》2006,(6):16-17
会计业务印章是银行在办理支付结算、出纳、储蓄等会计业务过程中,在结算票据、会计凭证或其他会计核算资料上表明并确认身份、具有法律效力的印鉴。会计业务印章管理是银行会计内控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刻制、颁发、保管、使用、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