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农业优势产业集群形成的动力机制研究——以新疆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优势产业集群是产业集群在农业生产组织中的模式创新。西部地区具有发展农业优势产业集群的资源优势和基础,本文以新疆棉花和番茄两大产业集群为例,分析西部地区农业优势产业集群形成的"四力"动力机制,即由农业资源禀赋差异、特色农业集聚种植、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集聚以及政府引导与扶持所产生的诱因吸引力、稳固力、牵引力及推动力。提出西部发展农业优势产业集群相关政策建议:培育具有本地区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做好特色农业发展规划,引导并形成特色农业区域以及加工企业集中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集群文化建设,大力培育区域特色品牌;构建有利于农业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
禾祺夫 《物流技术》2010,29(13):44-46
针对快速兴起和发展的物流园区,根据物流产业集群的定义,提出应用社会经济网络理论分析物流产业集群问题;在运用社会经济网络分析模型分析物流企业间合作能够促进本地区的总福利水平的基础上,讨论了在物流产业集群中存在物流企业的竞争和合作成本的情况下,政府应该对物流产业集群制定相应的政策。  相似文献   

3.
基于文献回顾和现实观察,本文指出培育发展产业集群有利于区经济发展。当前我国正处于发达地区产业集群转移、扩散的时机,发展中地区应抓住机遇,承接产业转移,培育、发展本地区的产业集群,加快本地区经济发展,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针对快速兴起和发展的物流园区,根据物流产业集群的定义,提出应用社会经济网络理论分析物流产业集群问题;在运用社会经济网络分析模型分析物流企业间合作能够促进本地区的总福利水平的基础上,讨论了在物流产业集群中存在物流企业的竞争和合作成本的情况下,政府应该对物流产业集群制定相应的政策.  相似文献   

5.
天津市产业集群竞争力发展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产业集群发展相对滞后,产业融合能力和"龙头效应"较弱;产业集群发展的观念需进一步转变;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有待培育;产业链不够明显,配套能力不足;产业园区聚效应不够理想;民营经济发展滞后;区域品牌建设还存在明显的差距等等。提升天津市产业集群竞争力,我们认为:要强化集群理念,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科学地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政府要为产业群提供全方位的公共服务;建立产业集群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培育产业创新创业集群生成机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壮大产业发展实力;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培育能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区域文化;打造区域品牌,充分发挥品牌效应;推进产业集群融入全球价值链;等等。  相似文献   

6.
近日,应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和河北省中小企业局的邀请,国家有关部委领导和国内著名产业集群规划专家前往河北省白沟参加了“白沟产业集群发展暨新白沟现象”专题论坛,共同论证了由北京金必德经济管理研究院为白沟镇政府策划制定的2006-2010年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及白沟新模式的设想。伴随着我国北方第一个产业集群规划的出台,昔日北方龙头市场的新发展模式逐渐清晰。  相似文献   

7.
警惕"集群热"后的隐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产业集群已经引起国家有关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一些地方先后制定实施了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和政策,有的甚至提出了宏大的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构想,如江苏和河南等地都提出要重点培育建设100个产业集群,河北、湖南等地则提出要重点培育50个产业集群。可以说,目前全国各  相似文献   

8.
基于产业集群的衢州区域品牌模式建设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自从波特提出产业集群理论以来,我国学术界、政府、企业对这一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加以实践运用。衢州市利用产业集群理论并结合其他城市的经验成果,决定走产业集群的创新之路,产业集群的规划与建设有力推动了衢州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产业集群的成因溯源及其对地方政府集群规划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孝锋  喻俊 《企业经济》2004,12(11):30-33
本文首先对产业集群研究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列举了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若干实例。通过对江西星火工业园有机硅产业集群案例的实证分析揭示了产业集群的形成因素,探讨了地方政府在集群规划中的作用,并提出了地方政府应该采取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0.
郭美斌 《企业经济》2006,(8):131-133
从集群角度发展产业已成为当今世界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流,但对一些区位不突出、自然资源没有明显优势、原有产业发展也一般的地区,如何加快本地区整体产业发展,寻求产业竞争优势,提高本地区竞争力却是一个值得人们关注的问题。广西梧州人造宝石产业集群的形成能带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分析武汉城市圈发展集群模式的物流产业的优劣势,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对策,通过政府合理规划物流体系,搭建集群式物流发展平台;优化物流发展的法规政策,营造集群式物流发展的氛围;建立推进现代物流集群式发展的统一协调机制;大力推进城市圈内产业机构升级,形成产业集群以及完善基础设施、培养人才等方面来促进武汉城市圈物流产业集群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京津冀都市圈作为我国北方地区的经济中心,没有充分发挥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产业集群发展不力是重要因素.国家开发银行作为政府的开发性金融机构,运用开发性金融的原理和方法,可以在支持京津冀都市圈加快产业集群发展中发挥重要而独特的作用.文章对产业集群理论做了简要介绍,并从分析京津冀都市圈产业集群的现状和问题入手,提出开发性金融支持京津冀都市圈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划先行、区域政策协调、基础设施保障、融资支持模式,试图找到一条促进本区域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日本等国外政府支持产业集群发展的措施和经验,并分析了当前我国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政府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我国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促进产业集群向创新性集群发展。  相似文献   

14.
辽宁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研究了对产业集群的本质的基础上,对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进行分析,结合辽宁地区的产业特点和现状,对辽宁地区的产业集群的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辽宁发展产业集群的几点建议。辽宁应该充分利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的政策扶持,进行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规划。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充分的整合内外部资源,发挥优势的产业集群;打造强势的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孵化器的作用;正确发挥地方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产业园区的合理规划,实现区域经济了腾飞;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产业集群内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石佛寺镇玉器产业的实例分析,说明石佛寺镇玉器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是阶段分明的。同时,可以得出在集群发展的不同阶段,政府集群政策的角度和政府集群政策所产生的作用是不同的,从而证明了地方政府角色定位对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产业集群对一国的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而产业集群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在目前的我国。因此,探讨地方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应扮演的角色,对于我国产业集群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政府对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扶持与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繁荣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产业集群的成长过程如同产品一样,有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在其各个发展时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政府的适度介入会给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本文针对产业集群发展中各个阶段面临的困难,探讨了政府对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扶持与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8.
桑本 《企业导报》2011,(5):156-157
青海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之一,经过青海省委、省政府多年不遗余力地打造,目前青海藏毯产业集群仍处在集群化初期,处在形成与发展共存的混合时期,政府在发挥产业集群形成期、发展期和成熟期的作用同时,通过三者结合创造性地发挥政府功能,破除墨守陈规,采用适合藏毯产业集群发展的特殊政策,将直接关系到藏毯产业集群能否健康的发展。本文结合藏毯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现状和国内外产业集群政策的成功经验,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区域物流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主导性地位的产业作用。文中通过对产业集群发展演化过程的分析,探讨区域产业集群在不同阶段对区域物流网络系统的要求;同时,从区域物流网络空间系统演化过程探讨其对区域产业集群演化发展的作用;进而,从产业集群与区域物流网络空间系统相互作用的关系,分析两者相互作用的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区域物流网络系统空间布局规划的创新思路,即从区域物流空间系统演化的规律进行规划和布局以及从产业集群发展角度进行规划和布局等,以指导我国区域物流网络空间系统的布局规划。  相似文献   

20.
田卫东  汪洁  杨杰 《价值工程》2010,29(23):39-40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为各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国内外的经验表明,产业集群大多是自发形成的,但政府在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中依然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以山东梁山专用车产业集群为例,探讨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应该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