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文章从消费的定义着手,逐步引入了"消费"、"商品"、"品牌"等概念,并通过对消费社会中"非实用性"定义的分析以及对奢侈品品牌的列举和对品牌、符号的理解,试图提出对消费社会中商品或物的"非实用性"的一丝忧虑和一些自我反思.  相似文献   

2.
曾照军 《黑河学刊》2010,(11):54-55
根据印刷媒介的自身的特性与现今广告消费现象相结合原理,阐述消费社会的广告对不同媒介产生不同的消费诉求方式,以及商品的本身蕴含的符号。今天的消费者似乎生存在一个处处被商品包围的物化世界,它随着电子媒体纷纷涌现,二者对于广告而的消费诉求也出现了各自的特点,也正是由于这种前后对比凸显了印刷媒体自身特征,值得探索下去。  相似文献   

3.
吴娟 《改革与开放》2014,(6):82-82,84
通过对让·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文本的细读,认为其在对后现代主义和消费文化理论进行阐释的同时,也衍生出对城市文化与后现代生活方式的解读。鲍德里亚"符号消费"背景下的消费社会的城市体现出更多的影像和自我意识,既是文化的消费中心也是一般意义上的消费中心。应该树立正确的理性的消费观,抵制符号消费的炫耀性质。  相似文献   

4.
炫耀性消费行为研究是消费者行为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核心议题,当个体的消费行为表现为社会性凌驾于经济性之上时,其对商品的需求和使用便从功能性层面上升到符号意义层面,个体的消费生活也逐渐被其消费行为所折射的符号意义所取代.该文在系统梳理国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炫耀性消费理论和符号消费理论为基础,在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不同学科视阈下对炫耀性消费作了理论述评,并针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在后工业消费社会里,人们消费偏好使得商品产生了追求"个性化"的符号,并成为现代消费社会的鲜明标志,但人同时也是追求认同感的生物群体,我们往往难以将人们所进行的符号消费与其在意识层面期盼得到的社会认同分隔开来,因此追求个性化与寻求社会认同之间就产生了行为悖论.基于压抑的无意识,编织了符号消费的意义之网,操纵着人追求个性化的符号消费.  相似文献   

6.
江振丽 《黑河学刊》2014,(6):9-11,32
鲍德里亚的科技伦理思想主要体现在其对符号经济学的研究视域中,其科技伦理思想的理论逻辑构建通过指出鲍德里亚的科技伦理思想所批判维度:社会符号化与消费主体异化。同时,阐述符号—科技伦理思想产生及演变的三大理论逻辑:即通过分析作为"自动化的科学技术"、符号消费中的科学技术以及"超真实"世界中的媒介技术三种形态来揭示科技如何与符号相结合达到对人与社会的全面支配与异化。现主要探讨符号价值、社会批判理论与符号的双重逻辑来分析鲍德里亚的符号—科技伦理是如何在理论上建构起来的。  相似文献   

7.
消费主义既是一种生活方式,又是一种价值观念,而作为价值观念的消费主义对人影响更大,在价值观念上消费主义认为消费本身即是目的,并进一步将消费视为人生目的和价值;在消费理念上,消费主义追求炫耀性消费、品牌消费,重视消费的符号象征意义;在物质与精神的取向上,消费主义竭力倡导消费对外在物欲与感官的满足,忽视内在的精神追求.消费主义使人的生存面临价值危机,使人的生存面临精神危机,使人的生存面临生存危机,我们应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坚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来探索合理的解决之策.  相似文献   

8.
白婧 《黑河学刊》2011,(12):1-2,5
鲍德里亚早年通过对消费社会中物质系统的解析,揭示了新型的社会秩序与日常生活中的意识形态霸权。认识到了当代社会发展趋势的符号化转型,于是他引入符号学来诠释新形势下社会控制形式的技术手段和组织当代社会的过程,写下了《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该书运用符号学的视角解析了当代社会形态已经从生产型转为消费型社会,确认了当今社会的消费盛行状态和符号化倾向,论证了马克思以生产为基础的经济交换时代已经结束,其政治经济学批判已经过时,只有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才能承担起当代社会批判的重任。他主张用象征性交换来消除整个符号体系,认为这样才能解放全人类。其符号政治经济学理论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对广东石塘古村落文化符号解读基础上,根据洛特曼文化符号类型,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构建石塘客家古村落文化符号体系,最后从古村落文化符号的挖掘生产、营销传播和消费传承三个方面提出石塘村落旅游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10.
消费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但人们在购买商品消费的过程中,除了消费商品本身的实用功能之外,更多的是商品本身所被赋予的符号价值、精神价值。实用功能是商品在生产过程完成之后就具备的,而其精神意义则是被广告中的符号元素所赋予的。文章以Diesel为例分析其品牌广告的符号价值,以得出商品的确不再仅仅是商品本身,其在满足人们对物质的需求和欲望的同时更包含了蕴含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的符号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居民用电对城市节能目标的影响及对策——以上海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创 《特区经济》2009,240(1):241-242
居民电能消费量,是城市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增长,城市居民的电能消费呈大幅度增长的势态,占城市能源消耗总量的比率不断提升。然而这种增长趋势却大大抵消了为节能降耗所采取各种措施的效果,不利于城市节能降耗目标的实现。本文定量分析居民用电对城市节能目标的影响程度,并提出减弱和消除其不利影响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改革开放,以追求商品符号象征价值的消费主义悄然登陆中国,并有越演越烈之势。消费主义为了满足高消费,毫不节制地牺牲物质资源和自然资源,这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不符,也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背道而驰。因此,倡导节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3.
基于认同的消费者行为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购买具有符号象征功能的商品,来表达自我认同或者获得社会认同,已经成为解释消费者购买动机的重要路径,也是消费者行为学研究的前沿主题。文章系统回顾了认同对消费行为影响的西方相关文献,首先介绍了认同与符号消费的含义、消费认同理论的研究路径,然后从认同凸显、认同关联、认同威胁和认同冲突四个方面探讨了认同对消费行为的影响,最后探讨了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了伴随邮政改革的各国速递业的发展状况和特点 ,并用产业组织学的市场结构理论分析了中国速递业的现状 ,提出了调整中国速递业市场结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施建魁 《科技和产业》2023,23(3):102-109
通过调研获取江西省浮梁县370个茶叶消费者相关数据,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KAP理论,构建结构方程模型(SEM)实证研究品牌信任、消费认知与购买行为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研究表明:消费认知在品牌信任对消费意愿、购买行为作用中扮演着部分中介作用;消费意愿在品牌信任、消费认知对购买行为作用中扮演着部分中介作用;消费认知对购买行为具有主导作用,而品牌信任对消费意愿具有主导作用;消费认知对品牌信任具有正向显著影响,而购买行为对消费意愿具有正向显著影响。基于此,从增强茶叶消费者消费认知和提升茶叶消费者品牌信任两方面提出引导茶叶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provides a fundamental study of China's consumption and output fluctuations. The most recent literature reports that, in the post-1978 period, detrended consumption is significantly more volatile than detrended output in China. This indicates the inability to impose consumption smoothing. However, in those previous studies, consumption of durables, which has some features of capital, as discussed in the real business cycle literature, was not separated from private consumption. This paper is the first to estimate consumer durables for China and their service values following the method introduced in Cooley and Prescott (1995). We adjust the consumption measure to make it consistent with the real business cycle literature, and find that consumption of durables is much more volatile than output, but non-durable consumption is less volatile than, and less correlated with, output that provides evidence that supports consumption smoothing in China.  相似文献   

17.
能力导向是高职人才培养的一种符号象征。在对接满足人才市场需求方面,能力导向的教学观和培养模式为高职的人才输出起到了重要作用。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和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和路径等方面有许多共通地方。对高职人才培养从能力本位的教育思想到实践中的问题再到改进性研究进行综述,可以对独立学院相关工作开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8.
完善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若干法律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政复议制度的立法确认,标志着我国对行政权实施的事后法律救济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本文在分析现行《行政复议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学理和实务问题的基础上,对完善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基本思路和具体途径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音义结合的符号,而文字是对语言的记载和传承,是符号的符号.语言是第一性的符号,文字是第二性的符号,而文化的精深内涵又尽显于语言文字的运用之中.现代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我们要学好用好它,就应该对语言、文字、文化的各自特点和三者之间的紧密交融有深刻认识.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州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及消费水平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越来越注重文化消费在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但与此同时,在人们的消费行为中,也存在一些不科学、不文明的消费倾向。本文通过对广州市近年来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实证分析,对各种相关数据进行论证,阐述居民文化消费状况,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健康合理消费进行探讨,以期对促进广州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