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4年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颁布了修订后的《预算法》。《预算法》修订工作作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方案》的突破口,凸显八个方面的重大突破:突出预算的全面完整性原则,实现四本预算的全覆盖;突出预算的公开透明原则,循序渐进地推进预算信息公开;突出预算的法治性原则,构建预算对政府施政的硬约束机制;拓展预算的年度性原则,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强化预算的绩效性原则,倡导"用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理念;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明确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职责权限划分;加强预算超收收入管理,设立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强化预算的再分配功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预算法》的颁布实施也将对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规范政府施政行为、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运行、提升纳税人权利意识、提升人大审查监督政府预算能力、防范财政风险等产生重大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自2015年新预算法的颁布实施以来,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不断推进,加强预算管理工作势在必行。文章阐述了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现状,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预算管理四个方面分析了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并从采取先进预算编制方法、规范预算执行、健全监督机制、增强预算管理意识等四个方面提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2014年8月31日,20年来首次大修的《预算法》历经四审,高票通过.现代预算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新《预算法》承担着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使命与责任. 一、新《预算法》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法律保障 现行《预算法》自1995年实施以来,在加强国家宏观调控、规范预算管理、调配财政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社会各领域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原《预算法》对预算内容的完整性、编制的科学性、执行的规范性、监督的严肃性以及活动的公开性等重大问题缺乏明确而严格的规定等缺陷与不足逐渐暴露,已经与当前的发展状况不相适应.同时,在实践中逐渐积累的关于转移支付、预算公开、地方政府负债等方面的问题也需要以法律形式予以确定.修改《预算法》将有助于推进我国预算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有助于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1994年3月22日,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以下简称《预算法》)。这对于强化预算的分配和监督职能,健全国家对预算的管理,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保障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001年开始,我国政府率先在农业部、科技部、教育部、  相似文献   

5.
经"十年磨剑",历四次审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预算法自1995年实施以来的首次修改。新修订的预算法明确:"预算、决算的编制、审查、批准、监督,以及预算的执行和调整,依照本法规定执行"。作为预算单位,全面理解新预算法,查找和改进预算管理中的薄弱环节,认真遵从预算法,严格预算约束,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必须要做且必须要做好的"功课"。  相似文献   

6.
<正>1994年3月22日,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以下简称《预算法》)。这对于强化预算的分配和监督职能,健全国家对预算的管理,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保障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001年开始,我国政府率先在农业部、科技部、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四  相似文献   

7.
为实施依法治财,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1994年3月全国人大八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1995年11月2日国务院第三十七次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并决定从1995年1月1日、11月2日起分别施行。这是我国财政法制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加快财政立法步伐的重要措施。我市要实现“兴边富民,强市升位”的总体战略构想,在财政预算执行上就必须依法聚财,依法理财,依法用财,在不偏离《预算法》及《条例》的轨道上运行。一、强化财…  相似文献   

8.
公安机关作为一个特殊的部门,它肩负着国家稳定与安全的职责,公安机关部门预算是国家综合财政预算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颁布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以下简称《新预算法》,随后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对于公安机关预算管理工作产生了深刻而深远的影响。文章阐释了公安机关预算管理的重要性、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面临的问题,并结合目前公安机关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正新《预算法》增加了允许地方政府举借债务的正面表述和五个方面的限制性规定我国《预算法》的修订一波三折,终于在不久前修成正果。重新颁布并将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预算法,实现了一系列立法进步,在完善"四本预算"组成的政府预算体系、健全全口径透明预算、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硬化预算支出约束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特别是在各方面高度关注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方面,新预算法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顺应现实生活的客观需要和公债风险防控的规律,增加了允许地方政府举  相似文献   

10.
2014年8月3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决定》于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新预算法自2015年1月1日起在全国执行,这意味着行政事业单位将接受一场预算管理风暴的洗礼。预算管理实施有效与否对行政事业单位来说意义重大,它不仅影响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核算、内部控制等各方面,更是公共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依据。文章分析新预算法主要变化,从新预算法突破出发,结合行政事业单位实际情况,探讨新预算法对行政事业单位造成的影响,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新《预算法》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支出管理提出了规范收支管理、预算刚性约束、全面公开预算、细化项目管理、强化预算监督、讲求预算绩效和落实责任追究等新要求。文章分析了目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支出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深化预算支出管理改革、完善预算项目库、建立预算绩效考核奖惩机制、强化预算资金监管和提高预算信息化水平等方面提出了加强预算支出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哈萨克斯坦1.国家预算法:哈萨克斯坦议会通过了《2000年国家预算法》。初步预算总额约23.41亿美元。但财政开支和预算拨款为28.65亿美元。预算赤字大约4.524亿美元。2.投资方针:共和国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会见  相似文献   

13.
正辜胜阻、尹中卿,两位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向《中国经济周刊》深度解读预算法修改170人,161票赞成、2票反对、7票弃权。8月31曰,预算法修正案草案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高票通过。修改后的预算法将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十年磨一剑。2004年预算法的修订工作启动,历经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今年4月,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要求,送交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的"三审"稿对预算法的立法宗旨、全口径预算管理制度、预算公开、做实人大预算监督、赋予地方政府发债权等方面做了大幅修改。在此基础上,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高校预算管理中披露的薄弱环节,依据国家政策和财政法规,结合国务院1995年1月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作为预算编制指南,试论高校部门预算编制与过程控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袁海霞 《首都经济》2014,(12):27-29
2014年以来,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加快推进,8月预算法修正案通过,10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二者勾勒出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基本框架,具有里程碑意义。 新修订的《预算法》和《意见》在举债主体、运作模式、存量债务处理、风险防范处置等方面做了更为明确的规定,在地方债务运作模式、防范道德风险等诸多方面均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6.
陈珊 《浙江经济》2022,(3):73-74
近年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政府工作效率,越来越受到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新修订的《预算法》中6次提及绩效管理,绩效管理已贯穿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决算、监督全过程.本文结合交通系统的行业特点,总结了交通系统预算绩效管理特点与难点,对绩效管理工作的探索改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公共预算改革大多都是技术层面上的改革,较少涉及政治层面的改革,特别是中国公共预算缺乏预算民主,严重阻碍了预算的发展。2011年11月16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修正案(草案)》,标志着预算法即将修改。本文认为我们应以此为契机,努力使预算民主的原则纳入到新预算法中,推动我国预算民主的发展。预算民主的发展重点应在提高预算透明度和加强预算监督两方面。  相似文献   

18.
刘康 《改革与开放》2014,(13):14-15
《预算法》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预算法》存在的一些问题,束缚了其本身的发展,也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服务型政府的建立造成了不同程度阻碍。本文分析了现行《预算法》和预算制度的不足和缺陷,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和解决意见。  相似文献   

19.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提出: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在法律层面,《预算法》要求"各级预算应当遵循统筹兼顾、勤俭节约、量力而行、讲求绩效和收支平衡的原则"、"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应当对预算支出情况开展绩效评价"。预算绩效目标设定、年度预算绩效评价是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对保证预算绩效工作质量有重要意义。文章在阐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预算绩效管理重要性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当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完善疾病预防控制系统预算绩效管理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算法》颁布和实施以来,预算管理有了法律依据和方向,取得了显著成效。毋庸讳言,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对此,必须认真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的对策。文章从制度建设和资源配置两个层面阐述了强化预算管理的意义。从思想认识、预算编制、机构设置和预算管理监督机制等方面剖析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从提高认识、提高预算编制的精准度和完善监督机制三个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