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陈政武对于起步较晚、发展潜力大的农业县来说,如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确实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隆尧县的做法值得借鉴。他们在加快发展的过程中,创造出的一些独特做法给人以启示。例如他们为提高项目的成功率所确定的三条原则,请专... 相似文献
3.
实施外向带动战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八五”期间,涿鹿县国民经济以较快的速度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突出表现在:一是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八五”期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144%的速度增长,1995年达到714亿元,提... 相似文献
4.
纵观90年代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新格局,面对“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的宏伟兰图,作为深居内地的传统农业区的永济县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子应该如何走?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探索,一条现实的发展道路已基本廓清:这就是实行农工商一体化综合开发,把商业、农副产品 相似文献
5.
6.
7.
长泰县有可能建成生态经济示范县 今年7月11日,原福建省委书记贾庆林视察长泰县时指出:“长泰在保护环境方面很有自觉性,现在还 相似文献
8.
9.
徐生年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1996,(6):26-27
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使我县经济和社会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全县社会安定,政通人和,经济发展稳步前进。面对定襄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施两个根本转变的大趋势,如何使我县的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持续、快速、高效、健康的发展,以崭新的姿态跨入二十一世纪,县委、县政府经过认真调查研究,确立了我县在“九五”期间发展经济的“1354”的总体思路:“1”批是一个指导思想即坚持以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为指导,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紧紧围绕县域经济的产业化,抓投入、上项目、增后劲,加速经济… 相似文献
10.
11.
12.
确定中国农村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必须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即就农业谈农业,就农村谈农村,在不改变农村基本格局的前提下去谋求农村有限的发展与进步。这种思路的根本缺陷是割裂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与社会其它单元的有机关联,把“三农”问题作为一个孤立的系统单独加以研究,因而实现不了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市民之间的良性转换与互动。农民的状况只能得到局部的改善和短期的好转,传统的农业社会难以融入现代社会之中,从而阻碍了整个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江汉区是武汉市的中心城区,地理适中,交通便利,商贸繁荣,金融发达。为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增强区域实力和发展后劲,我们经过研究、探索,提出了全区经济发展的“两为主”方针,即在产业结构上,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主;在所有制结构上,以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为主的方针。从建设江汉现代商贸金融区的战略出发,我们制定了相应的产业政策:“退一优二进三”,即农业将随着城市化进程从区产业结构中退出;对工业实行优化结构,减少数量,注重质量,提高效益;全力推进第三产业,即大力发展商贸业,拓展金融业,完善服务业,开发信息产业。在实施产业政策的过… 相似文献
14.
15.
近年来,我国经济实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国内经济实力增强的同时,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提高,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地区。保险业务从少数人的权利逐渐走向普及,这也是未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组成之一。党和国家对农村保险的开展相当重视,提出了要以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探索建立农村保障体系,从而促进保险业健康持续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17.
重庆山区农村生态经济发展战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为,重庆山区农村经济发展,应以市场为中心,交通为突破口,旅游业产业化发展为带动,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使特色农业、特色经济、市场、交通、旅游等基本要素组成有统一体,协调一致相互促进,实现生产力跳跃发展,进面推进山区城镇化,工业化,实现农村经济全面快速持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中共武平县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武平县提出了今后五年发展的战略目标以珠三角经济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为依托,以工业集中区建设为平台,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和辐射,充分拓展中央苏区县的作为空间,全力构筑后发优势,把武平建设成为东融厦漳泉、南接珠三角、西拓大腹地,在海峡西岸经济区迅速崛起的闽粤赣边经济强县。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