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领导者的语言运用是非常重要的。领导行为中的任务委派、指导、评价、奖惩等行为都离不开人际间交往,离不开语言。由于语境、心理、社会环境等因素,语言的运用较为复杂。学界对企业领导语言的研究,大多侧重语言技巧、语境技巧。而本文将领导者语言作为一种言语行为,从语言学、语用学视角进行研究,探析企业领导者言语行为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郑华艳 《大陆桥视野》2014,(24):127-128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体育教学中语言的特点和体育教学中语言的种类,提出体育教学中语言艺术运用的策略,以期为体育教学提供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的概念是由美国著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Noarn Chomsky)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提出来的。中武英语的概念则存在已久,以往学者们主要是从语言能力的角度出发研究和讨论其不规范性和错误的本质,对其进行规定性定义。从语言行为的角度出发,对中式英语的概念进行描述性定义,并且将探讨和中式英语概念容易混淆的几个概念。  相似文献   

4.
语言手段属于人类信息符号系统的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信息传递是通过语言手段共同实现的。一般来说,体育教学中语言手段主要指教师的口头语言讲解、指导以及教育等:而其他手段主要包括教师的哨声、鼓掌声、教师的各种动作(包括示范)、服装外貌、表情、眼神、手势、人际距离等。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环境,针对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合理、有效、灵活运用语言手段,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机械制图是机械工程界的技术语言,传统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完全被动接受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采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教师由“说教者”转变为主持人、引导者、咨询员,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6.
双维度分类视角下顾客抱怨行为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对顾客抱怨行为模式的研究由来已久,由于以往学者对顾客抱怨行为模式的分类标准不统一,导致人们对顾客抱怨行为模式认知产生混乱。从顾客抱怨行为本身特点出发将顾客抱怨行为划分为采取行动型和不采取行动型两种类型,并且将不采取行动的抱怨顾客进一步划分成无奈忠诚型、期待忠诚型、理解忠诚型和无反应退出型四种类型,以帮助人们认知不采取行动型的抱怨顾客类型并制定合理策略予以应对。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不同银行和银行在不同地区涉及上市公司担保行为的行业和区域聚类分析,本文将涉及上市公司担保的17家中国银行划分为五种类型:担保风险集聚型、低诉讼型、低参与高诉讼型、高参与型和稳健型银行;将银行担保行为按照不同区域划分为三种类型:风险型、警惕型和关注型地区.本文在对不同银行和银行在不同地区涉及上市公司担保行为的群类特征进行描述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的银行,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和监管银行担保行为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通过调查笔者发现,教师对于语言、语言学习、语言教学等的不同观念是导致教学效果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剖析了相关教师不同的语言观,并就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学生成绩评估等教学行为以及由此所引至的不同的学习效果进行了综合性的比较分析,以此来探寻教师观念对教学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经济评论》2007,144(2):72-76
主流经济学中的理性行为是一个过于绝对化、有偏见和逻辑的概念。从历史辩证和形式逻辑等视角来看,理性行为的内涵具有一定的状态和范围依赖性,基于可货币化的偏好排序对象的理性行为具有典型的自利性内涵,而基于不可货币化的偏好排序对象的理性行为具有典型的利他性内涵;从经验证实所采用的物理语言或现象语言来看,理性行为概念具有一定的人称依赖性,从第三人称的角度来判断行为选择具有理性行为和非理性行为之分,而从第一人称角度来判断所有的行为选择均是理性行为。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教育”是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方向。通过使用聚类分析,将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划分为认真主动型、中庸型和应付被动型三种行为方式,并构建虚拟变量模型和Logit概率模型,实证分析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与学习成绩的双向因果关系。研究发现:认真主动型网络学习行为能够显著促进大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学习成绩越高的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认真主动型的网络学习行为;女性大学生较男性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良好的网络学习行为和取得较高的学习成绩。从优化网络教学平台资源、打造多样化教学方式、创新大学生学习过程的监督管理模式和提升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的自主性四个方面,提出教学策略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1.
王春  黄健 《经济研究导刊》2013,(35):141-143
行为金融实验教学是由教师应理论教学需要,选择实验教学方案、设计实验、组织学生参与的教学过程。实验教学是行为金融课程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可使用的实验教学方案包括演示型实验、验证型实验、综合型实验以及设计型实验,实验教学过程一般包括构造模型、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四个方面。教学实践证明,实验教学有效提升了行为金融课程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相似文献   

12.
行为引导型教学模式是职业教育领域全新的教学模式,本文阐述了行为引导型教学模式的特点,在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中如何实施行为引导型教学模式以及在实施中要注意的问题,在电子商务教学中探索这种创新型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
针对城市型景区内旅游者和日常访问者相互影响的现象,提出“共处”空间概念,从“空间-行为”关系视角总结“共处”空间的时空特性,形成“共处”空间判别依据。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通过问卷调查,将人群行为划分为互不干扰、围观及参与、干扰及冲突3类,从空间优化与管理角度对列入公园年票体系中的城市型景区提出建议,梳理2类人群关系,提高游憩体验质量。  相似文献   

14.
将来昆游客划分为国内和国际两种类型,在调查数据作分析的基础上,讨论来昆游客利用交通、住宿和景区等三个行业分销渠道进行信息查询、预定和支付的决策行为特征,比较分析了两大市场类型的决策行为差异,研究结论为三个行业分销渠道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思想交流的工具,是表达内容的形式。课堂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学语言来实现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教师的教学语言水平是课堂教学能否取得高效的一个关键。数学课堂教学语言包括口头语言、板书语言和体态语言。本文重点谈谈对数学教学语言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6.
企业家类型、策略选择与企业绩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组织的形成与发展受到企业家行为的影响。本文通过定性研究和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对企业家类型的形成及其与企业战略选择、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研究结论表明:我国企业家的经营性行为主要表现为:建立关系网络、战略定位、管理组织、发现并抓住机会、经营创新;根据企业家的经营行为可以将企业家划分为五种类型,即全面型、机会型、挑战型、关系型和管家型;不同类型的企业家所处的企业在战略选择和企业绩效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性。所以,从企业家的行为特征角度探讨企业的异质性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引入变革型/交易型领导风格,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并提出研究假设,并将建设工程创新划分为个体、组织层次,以个体创新行为为结果变量,构建建设工程情境下创新要求、变革型/交易型领导风格与个体创新行为的跨层次作用机理模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层级回归分析方法、多层线性模型验证研究假设。结果显示:建设工程创新要求正向影响个体创新行为;不同的领导风格对建设工程创新的影响存在差异,但变革型领导风格与交易型领导风格的融合可能具有更好效果;两种领导风格在建设工程创新要求与个体创新行为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即领导者响应、识别创新要求能够更好地驱动创新,领导风格与创新要求之间具有共同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领导研究领域中,领导行为的影响效应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研究话题。然而,现有文献大多关注领导行为对员工、团队或组织产生的影响,很少关注其对领导者自身的影响。近年来,部分新兴的领导研究开始从行为者视角出发,关注领导行为对领导者(行为者)自身的影响,这些研究为理解领导行为产生的动因提供了新的理论见解,为领导行为培训提供了新的实践启示。基于此,本文梳理了目前关于领导行为对自身影响的研究,理清相关研究的主要脉络及发展方向。具体地,首先根据领导行为性质(建设型或破坏型)和影响效果(积极或消极)两个维度,将领导行为对自身影响研究划分为四大类:(1)建设型领导行为对领导者的积极影响研究;(2)建设型领导行为对领导者的消极影响研究;(3)破坏型领导行为对领导者的消极影响研究;(4)破坏型领导行为对领导者的积极影响研究。进一步,根据以上分类,系统回顾关于领导行为对自身影响的研究文献,提炼背后的理论机制和作用路径。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理解日本人的非言语交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朝辉 《开放时代》2007,1(1):123-133
日常交往中人们的行为动作都有其文化基础,这些非语言的行为举止对我们与他人的交际产生着强有力的影响。对日本人来说,比起词句,非语言因素更能真实传递说话者的意愿,因而理解日本人的非言语交际便十分重要。本文从服饰信息、交换名片、空间位置、头部动作、目光接触、微笑等方面读解日本人的非言语交际,并阐明日本人的非言语行为包含着集体观念、等级制度、社会和谐、礼仪规范等文化主题。  相似文献   

20.
在奥斯丁言语行为理论的基础上,塞尔于1975年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即一个言外之力的实施间接地通过另一个间接言语行为的实施来实现。后来语言学家们从合作原则、礼貌原则、面子问题等各个不同的角度对这一理论进行了阐释。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维索伦尔提出的顺应理论,拟从以下几方面对间接言语行为进行阐释:间接言语行为的选择是对语言现实的顺应;间接言语行为的选择是对社会规约的顺应;间接言语行为的选择是对心理动机的顺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