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本文基于高度分解的商品单价和成本数据构建面板模型,通过对18个我国从美国进口商品组合计229种HS八位数编码商品的研究,证实进口汇率传递的商品异质性显著。按照Lall(2000)的方法将商品归类后进一步发现,汇率不完全传递的商品组均为资源密集和低技术制成品,研究时间段内此类商品具有成本上升和需求刚性的特点,人民币升值并没能带来进口商品价格的等比例下降;完全(或过度)传递的商品组则均为中高技术制造业商品,成本变化稳定或呈下降趋势,需求更富弹性,进口价格下降与人民币升值幅度相当。研究还发现2005年7月汇率制度改革后,进口商品价格的汇率传递率小幅上升,说明汇率波动性加大后厂商更积极地调整其商品报价。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构建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两期动态模型,分析了汇率预期的存在和厂商边际成本的可变性对汇率传递效应的影响,并使用Hansen(1999)提出的门限回归法就人民币汇率和汇率预期对进口价格的传递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理论分析显示,汇率对进口价格的传递系数受消费需求弹性的影响可正可负,汇率升值预期会降低进口价格水平,而边际成本的可变性使得汇率对进口价格的传递会随着汇率和汇率预期的变化存在门限效应。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对进口价格的传递系数为负,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存在导致了进口价格下降,且当汇率和汇率预期变化达到一定门限值后,汇率传递程度会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构建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两期动态模型,分析了汇率预期的存在和厂商边际成本的可变性对汇率传递效应的影响,并使用Hansen(1999)提出的门限回归法就人民币汇率和汇率预期对进口价格的传递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理论分析显示,汇率对进口价格的传递系数受消费需求弹性的影响可正可负,汇率升值预期会降低进口价格水平,而边际成本的可变性使得汇率对进口价格的传递会随着汇率和汇率预期的变化存在门限效应。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对进口价格的传递系数为负,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存在导致了进口价格下降,且当汇率和汇率预期变化达到一定门限值后,汇率传递程度会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4.
汇率传递是汇率变动与其经济影响的中间环节,进口价格传递弹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汇率变动对进口的影响大小。本文利用分布滞后模型、协整、向量自回归等方法,研究了三种主要贸易方式的进口价格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传递。结果显示,进料加工进口价格的传递弹性要大于一般贸易。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形下,人民币升值对进料加工进口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一般贸易;而来料加工装配进口受人民币升值影响比较有限,更主要受世界需求、国内劳动力成本等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口价格、生产者价格和消费者价格的传递效应.估计结果显示.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进口价格、生产者价格和消费者价格的传递是不完全、传递率较低、且汇率传递率的大小沿着商品流通链不断下降,进口价格对汇率变动的反应最快,生产者价格以及消费者价格的反应依次减缓.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汇率价格传递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在细分商品层面就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进口商品价格的传递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汇率传递的大小在我国不同行业的不同商品间有较大差异,我国进口商品价格存在不完全传递现象,甚至部分商品存在逆传递。对于原材料类产品,汇率对价格的影响是相当迅速的,随着深加工的进行影响会出现时滞。  相似文献   

7.
胡冬梅  袁君宇 《南方经济》2019,38(11):94-112
文章扩展了Yang(2007)的厂商定价模型,对汇率传递非对称性、特点和成立条件进行理论分析,发现对称传递需要满足严格的条件,而现实中更常见的是非对称汇率传递。在一定条件下,商品需求弹性越大,越可能呈现出口国货币贬值传递率高而升值传递率低的特点。利用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国出口日本的966种商品价格数据,发现汇率波动向价格传递具有非对称性:(1)人民币升值时,日元价格上涨较少;而贬值时,价格下降较多。我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较大,在日本市场上面对的是一个强竞争结构。(2)若月度升值超过一定幅度(测算约为2.43%),传递率又会有所上升,说明尽管日元价格易跌难涨,但在升值导致成本上涨较多、明显挤压利润时,厂商不得不适当提高日元售价。采用2000年至2018年9月日本从中国进口单位价值指数进行稳健性检验,得出类似结论。现阶段稳定的人民币名义汇率对我国出口企业是更为有利的。  相似文献   

8.
人民币升值背景下进口商品消费与国内商品消费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人民币升值的背景,分析了进口商品价格相对降低对国内商品消费的短期和长期影响。我们在永久收入理论的经典消费模型中引入消费者的习惯形成偏好,从而使得本文的经验分析有一个更接近实际消费者行为的理论基础。经验结果表明:(1)中国居民对国内商品消费和进口商品消费都存在习惯形成偏好。(2)进口商品消费对国内商品消费的修正期内替代弹性为0.066,而国内商品消费的修正跨期替代弹性为0.136。(3)进口商品消费与国内商品消费呈互补关系。研究表明人民币升值虽然降低了进口商品的相对价格,短期内进口商品消费挤占了国内商品消费,但跨期选择和两种商品间的互补关系将在长期内提高中国居民对国内商品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9.
众多实证研究表明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出现了过度传递、完全传递、不完全传递和逆传递四种情况,针对令人困惑的实证结果,文章从全球供应竞争视角做出了解释。研究发现,汇率传递效应与边际成本和商品需求弹性非线性相关。在全球化背景下,供应竞争导致商品需求弹性与竞争供应国产品替代弹性、市场份额大小相关,而全球化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又导致产品边际成本可能随产品供应量上升而下降,这二者结合产生了汇率传递效应的多样性、非线性和非对称性。  相似文献   

10.
众多实证研究表明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出现了过度传递、完全传递、不完全传递和逆传递四种情况,针对令人困惑的实证结果,文章从全球供应竞争视角做出了解释。研究发现,汇率传递效应与边际成本和商品需求弹性非线性相关。在全球化背景下,供应竞争导致商品需求弹性与竞争供应国产品替代弹性、市场份额大小相关,而全球化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又导致产品边际成本可能随产品供应量上升而下降,这二者结合产生了汇率传递效应的多样性、非线性和非对称性。  相似文献   

11.
国内价格的汇率传递性——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VAR模型研究了我国国内价格的汇率传递性。VAR模型的脉冲反应函数显示,存在人民币汇率对国内价格的不完全传递性,但是,传递弹性极低,进口价格指数的汇率传递弹性要强于消费价格指数的汇率传递弹性,且进口价格指数向消费价格指数传导逐渐衰减。因此,通过汇率升值来抑制通胀效果并不理想,从紧的货币政策才是医治通胀的良药。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汇率传递的视角,详细考察了中国贸易价格的汇率传递问题,通过构建贸易价格指数和汇率指数,分析了中国总体、分类商品、分贸易伙伴的汇率传递弹性及其对称性。从总体上看,中国贸易价格的汇率传递弹性具有不完全传递的特征,出口和进口的价格汇率传递弹性仅约为20%,且两者变化均与人民币汇率变动密切相关。从分类商品上看,各类商品的汇率传递弹性体现出明显的异质性,其中,矿产品和化工产品的出口汇率传递弹性较大,动植物和金属产品的进口汇率传递弹性较高。人民币汇率变动方向和幅度对汇率传递的影响基本存在对称性,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也并未明显影响汇率传递的程度。从分国别上看,以美国和韩国为例,中国与前者贸易价格的汇率传递弹性明显较大,是与后者的2.5~3倍左右。  相似文献   

13.
人民币汇率制度自从2005年7月21日改革以来,人民币处于一个长期升值的趋势中。自"汇改"以来至2008年6月5日汇率累计升值已达14.34%,但我国钢铁业出口却依旧保持强劲增长。传统国际经济学认为,货币升值将提高国内商品对国外商品的相对价格,导致本国该商品出口下降和进口商品对国内生产商品的替代,从而降低该商品贸易顺差,而我国钢铁业似乎与该理论形成谬论。该文探析了人民币升值与我国钢铁业进出口贸易强劲增长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汇率传递的视角,详细考察了中国贸易价格的汇率传递问题,通过构建贸易价格指数和汇率指数,分析了中国总体、分类商品、分贸易伙伴的汇率传递弹性及其对称性。从总体上看,中国贸易价格的汇率传递弹性具有不完全传递的特征,出口和进口的价格汇率传递弹性仅约为20%,且两者变化均与人民币汇率变动密切相关。从分类商品上看,各类商品的汇率传递弹性体现出明显的异质性,其中,矿产品和化工产品的出口;12率传递弹性较大,动植物和金属产品的进口汇率传递弹性较高。人民币汇率变动方向和幅度对汇率传递的影响基本存在对称性,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也并未明显影响汇率传递的程度。从分国别上看,以美国和韩国为例,中国与前者贸易价格的汇率传递弹性明显较大,是与后者的2.5~3倍左右。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汇率理论假定汇率变动所引起的进出口价格的变动是完全的,因而人民币升值可以改变中美贸易不平衡。通过对中美贸易商品价格的实证研究,本文证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美国进口价格传递程度很低,人民币升值不能减少对美贸易顺差。本文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变动不完全传递的原因,及其对中国汇率政策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欧出口价格的传递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探讨了人民币升值对向欧元区出口价格的汇率传递效应及其对中欧贸易顺差的调节作用。作者利用1999年1月至2006年12月的月度数据,在SITC一位数商品分类层面上,考察了人民币/欧元汇率变动对中国向欧元区出口价格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不同类商品的出口价格汇率传递弹性存在较大差异,汇率变动引起中国向欧元区出口价格较大幅度的调整,人民币升值对占中欧出口总额一半以上的第6类和第7类商品出口没有抑制作用。因此,人民币升值对中欧贸易顺差的调节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7.
本文考察了2005年7月至2008年2月期间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物价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变动对进口价格的传递是不完全的,当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每变动一个百分点时,进口价格指数仅变化0.22个百分点;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与国内物价水平存在负相关性,这与以往的研究结论恰好相反,对此,本文从人民币升值预期和人民币均衡汇率两个视角作了解释;全球商品价格指数并非影响我国国内物价水平的最重要因素,我国经济体具备较强的抵御外来冲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通过将Taylor(2000)交错价格模型融入新开放宏观经济学模型(NOEM)导出实证模型,有效地将通货膨胀环境与汇率对国内价格传递相融合.选取1998年1月-2012年4月的数据对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传递效应在不同通胀环境下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对传递途径进行了脉冲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变动的CPI传递的长短期效应均较低且受通胀环境影响较大,1998年初至2002年末的持续低通胀环境阻碍了汇率传递所有渠道是导致传递效率低的原因所在,2003年初至2012年4月的较高通胀环境下汇率传递的货币渠道较进口商品价格渠道冲击显著但作用符号相反.  相似文献   

19.
人民币升值会带来多方面的影响,一是使进口品价格降低出口品价格提高。二是会恶化人们的收入状况,使人们对本国商品和进口的降低,甚至引致失业。将汇率引入消费、投资、进口、出口函数进而构建国内生产总值函数计算人民币升值对消费、国内投资、进出口等因素的影响,发现人民币升值使实际GDP的年增长率平均降低了1.37个百分点,使进口增加了6308.90亿元,出口减少了3416.24,贸易顺差减少量占当期贸易顺差的10.85%。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建立SVAR(Structure Vector Auto Regression)模型,实证研究了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国内进口价格、生产者价格和消费者价格的传递效应并分析了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对汇率价格传递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①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三类价格的传递是不完全的且存在一定的时滞,在长期内,1个百分点的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