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增长理论的新发展表明,投入、技术和制度是经济增长的三大要素,在目前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和产业结构形势下,我国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动力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而且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相互促进,共同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2.
经济增长理论的新发展表明,投入、技术和制度是经济增长的三大要素.在目前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动力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而且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相互促进,共同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3.
大国人口众多、土地辽阔,有更加复杂的组织结构和制度安排,大国的制度变迁具有内生性、渐进性以及巨大的国际影响力。从静态和提高效率的角度来看,制度变迁主要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效率来促进经济增长;从动态的角度看,制度变迁主要通过形成激励机制和推动技术创新来促进经济增长;从结构的角度看,制度变迁主要是通过黏合各种要素形成整体合力来促进经济增长。发展中大国应该以改革促进大国的制度创新,建立以市场机制为核心、以转变政府职能为关键、以驱动科技创新为目标的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4.
以经济增长理论和发展经济学的相关研究为基础,综合国外的发展经验和历史教训,分析导致中等收入陷阱的政策和制度因素。随着我国经济进入中上等收入阶段,结构失衡将是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障碍,"未富先老"问题加剧了我国实现持续快速增长的难度;为实现经济增长阶段的跨越,一方面要解决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性难题,另一方面应通过制度改革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经济发展战略高度论述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依靠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的弊端,提出了转变这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必要性、紧迫性及艰巨性。以期通过改革的深化和科技的创新,切实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中国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技术进步路径演变与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伴随经济总量快速增长,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发展方式转变逐渐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主线,而技术进步与创新是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支撑。围绕技术创新能力,本文深入研究我国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路径演变与技术创新动力机制问题。研究结果显示:技术能力、技术知识积累、市场化程度、经济基础条件等因素对技术进步路径演变影响较强,技术进步路径存在一定依赖性,但不显著;不同技术进步方式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与技术引进相比,自主研发对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程度最大、显著性水平最高;技术创新的经济增长效应显著影响,尤其是核心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影响更加显著。为此,应不断优化技术进步路径,提高技术知识的累积效应,加快技术进步转型,凸显技术创新功能,发挥自主创新作用,提升中国经济增长质量。  相似文献   

7.
陕西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深层根源是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变革滞后.要加快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变革,应更新农村经济发展理念,整合区域产业布局,分类实施农村工业化;综合开发劳务产业,振兴村级经济,促进城镇化发展,构建现代基础设施和环境条件;促进经济主体转变,强化科技市场机制作用,改善流通服务,创新农村金融体系,进行土地承包制度改革试验;改革政府农村投资体制,积极开展领导方式创新.  相似文献   

8.
创新与发展紧密联系,发展需要创新,创新促进发展。技术创新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  相似文献   

9.
随着金融危机的发展,中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已走到尽头,经济增长必须由原来的依靠增加要素投入的外延增长方式转向依靠技术创新和金融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方式。本文通过构建结构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考察中国经济增长、金融发展、技术创新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在中国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的推动高于后两者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且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促进要高于中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10.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发展的低级阶段,土地、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比较明显;而当经济总量增长到一定阶段,粗放型生产方式就会严重地制约经济发展,技术及制度创新、经济管理水平等要素对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即集约型生产方式。因此,中央提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具有紧迫性。本从计量经济学的角度分两个阶段考察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经济发展的轨迹,探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11.
正如社会的经济是由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决定一样,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应由宏观主体和微观主体来共同进行,宏观主体就是政府,微观主体就是企业。 世界上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成功经验表明,政府的宏观调控在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作用很大。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现又处于新旧体制转轨时期,由于企业体制尚不合理,市场机制的调节功能较低,各种经济关系尚未理顺,因而搞好宏观调控对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显得更为重要。宏观调控功能取决于宏观调控体制,这几年来,在宏观调控体制方面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角度看,问题还不少,我国之所以目前还未摆脱粗放型经济增长的格局,与宏观调控改革滞后不无关系。因此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深化宏观调控体制改革是必须的。宏观调控涉及的面很广,当前围绕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应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12.
新制度经济学揭示了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是研究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制度安排的理论基础。制度变迁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其内在的作用机理,而我国现行制度安排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因此,应从树立以人为本观念、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政绩考核制度、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推动科技体制创新、规范要素配置机制、深化财税制度改革等七个方面对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安排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13.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仅是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彻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推动力。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金融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配置市场机制,对于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环境金融发展的经验,从制度、市场、组织和机制等方面加快金融创新,以推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与发展是加快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核心支撑,是企业竞争优势与经济效益的源泉。长期以来,我国增长方式一直未能实现转变的根本原因在于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科技竞争力和供给力不足。,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必须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增强自主创新动力;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努力发展创新文化;建立开放式的科技体制,扩大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  相似文献   

15.
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根据我国国有企业技术创新不足的现实情况,必须加强国有企业制度创新,以制度创新推动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6.
要素投入与山东省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物质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近年来有增长的趋势,劳动投入的贡献有所降低,外资投入尚未发挥应有作用,人力资本呈现高产出低回报,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为稳定。发展山东经济应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提高劳动者素质,充分利用外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7.
唐蓉  吴园一 《全国商情》2010,(10):42-43
本文重点研究了经济增长理论,提出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历史上经济增长理论按前后顺序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增长理论、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本文通过研究经济增长理论,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霍鹏 《现代经济》2007,6(11):125-128
技术创新是推动一国经济和贸易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推力,也是提高出口效益和实现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本文试图通过计算中国贸易商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系统地分析了我国目前的贸易竞争力状况,认为我国贸易竞争力不强;通过实证检验,分析了技术创新对对我国贸易竞争力的影响,最后得出技术创新对我国贸易竞争力贡献偏弱,只有技术创新才能提升中国贸易竞争力的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从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增长的关键要素组合创新创造价值的角度,突出科技、管理创新等要素创新的核心作用理念,提出要素组合创新机制概念,并构筑其竞争优势模型,提出转变绿色食品产业经济增长方式的相关措施,以阐释绿色食品产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机制.  相似文献   

20.
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创新既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又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途径。提高我国国民经济增长水平,科技创新是重要因素。以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和实施科技创新为手段,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