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反倾销立案调查对我国上市公司影响的决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2001年至2012年间美国对华60起反倾销立案调查涉及的我国475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事件研究法以累积异常收益率来衡量反倾销的负面影响,并研究这种负面影响的决定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规模越大,经营业绩越好,股权集中度越高,越有助于上市公司抵御美国反倾销立案调查的负面冲击;而劳动要素密集度越高,直接受到反倾销立案调查指控的上市公司遭受的负面冲击越大;与深交所的上市公司相比,上交所的上市公司遭受美国反倾销立案调查的负面影响更大;东、中、西部上市公司、不同行业上市公司受到该事件的负面影响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文章简要介绍对华反倾销样本构成、来源和统计指标后,统计分析发现中国涉案产品出口受美国、欧盟和印度的影响最大,受反倾销影响的行业主要有贱金属及其制品、塑料橡胶、杂项制品、化学工业、机电设备和纺织品。反倾销寒蝉效应模型实证表明:外国反倾销立案和实施措施对中国出口都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其中反倾销立案给中国出口带来的不利影响要高于实施反倾销措施所带给中国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2004年,我国对外反倾销立案27起,复审立案7起,是历年来发起反倾销调查较多的一年。我国已成为继美国、欧盟、土耳其之后使用反倾销手段最多的国家之一。从我省情况来看,企业利用WTO规则,主动提起反倾销调查申请,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还不强。2004年,我省仅有一家企业参与了对外反倾销立案调查申请。今年上半年,我省有两家企业发起了反倾销立案调查申请,已被商务部正式立案。提出申请的企业均为外商投资企业,一方面说明内资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在经营理念上存在差别,同时也反映出内资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意识不强。另一方面说明内资企业对WTO规则不了解、不熟悉,更不懂得如何利用WTO规则来维护企业利益。  相似文献   

4.
反倾销动态     
立案调查美国商务部对原产于中国的六偏磷酸钠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2007年3月1日,美国商务部发布通知,对原产于中国的六偏磷酸钠(Sodium Hexametaphosphate)启动反倾销调查程序。2007年2月8日,美国两公司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交申请,要求对原产于中国的六偏磷酸钠启动反倾销调查程序。申请人指出,原产于中国的六偏磷酸钠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在美国市场销售,初步测算的倾销幅度为76.69%-103.62%,给美国国内产业造成了损害。  相似文献   

5.
沈昊旻  程小可  宛晴 《财贸经济》2021,42(4):149-164
随着中国企业高科技产品出口增加,中国遭受反倾销调查的领域也逐渐向高科技行业集中.频繁遭受贸易摩擦冲击后,中国企业创新能力会受到何种影响值得探究.本文以2007-2018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对华反倾销对中国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对华反倾销抑制了企业创新活动,区分创新类型后发现,对华反倾销对策略性创新活动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策略性创新仅受反倾销的“融资约束”抑制作用的影响,而实质性创新同时受“融资约束”抑制作用和“风险承担”激励作用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实质性创新有助于缓解对华反倾销对企业价值和全要素生产率的负面影响.本文从微观视角丰富了反倾销政策经济后果的研究,从产品市场环境的角度拓展了创新结构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同时,为贸易保护背景下,企业和政府如何应对贸易摩擦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6.
一、现状 自1979年的第一起反倾销案件至今,我国已受到国外对我国产品的反倾销立案调查540多起,仅从1995年至2003年6月底,中国就遭受反倾销立案调查324起,占同期世界反倾销立案调查总量的14.2%。在2001年,中国遭遇国外反倾销立案调查的数量占当年全球案件的15%,到2002年上升至17%,被采取最终反倾销措施的案件为36起,列全球首位。  相似文献   

7.
新西兰对原产于中国的桃罐头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2006年2月21日,应HeinzWattie's有限公司的申请,新西兰对原产于中国的桃罐头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涉案产品海关编码为20087009。  相似文献   

8.
反倾销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案调查澳大利亚对原产于中国的三聚磷酸钠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2007年1月2日,应澳大利亚AlbrightWilson有限公司的申请,澳大利亚决定对原产于中国的三聚磷酸钠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倾销调查期为2006年1月1日-12月31日;损害调查期自2002年1月1日起。  相似文献   

9.
国外对华反倾销措施效果评价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是被反倾销调查和采取最终措施的最大国。比较反倾销强度指数证明,中国在美国市场的出口份额强烈地受到美国反倾销行动的影响,但美国在世界出口市场份额则较少受到他国反倾销的影响,美国是影响中国贸易救济的最大因素。美、欧对华提起反倾销诉讼对他国具有示范效应。中国应积极谋求世贸组织剔除其非市场经济地位,重视反倾销对称性并积极应诉,通过行业协调和调整出口导向,促使进出口内外均衡与结构合理,以减少反倾销措施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在2002年~2004年度发生重大资产重组事件对上市公司的绩效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我们的研究发现,总体来看,重大资产重组对总体上市公司短期业绩有负面影响,但长期影响为正;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重大重组事件对公司的业绩有持续的正面影响,增强了企业的长期绩效水平;而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重大重组事件对公司绩效表现出持续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小板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中四个行业共185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其资本结构的特征,以行业为因素,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资本结构行业间的差异,考察行业因素对中小板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得出中小板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之上,笔者对中小板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提出一些看法,及其资本结构改善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公司资本结构决定因素的探索性研究中引入了产业组织理论,以沪深两市的1030家A股上市公司以及广西所有在沪深两市上市的25家公司为两个独立的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产品市场竞争对全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情况以及对广西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同时,通过对比全国与广西上市公司受产品市场影响的差异情况,从中发现改进广西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办法,以实现其融资成本最低,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经营目标。  相似文献   

13.
殷明  宣宇  龚强 《商场现代化》2008,(12):170-171
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在2002年~2004年度发生重大资产重组事件对上市公司的绩效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我们的研究发现,总体来看,重大资产重组对总体上市公司短期业绩有负面影响,但长期影响为正;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重大重组事件对公司的业绩有持续的正面影响,增强了企业的长期绩效水平;而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重大重组事件对公司绩效表现出持续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崔征 《WTO经济导刊》2004,(12):71-72
自2003年5月美国商务部和国际贸易委员会接受申诉方申诉,立案开始对我国出口美国的21英寸以上彩电进行反倾销调查以来,该案就一直受到了我国政府和企业等多方关注,因为我们已经意识到在中国加入WTO后发展国际贸易的前进道路上,应对反倾销等贸易救济措施是我国必将面临和解决的难题、关键。日前,笔者参加清华大学法学院举办的讲座,长虹代理律师并在产业损害调查中出任中国彩电全行业首席辩护律师的王晓麟(美国adwalader,Wickersham & Taft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介绍了该案的一些基本情况。本文为王晓麟在讲座中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沪深交易所上市的浙江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的C2R模型对2006年97家浙江上市公司的综合效率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浙江上市公司整体平均综合效率较低,且效率值两极分化严重;上市公司行业构成不够合理,影响整体效率水平;不同行业综合效率值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投资者预期的角度,将亏损上市公司按照其亏损的性质和特征进行了分类研究,认为由于亏损的异质性.投资者对亏损上市公司价值变动的预期不同,各类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与盈余信息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文章以我国2004至2006年度A股亏损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亏损的程度和性质区分为(正、负)溢价型亏损和(正、负)折价型亏损四种类型,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正溢价型亏损公司的股票价格不仅受到亏损信息的负面影响较大,而且还与投资者对公司可能发生的卖壳、重构、高管变更等题材面事件的预期收益显著相关;负溢价型亏损公司是否有较大项目的投资或研发费用支出等信息对其股价的影响较大;正折价型亏损公司的股票价格受到亏损信息的正面影响较为显著,同时,公司的净资产、资产内部调整事件等因素对其股票价格的影响也较大:负折价型亏损公司的股价主要受到公司的净资产、清算价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加拿大对华反倾销立案2000年以来,有所增加,年均立案超过2起。加对华反倾销新立案数波动较大,采取最终措施的占比较高。从行业看,加对华反倾销涉案行业比较集中。1981~2011年,加拿大发起的39起对华反倾销调查涉及轻工、冶金、机械、建材等10个行业。其中涉及轻工产品的案件最多,共13起;其次是冶金产品,共8起;位居第三的是机械产品,共5起。这三个行业的反倾销案占到总数的66%。2006年以来涉及冶金行业的反倾销调查明显增加,且加对华冶金产品反倾销案均裁定征收高额反倾销税。  相似文献   

18.
合法利用贸易救济措施的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2009年6月1日,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国和俄罗斯的进口取向电工钢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和《对原产于美国进口取向电工钢进行反补贴立案调查》的公告分别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电工钢实施“两反”调查,对原产于俄罗斯的电工钢实施反倾销调查(简称《取向电工钢两反调查案》)。中国第一个同时进行的“两反”调查案由此诞生。  相似文献   

19.
知识产权壁垒成为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特保条款及技术壁垒和社会道德责任标准之后,中国产品在出口中面临的又一种新型非关税贸易壁垒。本文在对知识产权及知识产权壁垒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从立案调查案件总量、案件侵权类型、立案调查结果裁定和被诉立案调查侵权产品行业分布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中国对外贸易,主要是对美国出口中所遭遇的知识产权贸易摩擦现状及原因,最后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事件越来越多,直接损害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四川金亚科技公司通过财务舞弊欺诈上市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基于对案例公司财务舞弊原因和过程的分析,提出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防范措施和治理建议: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加强管理层与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培养,加强对独立审计行业的监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中介机构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