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代工模式嵌入全球价值链,是后进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有效战略和重要途径,但可能因锁定效应而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产业升级。本文首先从投入、需求与功能三个维度将代工产业的锁定效应分解为要素锁定效应、市场锁定效应和价值链锁定效应,进而利用2001-2008年中国制造业分行业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国际代工模式下不同要素密集型产业的锁定效应。结果显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表现出要素锁定效应和市场锁定效应,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则兼具上述三种锁定效应;外资代工促成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锁定效应,全球价值链分工因素对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具有"双刃剑"作用,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则具有显著的锁定效应;工资水平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锁定效应具有显著影响,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的锁定效应与工资水平、规模经济和创新强度显著相关,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锁定效应则受到创新强度和外部制度因素的显著影响。本文结论意味着不同类型的产业升级应当采取差异化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入世十年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最新的统计数据对中国加入WTO十年以来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加入WTO十年以来,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有较大程度提升。虽然中国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在下降,而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在上升,但中国目前最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都有所提高;中国制造业竞争优势的增强是推动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动力,中国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仍然保持着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一些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虽然中国制造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面临着诸多挑战,但本文判断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处于第二次快速提升的前夜,从中短期来看,2016年"市场经济地位"的自然获得,将会进一步释放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既有优势;而从中长期来看,随着人口素质的不断提升,中国将迎来质量型人口红利所带来的新的20年战略机遇期,这将是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最新的统计数据对中国加入WTO十年以来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加入WTO十年以来,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有较大程度提升。虽然中国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在下降,而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在上升,但中国目前最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都有所提高;中国制造业竞争优势的增强是推动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动力,中国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仍然保持着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一些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虽然中国制造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面临着诸多挑战,但本文判断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处于第二次快速提升的前夜,从中短期来看,2016年“市场经济地位”的自然获得,将会进一步释放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既有优势;而从中长期来看,随着人口素质的不断提升,中国将迎来质量型人口红利所带来的新的20年战略机遇期,这将是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4.
李强  郑江淮 《财贸经济》2013,(9):95-102
本文从产品内分工的视角构建理论模型,提出了影响我国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三个假说命题.利用我国制造业24个行业的面板数据对假说命题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研发水平、人力资本和制度环境对所有类型制造业价值链攀升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产业规模对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总体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影响不显著;外商直接投资对总体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影响不显著;国际分工参与程度除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影响不显著外,对总体制造业及其他类型制造业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制造业集聚是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而人口老龄化与制造业集聚水平密切相关。基于2000—2019年中国省级层面的制造业面板数据,首先采用区位熵方法对中国省级层面的制造业集聚水平进行测度,然后建立中介效应模型研究人口老龄化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机理,最后采用空间动态杜宾模型研究人口老龄化对制造业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从中介效应的结果来看,人口老龄化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显著为正,人口老龄化会通过劳动力供给效应推动制造业集聚,同时也会通过劳动力成本效应和人力资本积累效应阻碍制造业集聚;从空间动态杜宾模型的结果来看,制造业集聚不仅存在显著的动态效应,还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此外,还研究了人口老龄化对不同行业制造业集聚的影响,发现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集聚的影响显著为正,但人口老龄化对资本密集型制造业集聚的影响并不显著。最后,结合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提出推动制造业集聚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曼奎斯特指数对我国制造业子行业的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基于2003-2012年的动态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整个制造业及按不同要素密集度划分的制造业中产业集聚对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从制造业总体来看,产业集聚水平的增加可有效促进创新效率的提高,按要素密集度划分的制造业中只有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集聚能有效促进创新效率的提高,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徐建荣  陈圻 《商业时代》2007,(30):87-88
本文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制造业内部结构调整进行实证分析。分析表明,不同类型制造业及其内部各部门的结构有着不同程度的变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资本密集型制造业都大大落后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发展,技术进步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结构优化的推进作用比较明显,而重化工业加快发展条件下的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并没有在核心技术发展上取得根本性突破,从而制约了结构高度的提升。加快自主技术创新、掌握核心技术主动权以推动结构高度提升将成为今后制造业结构调整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中美服务贸易与制造业效率——基于行业面板数据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从美国的服务进口(BOP)比美国在中国的FATS对制造业效率的促进效应要更为明显;特别地,服务进口(BOP)更能促进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效率的提升,而美国在中国的FATS更能促进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效率的提升;中国从美国进口的教育服务、商业、专业与技术服务、港口服务提升了中国制造业的效率,而其中又以教育服务的促进效应最大,港口服务的促进效应次之(对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效率而言),商业、专业与技术服务的促进效应最小(对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效率而言);此外,中国从美国进口的版权和专利对中国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效率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江苏制造业的发展规律、产业演进趋势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封思贤 《江苏商论》2010,(9):148-151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制造业经历了"内资主导、数量和规模扩张(1978-1994年)"、"外资主导、效益提升(1995-2006)"、"内外资共同驱动、科学发展(2007年-今)"的三个发展阶段。从产业演进的过程来看,出现了"劳动密集型产业所占比例逐渐下降,资本密集型产业所占比例上涨缓慢,技术密集型产业增长最快"、"支柱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先进制造业迅速发展"、"行业集中度和先进制造业产业集聚的提升缓慢"、"苏南与苏中差距不断减少并趋于收敛,但苏南向苏北的梯度推移存在粘性效应"、"技术投入加速上升,但技术创新转化效率低位徘徊"、"资本、资源、环境等要素的制约作用急剧增强"等规律和趋势。为此,江苏制造业应坚持科学发展理念、"以新抢先、以特显优、以高制胜"推进国际制造业基地建设、优先支持发展装备制造业并完善绿色制造体系。  相似文献   

10.
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增强制造业竞争力、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重要机遇。文章采用固定效应论证数字经济对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制造业价值链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一作用在技术密集型行业表现得更为显著。在替换被解释变量、采用工具变量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文章的研究结论依然成立。中介效应检验发现扩大需求是数字经济促进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产业的不断分化和价值链的延长,知识密集型服务业(KIBS)嵌入对制造业的贸易竞争优势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面板矫正标准误差(PCSE)模型实证中国KIBS对制造业贸易竞争优势带来的复杂效应。从整体KIBS对中国制造业贸易竞争优势的促动效应看,KIBS只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具有较大的正面促动效应,对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几乎没有影响,而对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反而具有明显的负作用。从具体KIBS看,科学研究服务和信息通讯服务业对制造业贸易竞争优势具有明显的正向带动作用,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对不同要素密集度制造业的贸易竞争优势具有非对称性的影响,而商务服务则对各种要素密集度制造业的贸易竞争优势都具有明显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对外反倾销已成为世界各国规范贸易秩序、保护本国产业的最主要政策工具。文章构建了一个包含反倾销政策和竞争战略的一般均衡理论模型,得出反倾销政策的企业救济效应通过企业竞争战略来实现的结论。文章进而基于中国制造业国内国际双市场企业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和中介效应模型的实证结果显示,对外反倾销起到了救济企业的作用,差异化战略是重要的正向中介,低成本战略与多元化战略则起负向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对外反倾销对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企业、私营和外资企业以及中小企业产生显著救济作用,差异化战略在不同样本中均起正向中介作用,但低成本战略与多元化战略的有效性在不同企业类型下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运用1999—2008年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生产性服务业基于成本费用和生产规模提升制造业效率的传导机制的存在性,并针对不同要素类型制造业和三大经济带制造业进行相应分析。研究表明:基于国家层面,生产性服务业主要通过直接作用提高制造业效率,经由降低制造业平均成本和提高制造业生产规模来改善制造业技术效率的中介作用并不存在;生产性服务业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成本中介效应和规模中介效应十分显著,满足效应传导机制假设;沿海三大经济带中,生产性服务业作用于制造业的成本中介效应和规模中介效应均存在,但除了珠三角的绝对规模中介效应为正外,其他中介效应均显著为负。  相似文献   

14.
加入WTO后,我国制造业发展迅速,并已成为制造业的世界大国,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仍占据较大的国际市场份额,但其增长速度却在逐年下降,竞争优势也不断减弱;相反,电子机械、办公用品、电信等行业的出口增长率和国际市场份额增加较为迅速,制造业内部正在经历着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生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我国外贸长期以来实行比较优势战略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大量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比较优势战略已不适应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对外贸易理论应转变为以竞争优势理论为指导,实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高新技术向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渗透,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  相似文献   

16.
徐骏  王波 《中国市场》2011,(19):178-180
本文从产业和城市两个角度分别对珠江三角洲地区9个城市20个制造业的产业集聚程度进行了测量。通过构建对应的测量指标,本文发现目前珠三角地区的产业集聚水平还不高,制造业的空间分布还很分散。在广东执行双转移战略的过程中,一方面应当把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到珠三角以外的地区,另一方面也应该提升资本密集型产业的集聚程度,进一步提升珠三角地区的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外资进入为企业带来了充足的资本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了企业的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文章使用微观的工业企业数据分析了外资进入对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外资进入显著降低了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值在制造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提高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产值在制造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另外,还发现外资进入和外资比例提高对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的提高效果要优于对劳动密集型产业比值的降低效果,对资本密集型产业的促进效果又优于对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促进效果。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实现利润理论为研究基础,选取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与显示性比较优势三项评价指标,针对中、美两国具有国际竞争力产业的实现利润优势进行对比分析。从中可以看出,我国以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但其比较优势与实现利润整体偏低;美国以知识、技术与资本密集型产业作为优势产业,其产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中附加值较高的环节。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广东省工业企业为样本,在控制国内私有化改革和行业规模等相关环境变量的影响下,分析FDI对内资工业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显示外资的竞争显著促进了技术效率提高,而人员流动则产生不利影响;在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外资产生的竞争效应对劳动密集型行业技术效率的贡献要远高于对资本密集型行业的贡献,而人员流动对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不利程度更甚于资本密集型行业.  相似文献   

20.
西部地区发展需要承接国内外制造业转移。我国承接国际制造业在行业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为我国承接国际制造业的重点产业;外商投资对制造业各产业发展影响差异显著,西部地区要根据各地特点重点承接国内外转移活跃的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