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国城市化持续、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大都市的集聚和扩散作用加剧,城市之间相互联系更加密切,当都市连绵区进一步发展下去,越来越多相连的城市建成区开始集合,形成了组合城市。位置相近的南沙和虎门同为港口城市,目前都面临着产业转型和升级的挑战。南沙和虎门若能组成组合城市,不仅有益于南沙和虎门自身的发展,还可形成珠三角又一个大都市区,成为穗莞一体化的结合部,对两地乃至整个珠三角区域的发展有着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世界城市发展的未来趋势及对我国的昭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世界城市化进程在明显加快;大都市连绵带是全球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首位城市主宰世界经济,发挥着全球性的战略作用与影响;多极多层次世界城市网络体系正在形成。我国城市未来的发展趋向为:城市化进程逐步加速,城市数量与规模将有较大发展;大城市继续快速发展;若干大都市连绵区逐步形成壮大;几个国际性城市将进入全球城市体系网络。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最辉煌的成就和成为最令国内外关注的热点现象之一,莫过于珠三角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珠三角城市群的崛起。如今随着 CEPA(内地与港、澳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的签署,珠三角与港澳之间的经济合作将要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三方如何在 CEPA 框架下协调发展,共同努力建设大珠三角大都市带或大珠三角都市连绵区,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4.
深圳都市农业建设农业科技推广与植物检疫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发展具有深圳特色的都市农业是适应深圳城市化和建设国际化城市的要求,对提升我市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2004年召开的深圳市政协三届五次会议上,市政协向市政府送交了本次政协会议第一号建议案《关于加快深圳都市农业发展的建议案》。充分阐述了深圳发展都市农业必要性和意义,并指出:“市委提出把深圳建设成区域性国际化城市的目标。我市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中,面对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求以及非典、禽流感等疫情的威胁,我们认为,应发挥我市试验区和现有经济、科技的优势,加快我市都市农业的规划和建设,把我市建成都市农业的创新示范区。”同时还认为深圳已具备发展都市农业的条件,并提出了深圳发展都市农业的一  相似文献   

5.
根据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提出的都市圈(又叫大都市连绵带、大都市经济圈)概念,西方学术界开列世界五大都市连绵带。都市圈就是法国经济学家布德维尔提出的“极化区域”,带动着区域经济版块的腾飞。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未来的经济版图中,区域经济的竞争将不仅仅是企业间的较量,更多的将是都市圈的角逐。在中国经济版图上,业已形成三大都市圈:以粤港为中心的珠三角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成功的农村改革和迅速的工业化,为城市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都市圈的雏形得以显现;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凭借其雄  相似文献   

6.
宁波都市经济圈战略构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市经济圈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城市空间和经济组织形态。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空间规模的扩张、数量的增多以及经济规模的扩大,有力地推动了都市经济圈的发展。国内对于城市群、都市经济圈的研究比较一致的认识是:都市经济圈是以一个或多个中心城市为核心,  相似文献   

7.
箴妍 《宁波通讯》2010,(6):21-23
<正>城市综合体(HOPSCA)是城市化过程中衍生出来的都市经济新型业态,主要指城市中多种单一功能的建筑体进行科学规划、有机组合之后形成相互依存的建筑组群,它具备功能复合、交通集散、生态  相似文献   

8.
我国保税港区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中国特色的自由港。广州南沙港区具备建设保税港区的独特优势,如果赋予其保税港区的功能和政策,同时在建设思路上明确规划范围和合理布局、科学界定功能定位、加快推进配套设施建设,将能极大增强广州港的国际竞争力,对增强广州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完善珠三角港口群功能、推动区域经济合作与大发展、促进进出口贸易均衡发展都有极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十二五是宁波深入推进城市化,全面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关键时期。市委、市政府经过认真研究后认为,加快实施构筑现代都市发展战略,是进一步提升宁波城市辐射集聚功能、丰富城市发展内涵、促进城市转型升级、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城市文明成果的必由之路。宁波构筑现代都市的内涵和特征现代都市是城市演变到高级阶段所形成的城市发展新形态,是市域内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取珠三角地区九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耦合度、协调度评价模型,计算九个城市的创新综合评价指数、城市化综合评价指数以及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数,从而对珠三角地区创新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到以下结论:第一,从发展速度上看,2009~2013年珠三角地区城市化速度快,但创新与城市化并未实现同步发展,城市创新能力发展进程远远滞后于城市化发展进程;第二,从发展水平上看,2009~2013年珠三角地区各城市之间的创新与城市化的综合发展水平存在着显著差距,区域内两者耦合程度高,但协调发展水平低,发展缓慢;第三,从地理空间上看,2009~2013年珠三角地区创新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发展呈现以"深圳—广州"为增长极的"中心—外围"空间递减的分布格局,依托深圳(核心)、广州两个创新能力较强的城市带动区域整体的创新发展。最后就如何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与城市化两系统的耦合协调水平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