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国内外防灾减灾管理模式的比较和研究,分析了目前国内防灾减灾管理的现状和问题,然后提出将企业化政府理论应用于我国防灾减灾工作的措施和建议。基于防灾减灾工作的特殊性,也给出了防灾减灾管理中引入企业化模式的局限性以及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
从日本防灾教育的主要方法和措施等方面,介绍日本防灾教育的成功经验以及对我国防灾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我国公民防灾意识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宁  陈国芳  王峰 《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11):132-133,131
防灾意识对于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拥有较强的防灾意识,可以使人们在灾害来临时更加迅速地作出反应,减少伤亡与财产损失。文章首先分析我国公民防灾意识薄弱的现状,然后探讨公民防灾意识淡薄的原因,最后就如何强化公民的防灾意识提出合理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价值工程》2015,(27):152-153
本章基于情景分析法,对震后交通需求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道路网络防灾评价指标,构建了城市道路防灾规划基本流程,提出了道路防灾等级概念,为城市道路网络的抗震防灾规划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5.
我国灾害和安全事故严重,灾害和安全事故多样、复杂、连锁性强、破坏性大,而现有的防灾救灾体制、机制和法制不能适应防灾救灾的需要,现阶段重点加强的应急管理制度不能代替防灾救灾体制、机制和法制的完善,完善防灾救灾体制、机制和法制适应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6.
王晓燕  王红娜 《价值工程》2012,31(35):82-83
自古以来灾害对村镇建筑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十分严重,村镇防灾减灾问题需要更多的关注并且亟待解决。本文针对我国农村建筑防灾减灾相对薄弱的情况,分析了村镇建筑防灾减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农村自身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致灾因素,提出改善我国村镇建筑防灾减灾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长春市城市综合防灾规划技术路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春市综合防灾规划技术路线是长春市综合防灾规划的专题研究之一.本文从规划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入手,对综合防灾规划的步骤、内容、方法进行详尽的探讨,并在组织方式上提出自己的建议.这里参考了王江波的<我国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编制方法研究> (规划师2007.1)、翟宝辉等编著的<城市综合防灾>及周锡元教授的<城市进程中的安全与减灾> (提纲2004.12)中的部分.最重要的是在结合长春市常见灾种的情势下,从内容、方法、研究思路上有所创新.在最后结论与建议中指出:城市综合防灾规划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已经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目前全国许多城市正在做城市综合防灾规划方面的研究,这是一个好的兆头.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及研究正在形成一种态势.为此,鉴于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研究的重要性、迫切性,建议长春市应结合城市总体规划的修订,编制城市综合防灾规划.  相似文献   

8.
5月12日是我国“防灾减灾日”,农业部应急管理办公室倡议“防灾减灾从我做起”,在部系统干部职工中开展“四个一”参与活动,即:阅读一本关于防灾减灾的书籍,观看一部涉及灾害的影视作品,与他人体验一次避险经历,开展一次单位和家庭灾害风险隐患排查。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参与防灾减灾工作,共创美好、安全、  相似文献   

9.
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是保证铁路安全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本文介绍了铁路防灾安全监测系统在衡柳复线的应用,总结了衡柳复线防灾安全监测系统施工工艺,对相关工程实施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公众综合防灾意识测评——以上海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众防灾意识的减灾效应是城市减灾的基础,是减少灾害损失的有效途径;公众综合防灾意识水平的测算是评价、衡量公众参与救灾、减灾程度与能力的基础。基于系统观念,建立了一套综合评估公民防灾意识水平指标体系,针对上海市民开展实证调查研究。抽样结果显示:上海市民综合防灾意识水平一般;对于城市灾害的关心程度较高,对居住区灾害危险性认识一般,应对突发灾害时,应急避难逃生能力较低;不同特征人群综合防灾意识水平存在差异,且空间分布不均匀。  相似文献   

11.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山地城镇防灾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析快速城镇化的影响及灾害系统的三要素入手,总结了山地城镇的灾害特征规律,进而针对以上特征,从城乡规划的角度对山地城镇提出相应的防灾策略,并借助数字技术构建一套贯穿于城乡规划各层面的山地城镇防灾规划体系:基于区域城镇减灾环境的空间结构规划提出构建区域安全格局,形成网络化城镇群;基于城镇避灾及其内部防灾的体系规划提出合理进行山地城镇选址,建立安全有效的城镇内部防灾系统;基于地段层面的防灾详细规划提出合理选择建筑形态与建筑群体组合,加强环境设施安全与景观二者的协调性。通过以上防灾规划手段的实施,以期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提升山地城镇的综合防灾能力。  相似文献   

12.
台北市防灾空间规划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经由防救灾据点与道路的现况检讨 ,爰对于台北市中心区之实际防灾空间系统提出检讨与修正。除指定出防灾据点与路径之层级外 ,更初步拟定其规范准则 ,作为未来设施重建、改建与改善时 ,加强防灾机能之参考。  相似文献   

13.
气象防灾减灾的薄弱点为偏远农村,在农村防灾减灾的气象任务尤为艰巨。针对农业气象灾害和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两方面的工作,应从加快发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观测站网、预测危害灾害的体系的建立、气象危害评估的检测、危害的应急反应的响应体系等方面入手,采取符合实际的对策,提升气象灾害预警为农业防灾减灾服务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日本防灾减灾体系考察报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报告对日本的防灾减灾体系从法律、组织机构、规划、资金投入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 ,并对日本和美国防灾减灾体系进行了对比分析 ,在借鉴的基础上对我国的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老龄化社会中社区防灾减灾工作更为严峻且尤为重要.老龄化社会对社区防灾减灾提出挑战,表现为老年人群比例上升、老式房屋的安全隐患、应急演练多流于形式以及缺乏灾后心理问题疏导等方面.国外社区防灾减灾在软硬件配置、灾情预警与评估、信息化动态监控灾害、灾后社会参与重建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因此借鉴国外社区防灾减灾模式,我国社区应该在弱势人群灾害风险摸底与防范、灾害地图绘制与信息化建设、防灾减灾宣传与筹备、社会力量参与灾后重建等方面提高灾害治理水平和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一、新疆财政支持农业防灾救灾的现状 (一)新疆财政支持农业防灾救灾投入体系的状况 农业防灾救灾是准公共物品,属于排它性较强但使用的边际成本较低的一种公共物品,但无论是农业自然灾害还是农业生物灾害,基本都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而生态效益的丰要受益者是政府,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农民从灾害防治中受益部分与政府的受益就不可相提并论了,所以政府应该是防灾救灾的主体。  相似文献   

17.
三农点滴     
《乡镇论坛》2011,(28):4-5
农业部:收集农情动态科学防灾减灾 为充分发挥专家支撑作用,进一步拓宽农情信息渠道。推进科学防灾减灾,农业部Et前在北京成立“农业部重点市县农情咨询组”和“农业部防灾减灾专家指导组”。  相似文献   

18.
《乡镇论坛》2010,(14):28-29
5月12日是汶川大地震两周年纪念日,也是我国第二个"防灾减灾日",今年"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减灾从社区做起"。我国80%的自然灾害发生在农村,提高农村社区的防灾减灾能力显得尤其重要。为此,我们将陆续刊登一批在社区减灾建设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农村减灾示范社区以及农村社区减灾避灾知识,以期达到推广社区减灾经验、提高社区居民防灾减灾意识的目的,进而全面提升我国农村社区的综合减灾能力。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各地重大洪涝灾害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已从偶然发生变成了高频多发事件,因此针对重大洪涝灾害频发的新形势需要改变传统的防灾物资储备模式,从洪涝灾害发生的周期上来构建系统的防灾物资储备策略,文章基于供应链视角来研究防洪救灾物资的产业链,对洪涝灾害受灾区域的灾前、灾中和灾后防灾物资的储备管理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并从供应链和产业链的视角研究了防灾物资“制造—预防—回收”闭环储备模式。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是全国遭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省份,每年因台风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为应对台风灾害,相应的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则显得刻不容缓。防灾减灾体系不仅能增加广东省抵御台风灾害的能力,减少台风的破坏力。同时,防灾减灾投资还能通过乘数效应带动广东经济发展,成为积极财政政策的有效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