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世界经济研究》2007,(12):F0002-F0002
本书以“和谐世界”为主题,从经济与政治两个方面、十五个专题分析了2006年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地位提升新的事实。作者提出,“建设和谐世界”是中国国际关系新理念,中国的国际责任不断提升,经济开放战略的推进将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更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世界经济研究》2007,(11):F0002-F0002
本书以“和谐世界”为主题,从经济与政治两个方面、十五个专题分析了2006年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地位提升新的事实。作者提出,“建设和谐世界”是中国国际关系新理念,中国的国际责任不断提升,经济开放战略的推进将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更和谐地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未来五年我国要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的战略规划,提高我国肉类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培育行业内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中国肉类协会于2006年7月24日在“北京新世纪日航饭店”举办了“希森三和---中国国际肉类大会暨肉类工业品牌发展战略研讨会”。之后,7月25至27日,中国肉类协会与北京展览馆又共同举办了“2006第四届中国国际肉类工业展览会”和“首届中国肉类食品文化节”。本届大会和展览会是世界肉类组织和中国肉类协会联合主办的,具有专业性强、组织阵…  相似文献   

4.
一份颇具影响的“报告”2006年5月11日,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发布了《2006年世界竞争力黄皮书》。这个“国际竞争力年度报告”是对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竞争力的年度研究报告,自1989年起每年发表一次。该报告主要评估经济表现、政府效率、商务效率和基础设施四类指标,评估  相似文献   

5.
《上海国资》2008,(3):6-6
2007年对“中国制造”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制造”引起了世界的更多好奇和赞赏,同时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一些疑惑甚至质疑。拨开贸易摩擦的迷雾,“中国制造”被误读的背后,是贸易伙伴们面对持续不减的对华贸易逆差而感到的恐慌。2006年,中国制造业的GDP增加值达10956亿美元,首超日本,成为世界排名第二的制造大国;2007年,中国制造业的GDP增加值达150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6.
2006年,这是中国经济向世界深刻阐释“中国机遇”的一年,也是国资国企改革在中国经济发展略显复杂的坐标点上,在体制痼疾深深束缚下顽强破“冰”大有突破的一年。回眸2006,我们总结出国资国企改革中的8大事件,以助读者透过回放的主要片段,看清中国国资国企改革的走势和脉络,更好地把握未来。  相似文献   

7.
李云峥 《产权导刊》2006,(11):11-13
2006年最牵动世界神经的中国经济话题有哪些?中国的外汇储备无疑是其中倍受瞩目的焦点之一。自中国在2006年2月底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之后,围绕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的各类争论,就开始在国内和国际如火如荼地上演:中国的外汇储备数额是否合理?高汇储对货币政策和人民币汇率会有何影响?“金融恐怖平衡”是否真实存在?中国将如何实现外汇储备投资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8.
2006年下半年,央视《大国崛起》的热播,让中国的观众放眼全球,了解近五百年来的列强兴替之道:与此同时,2006年10月末,在昆明中国广告节上的首届“中国元素”国际创意大赛,一部分优秀的中国广告人、创意人打出了“中国元素”的概念,提倡在广告创意中的民族手法以及民族自信心的重建。《大国崛起》让观众站在世界角度,认识了中国的位置,从别人的“过去”思考我们的现在与未来;“中国元素”让我们站在民族角度,重新认识和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并进行现代化应用,它既是一次广告界的集体反思,也是对民族精神的寻找和民族自信心的一种重建。  相似文献   

9.
王明宇 《新财经》2007,(2):98-99
由于成本上升、价格波动,钢铁企业盈利空间越来越小,部分钢种甚至卖得越多赔得越多2006年对中国钢铁企业来说是艰难的一年。面对国际矿业霸主的我行我素,中国钢铁企业被迫接受了铁矿石的“二度天价”——自2005年进口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扬71.5%之后,2006年再度涨价19%。2007年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目前已尘埃落定,铁矿石价格再度涨价9.5%。世界第一产钢大国连年遭遇原材料涨价,影响的是今后5~10年的发展,整个钢铁行业生存在重重矛盾中。  相似文献   

10.
郭莉 《首都经济》2006,(12):35-37
中国真的没有自己的自主品牌吗? 2006年,中国商界的这一“咒语”,正在不断被一群群不甘落后的民族企业家打破。”再过20年,让我们相会在世界五百强的品牌论坛会上。”关于品牌.金山的雷军以他一贯的热言快语道出了大家所想。而在2006年8月15日,中关村一群民族企业家再次出现在V8.15现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大家证明了,品牌是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也是民族产业核心财富。  相似文献   

11.
郭莉 《首都经济》2006,(12):30-30
北京的企业正在显示他们的国际化雄心。 一股创新之风正弥散开来,从北京到中国,中国到亚洲,再到整个世界。2006年达沃斯世界经济年会的主题是“急需创新”,2006年北京“两会”的关键词也有创新。  相似文献   

12.
2006年成为中国实践“和谐世界”理念的重要一年。2005年9月,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的首脑会议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了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讲话。短短一年时间,倡导并致力于建立“和谐世界”的中国,已经在世人面前展现了中国外交的成就和魅力,取得了被国际舆论称之为“改变全球力量对比”、“催生世界新秩序”的成果。在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和谐世界”这一重要理念的指导下,多边外交作为构建和谐世界的平台,为中国外交开创了一个新局面。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外交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以双边外交为主。自1971年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席位之后,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此后,中国催生“和谐世界”新秩序“和谐世界”理念多边外交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一、局部参与联合国的活动;二、多边外交政策大调整,全面参与联合国的活动;三、积极进取,开展多边外交,为构建和谐世界而努力。全方位多边外交是中国实践“和谐世界”理念的重要途径之一,显示出中国外交的恢弘气势和开拓进取精神,促进了亚洲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维护周边地区和平与安宁,是中国外交的首要任务。2006年,中国继续以各类多边机制为平台,务实推动和谐周边建设。中国...  相似文献   

13.
刚刚过去的2005年,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国际社会的“中国年”。这一年的世界经济事件,从“中海油”并购尤尼科受挫到美欧大谈中国“经济威胁论”,从中美、中欧纺织品贸易大战到国际社会热炒人民币升值,从中国能源需求的扩展到国际油价的起伏,从东盟国家纷纷搭上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到中日关系“政冷”却“经热”,世界经济的脉动越来越能感受到“中国的节  相似文献   

14.
2006年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追求经济增长的质量是支撑“十一五”发展的关键。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交融度越来越紧密,两者相互的影响愈显突出。因此,认清国际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继续保持世界上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旅游市场和亚洲第一大出境旅游市场的地位。2006年上海的人均GDP已经达到了出境旅游发生“井喷”的临界值。[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企业快讯     
《中国经济周刊》2004,(40):45-45
日前,台湾乔山国际健康科技集团宣称,锁定2008年北京奥运会“全球健身器材”供应商鳌头目标,乔山已经捷足登陆上海嘉定,目前生产及销售势头看好。“2006年世界第三,2008年全球第一。”乔山老总毫不隐讳自己的“宏伟”目标。据介绍,2001年,乔山集团正式进军中国市场,在上海成立了世代健身器材有限公司,并在嘉定建设了工厂。乔山集团是世界第五大体育健身器材供应商,目前已经开发  相似文献   

17.
规模盛大的“2006中国徐霞客国际旅游节”已于5月下旬在无锡落下帷幕,然而“重走霞客路”活动却仍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这次活动无疑将无锡——这座“江南旅游名城”推向了中国乃至世界的前台。如何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如何进一步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不断提升旅游经济在GD  相似文献   

18.
据目前公布的《2006年世界创新报告》称,在未来的3年中,全球跨国公司3/4以上的研发中心将落户在中国和印度,而上海无疑将成为世界这一波“研发中心转移大潮”最重要的承载地。  相似文献   

19.
五年前,他还只是一位在澳大利亚工作的青年科学家.他的名字只是在国际太阳能科研界为人知晓;数月前,在网上搜索他的名字“施正荣”,会出现这样的链接:“你要找的是不是台湾企业家‘施振荣’?”而在即将进入2006年的时候,当他把自己的企业带到了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一夜之间他便成功地踏入了中国百亿富豪的行列。2006年伊始,随着股价的上扬,他的名字频繁地与中国首富连在一起,人们开始记住了他。  相似文献   

20.
王亚平 《开放潮》2003,(6):31-32
在经济全球化加速推进的总体背景下,作为“十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延续和拓展,中国在“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将在全面扩大对外开放的总体背景下,基本完成经济体制与经济结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全面转轨,向更为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工业化中后期阶段过渡。中国经济的发展将更多地借助于参与国际分工和利用各类国际资源,同时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 按约兑现承诺条款,平稳走过加入WTO后的过渡期,加快推进全面对外开放,将是“十一五”期间中国对外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在更广领域、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全面融入世界经济,是未来10年中国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的基本趋势。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和产业转移的新变化将为此创造外部条件,中国经济自身发展进入新阶段后的诸多变化将为此提供内在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