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代莲 《品牌》2014,(8):199-199
全知视角是一种无所不知的叙述者的叙事。本文探讨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播弄》中全知视角的叙事艺术,指出小说在全知视角下塑造人物性格,呈现信息的复制;同时全知叙述者最大程度地外显和隐退,这些为小说增添了特殊的张力和叙事美感。  相似文献   

2.
高云 《商》2014,(47):170-171
英剧《纸牌屋》和美剧《纸牌屋》都改编自英国小说《纸牌屋》,前者曾广受好评,后者如今也已风靡全球。本文运用修辞叙事理论,从叙述者、叙事进程和叙事判断三个角度对美剧《纸牌屋》和英剧《纸牌屋》进行对比分析。从修辞叙事学视角探究两剧的成功之道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十三步》是当代文学史上罕见的创新性叙事实验文本,小说通过极致化的人称转换、散点透视和元(小说)叙事,以高度叙事审美陌生化倾向的视角试验在叙事上实现了对传统叙事模式和人称机制的颠覆与解构,并创造性地赋予了内视角(限知视角)叙述者全知全能的叙述能力。《十三步》在以强烈的艺术叛逆性和实验性造成阅读障碍和批评缺席的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极致(极端)化的叙述人称视角频繁转换的标本性叙事文本。  相似文献   

4.
夏目漱石的《我是猫》巧妙地选取动物叙事视角,使文本取得陌生化的叙事效果;并通过游移于可靠与不可靠之间的叙述者“猫”来对其见闻和感受进行详尽的叙述和评判,引起读者对小说所述情节及社会现象的深思;小说还采用人猫互文的叙事策略,使人与猫的命运形成隐喻性同构,体现出独具一格的叙事艺术范式,具有深刻的艺术内涵和丰富的审美价值,凸显出夏目漱石在小说创作上的求异与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5.
王馨 《商》2014,(12):245-245
王安忆的《轮渡上》使用了外聚焦叙事、展示与讲述、间接人物描绘、散文化等叙述方式,作者有意压低叙述者的声音,以最自然的方式展现乡土风情,体现了作者对于乡土民间的审美姿态和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6.
《品牌》2014,(10)
《福尔摩斯》探案小说集是柯南·道尔问鼎文坛的一部力作,也是世界侦探小说创立的基石和成熟的标志。以往对《福尔摩斯》的研究偏重于对其艺术形式的探讨、特别是对其小说中叙事视角的应用及转换的研究重视不够。从叙事学的角度切入,主要分析柯南·道尔《福尔摩斯》侦探小说中叙事视角的三种类型及其转换,以展现其对现代侦探小说叙事的深远影响。本文简要分析了不同叙事视角的选择对小说话语表达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叙事小说一度成为影视剧改编的母本参照,由叙事小说改编的国产婚恋剧以贴近生活,自然真实,追求细节,典型性等特征受到广大观众的青睐。本文选取《幸福像花样灿烂》和《双面胶》两部作品重点对叙事小说影视改编的结局开放式处理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东北作家群中,最具艺术才情的作家便是萧红。萧红崛起于中西文学艺术交融荟萃的时节,她所直接感受到的是"五四"以来,近现代文学的新气息,应合文学艺术发展的需要,萧红以其独特的空间叙事模式,在中国现代小说艺术的百花园里独呈异彩。针对萧红小说个体,本文从空间叙事研究——《呼兰河传》,感受萧红作品内心情感空间,情节淡化、时空开放的叙事结构三个方面来阐述萧红小说空间叙事模式的独特性,为新世纪的萧红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个案。  相似文献   

9.
格非的小说素来以迷宫叙事著称,他的新作《人面桃花》一问世,就有人宣称格非的长篇小说的叙事有了新的变化,这是他的转折点。笔者认为格非的小说叙事是在发生变化,但不是根本性的,我们可以看到他正在从迷宫走出。本文试图从接受理论出发来探讨格非长篇小说叙事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萧红的中篇《生死场》,描写东北农村人民在沉滞闭塞生活中的挣扎,以及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后他们的苦难与走向斗争。萧红的后期代表作《呼兰河传》于童年生活的回忆中描写北方小城人民愚昧不幸的生活。针对萧红小说个体,本文从模糊、间断的叙事时间,体验世界的多维视角、情节淡化、时空开放的叙事结构三个方面来阐述萧红小说叙事模式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1.
春节后,国产电影进入萧条季,美国电影《金刚狼》《最终幻想》《天才捕手》《生化危机》以及持续引爆话题的《爱乐之城》趁机攻占中国电影市场. 自从我国第五代导演拥有足够的资金,并成功掌握了好莱坞大片的制作方法后,美国大片已失去了它曾经让中国观众万人空巷的盛景.它的模式化叙事方式在多元化的市场需求下显得老态乏力.  相似文献   

12.
《品牌》2015,(4):103-104
美国后现代主义大师保罗·奥斯特(Paul Auster)创作的小说《纽约三部曲》是玄学侦探小说的代表作。本文将从玄学侦探小说的特点入手,对比传统侦探小说,以《纽约三部曲》为解读对象,着重从小说叙事的策略、叙事结构和语言指称功能等方面对小说中的"颠覆"主题加以解读,从而进一步探讨作品扑朔迷离的情节中对身份和自我的追寻,展现现代都市人的迷茫和困惑。  相似文献   

13.
杨柳 《商》2014,(12):55-55
福克纳是美国南方著名的作家,《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是他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本文是一篇分析性论文,就《献给艾米丽玫瑰》中对福克纳的叙事手法进行分析,其中包括小说的叙事理论,叙述视角,在不同的叙事视角下的情节发展、艾米丽的形象分析。  相似文献   

14.
《品牌》2015,(4)
手冢治虫的《铁臂阿童木》以其丰满真情的叙事、细腻精致的手法,影响了包括宫崎骏在内的一大批观众。由其所创造的"三帧"模式更是好地解决了资金不足的问题,也因此着重叙事和内心的情感表现。他认为:只要故事好,就算是两张纸片也一样可以吸引人。因此手冢治虫减少角色的动作,赋予作品很强的故事性,与观众形成强烈的内心情感呼应,这种方式至今仍然被日本动画界使用。  相似文献   

15.
沈从文是我国著名的小说作家,曾两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其一生总共出版了三十余部短篇小说以及六部中长篇小说,对我国小说的发展影响较大。沈从文的家乡是在湖南省的凤凰县,那里属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我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种生活环境的影响造就了沈从文日后小说的基本风格,倾向于浪漫主义文学,创作主要以乡村题材的小说为主。《边城》是沈从文1934年出版的中篇小说,在中国近代小说文学的发展历史上具有非常高的地位和评价。本文主要将《边城》作为分析对象,来研究沈从文小说对民俗的叙事建构。  相似文献   

16.
中央电视台10套科学教育频道全面改版后,连续5年获平均收视率排名第一的《讲述》栏目,在改版后发展为全程外拍的口述纪录片节目。改版后的《讲述》栏目,是在原来基础上对节目内容以及叙事方式的进一步改进与完善。《讲述》是一档叙述普通人的生活故事的节目,由当事者把经历“讲述”给观众。“讲述”为主,结合画面“展现”,是改版后的《讲述》最大变化,以口述纪录片的形式对纪录片的形态作出了创新。  相似文献   

17.
节目名称:《让爱住我家》 播出机构:广西卫视 创新要点:讲述家庭亲情故事,独创每天5分钟“说书体”的叙事方式,配合季播主题策划和大活动提升栏目影响力,打破了传统家庭故事题材的窠臼,成为栏目吸引观众注意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18.
李静 《科技转让集锦》2008,(19):155-155
近些年来,很多依赖于特效和明星的电影提供给观众强烈的感官刺激,获得了极大的关注。然而当娱乐性过剩的时候,思想性与叙事性完美融合的《老无所依》获得奥斯卡大多数奖项正是众望所归的,美国的电影评论界和电影观众为它流畅的叙事和颠覆的思想性所震撼。视听语言在影片中完美的运用,促成了叙事与象征的巧妙融合。  相似文献   

19.
姜仁凤 《商》2012,(24):139-140
伍尔夫最后一部小说《幕间》描述了波因茨宅奥利弗一家和村民们观看露天历史剧的故事。作品中,女主人公伊莎的诗歌,露天历史剧的台词以及叙述者幽默抒情的语言从不同角度表现了现代人在经历过一战又面临着二战即将爆发时的生存困境,揭示了现代意识的碎片化。  相似文献   

20.
刘馨丹 《商》2014,(52):139-139
《喧哗与骚动》是福克纳的代表作.传统叙事学中,叙事时间历史的线性,在福克纳这里被完全打破,其追求的是叙事时间的空间结构,成为小说的重要结构因素,甚至是唯一表现的因素.空间结构作为一种形式,在叙事话语层面推动叙述,使叙事围绕主题呈现并置,重复和纯粹时间等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