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判断中国碳排放总量能否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首先采用STIRPAT模型分析影响中国1999—2019年碳排放量的因素,然后运用模型回归结果,模拟预测10种发展情景下中国2020—2040年的碳排放量,以考察各种情况下的碳达峰年份。研究发现:人均GDP对碳排放量的影响最大,之后依次为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能源强度和人口规模;基准情景下中国的碳排放量将于2030年达到峰值,而能源强度、第二产业比重、煤炭消费比重的缓慢下降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均会使碳达峰年份向后推移。为尽早实现碳达峰目标,建议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降低能源强度。 相似文献
2.
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计划的背景下,电力行业作为影响碳排放总量的主要领域,在这期间不仅要满足社会用电的基本工作,而且要在此基础上实现减碳减排和全面发展清洁能源发电的转型工作。文章对河北省电力行业2010—2020年低碳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计算了河北省电力行业碳排放情况,并运用双对数模型和岭回归方法确定目前影响河北省电力行业碳排放量的关键因素,设定3种情景对河北省电力行业碳达峰进行预测,结果显示:基准情景下,河北省电力行业在2035年以前难以完成碳达峰目标;低碳情景和零碳情景下,分别在2030年、2025年可以实现碳达峰。 相似文献
3.
4.
基于中国实现2030年碳排放达到峰值的宏观目标为背景,本文以中国碳排放的主要地区辽宁省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拓展的STIRPAT模型对辽宁省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筛选和分析,并建立起预测回归模型;其次根据建立的预测模型对辽宁省未来的碳排放达峰进行情景预测.研究结论显示:对辽宁省碳排放产生显著影响的因素分别为经济水平、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开放程度和碳排放强度因素;低碳情景是实现辽宁省碳排放达峰的最佳发展模式,达峰时间最早(2034年),且峰值最低,激进排放情景则是最不理想的发展模式,达峰时间最晚(2040年),峰值也最高. 相似文献
5.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通过控制碳排放和增加碳吸收双向努力,取决于社会参与者的污染排放自我控制和生态环境的改良。“双碳”目标的实现必然会增加成本,只有在国家或政府的总体策划、总体引导、总体制约、总体激励下才能产生成效。从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两方面优化财税支持政策是推动山西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6.
我国已做出碳达峰碳中和的承诺,在实现双碳达标的过程中需要一系列绿色制度的保障,从绿色低碳发展方式出发,从生产生活中产品过度包装现象着手,挖掘我国现行法律在规范绿色包装方面还不够完善、政府相关监管有待提高、企业清洁生产责任没有完全落实、公民环保意识亟待加强等方面问题的原因。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从制定专门法律法规、完善政府监管职责、加强企业清洁生产责任、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四个路径限制产品过度包装,实现绿色低碳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8.
9.
10.
11.
陆岷峰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21,37(3):5-11
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目标的提出与实施,对社会经济各方面发展又将是一次新的生存大考.历经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创与影响,目前又叠加"双碳"目标刚性和高质量标准的要求,小微企业又面临更多新的约束与挑战,不仅涉及到小微企业成本的承受、项目的存留价值,还涉及到小微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转换等等.作为小微企业发展最坚强后盾的小微金融,如果不能适时调整经营方式与策略,支持小微企业顺利实现低碳转型,不仅影响小微企业在实现"双碳"目标中的进度,作为承办小微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也将不可避免地要承受巨额的金融风险威胁与损失.因此,商业银行须根据小微企业的"双碳"转型特点、时间节点及对金融的需求,提高对小微企业低碳转型迫切性及意义的认识,加大对小微企业低碳转型的支持力度,创新金融产品及服务渠道,使小微企业在低碳转型过程中实现华丽转身与蝶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加健康地发展,从而为金融的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2006年-2020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模型实证分析和验证了绿色金融助力经济低碳转型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探究了不同碳排放水平下,绿色金融助力经济低碳转型的作用机制是否存在异质性。研究发现,绿色金融可以助力经济低碳转型;在当前的能源结构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下,绿色金融可以同时通过能源结构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调节机制助力经济低碳转型。但能源结构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调节机制存在区域异质性,在高碳排放地区能源结构的调节机制没有发挥出来,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调节机制为负向,在低碳排放地区能源结构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均发挥了正向的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13.
杜笑妍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6):19-27
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稳步推进,绿色金融正逐渐成为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2007—2020年我国省域面板数据,构建气候变化、绿色金融与低碳经济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气候改善能够显著促进地区低碳经济发展;在气候变化影响低碳经济的传导路径中,绿色金融的中介作用表现为轻微“遮掩效应”;绿色金融的中介效应具有区域异质性,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更显著。建议政府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减少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从根源上改善气候环境;相关部门完善相应法律法规,缓解绿色金融“遮掩效应”;各地区加强交流,促进绿色金融产业技术合作。 相似文献
14.
绿色金融逐渐成为绿色发展的引领者,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绿色金融的发展对改善城市环境污染有积极的作用。本文针对在一段时间内的城市面板数据,以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印发《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为关键点,通过倾向性匹配——双重差分法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政策的减污降碳作用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实证分析可知:与非试点的城市对比,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政策出现了明显的减污降碳的效果,城市绿色技术的创新能力发挥着良好的中介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政策的减污降碳效应在东西部以及中部城市应用各有差异。 相似文献
15.
“绿色金融”对甘肃省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绿色金融逐渐被各国接受。甘肃省地处西北,经济落后,自然环境脆弱,绿色金融的实行,对甘肃省的经济发展以及全省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都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在甘肃省继续推进绿色金融的道路还存在着一些障碍,针对这些障碍,应从树立绿色观念,加大对绿色金融的宣传力度;创办绿色银行,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强化与巩固绿色信贷管理,积极探索绿色金融创新;在积极支持绿色产品创新上,建立绿色信贷产品供给机制等多方面来解决。 相似文献
16.
17.
郑勇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1,24(5)
创新发展低碳金融是支持低碳经济的必然选择。欧盟在探索全球碳金融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而中国碳金融发展极其落后。文章在分析中国碳金融发展现状、面临的困境及存在的机遇的基础上,提出借鉴欧盟碳金融的经验来发展中国碳金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19.
“双碳”目标为绿色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绿色金融则在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然而,现有实证研究主要针对绿色金融对碳达峰的影响(碳减排效应),鲜见从碳减排和碳移除两个维度探究绿色金融赋能碳中和的经验分析,且缺乏对相应空间效应的检验。本文认为,绿色金融会引导社会资金流向有利于绿色发展的生产活动,促使更多资源被配置在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领域中,这将减少单位产出的碳排放量并增强地区碳移除能力,进而推动实现碳中和。具体来讲,绿色金融的发展,有利于经济活动中节能减排投入的增加和能源消费结构的清洁化,进而从碳减排维度赋能碳中和;有利于通过绿色农业和林业开发提升陆域碳汇能力,进而从碳移除维度赋能碳中和;有利于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动产业结构及外资结构低碳化和生态化转变,进而从碳减排和碳移除两个维度赋能碳中和。同时,在绿色金融发展、碳排放和碳移除的空间溢出作用下,绿色金融赋能碳中和具有空间溢出效应。运用动态SDM模型对2010—2020年中国30个样本地区的分析发现: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和碳赤字水平均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地区绿色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本地碳减排和碳移除进而降低本地的碳赤字水平,同时也有利于降低相邻地区的碳排放和碳赤字水平;总体上看,绿色金融赋能碳中和的直接效应大于间接效应,短期效应大于长期效应;此外,节能环保支出增加、能源消费结构清洁化以及产业结构升级等可以抑制碳排放量的增加,森林覆盖率提高可以促进碳移除能力提升,绿色技术创新和应用则可以同时促进碳减排和碳移除。相比现有文献,本文主要进行了如下拓展和深化:一是在理论上较为系统地探讨了绿色金融赋能碳中和的传导机制,二是将碳赤字、碳减排和碳移除纳入同一分析框架检验了绿色金融发展对碳中和的促进作用及其空间溢出效应。本文研究表明,绿色金融发展不仅会助力本地碳中和的实现,还会对相邻地区产生积极的空间溢出效应。应进一步挖掘和提升绿色金融发展的积极效应,强化其对资金流向的引导作用,并加强绿色监管,着力解决绿色技术创新投入不足、绿色资源错配等问题,尤其应重视和避免“漂绿”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2021年-2030年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第一阶段,该阶段内以实现高碳行业低碳转型为主要目标,转型金融将在这一阶段发挥关键作用。由于我国转型金融起步较晚,转型金融在我国发展实践不足,为破除这一制约性因素,提出要加快实现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的有效衔接,将绿色金融实践成功经验推广至转型金融发展实践中。本文基于该导向,从理论层面对实现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有效衔接的方法论、前提条件、必要性以及现实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提出了衔接机制构建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