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促进园区转型升级是我国区域经济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内在要求。为了深入研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创新驱动区域发展,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和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初定于2016年11月12日在广西桂林召开"创新驱动区域发展"全国学术研讨会,现面向全国专家学者征集论文,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2.
《价值工程》2017,(4):33-35
随着近年来国内外经济的高度发展,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已成为其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以天津市传统企业为分析和研究对象,在对天津市传统企业现状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创新+"的概念,将管理、技术、组织、生产方式等方面的创新与企业深度融合,探讨如何通过创新要素驱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并构建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实现企业由产能驱动、性能驱动向创新驱动发展,最后提出企业未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9月23日,由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安徽工业大学和中国工业经济杂志社主办,安徽工业大学商学院、安徽工业大学安徽创新驱动发展研究院、安徽工业大学安徽创新驱动与产业转型升级研究中心承办,经济管理杂志社、区域经济评论杂志社协办的"2017年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年会暨区域创新驱动与产业转型升级学术研讨会"在安徽马鞍山举行。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既为乡镇企业发展指明方向,也对乡镇企业提出新的要求。强化创新驱动,促进乡镇企业转型升级,对于促进我国“三农”发展、经济与社会建设等诸多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强化创新驱动,促进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在2017年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年会暨区域创新驱动与产业转型升级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围绕区域经济研究的新导向、区域创新驱动机制与政策、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区域协同发展与开放战略、城镇化和城市群发展模式、区域精准扶贫的理论与实践等领域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反映我国区域经济研究的最新进展,为经济新常态时期我国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和政策制定提供强大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在连续保持了20多年快速增长之后,我国正处在经济结构升级、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转型升级的关键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区域创新是创新驱动的基础和载体。本文就区域创新发展问题,谈几点体会,抛砖引玉。一、面向服务经济时代的区域创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已经普遍为人们所认识了。但是,目前对科技创新的理解存在狭窄化的倾  相似文献   

7.
在国际经济持续低迷,产业转型升级及资源环境承载日益紧迫,我国积极建设创新性国家,以及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的总体背景下,文章通过分析广西的科技咨询服务行业现状,预测科技咨询服务行业未来发展路径,并提出对策建议,期望指导广西科技咨询服务行业发展实践,为推动广西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8.
世界产业格局仍然在以惊人的速度革新,中国企业捕捉并把握未来的创新驱动力,是成功转型升级的关键要素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网络化的迅猛发展,现代企业创新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高度凝结。企业创新具有驱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作用。深入剖析、恩辨、培育和有效运用企业创新驱动力,不仅为企业提供长期的竞争优势,更能够成为区域经济增长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9.
《价值工程》2016,(23):312-313
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产业转型升级是一场新的经济结构变革,而企业面临外部环境的变化要求企业战略做出适时调整,进而要求企业组织变革与之适应。本文通过分析新常态下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性、企业组织变革的内在机理以及创新驱动与组织变革的关系,揭示新常态下产业转型升级与企业组织变革企业的内在逻辑关系,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企业活力》2014,(3):96
<正>编者按:中共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尤其是在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结构升级的关键时期,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正在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主要动力的背景下,如何变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规模驱动为创新驱动,如何正确认识创新,如何把握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创新驱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世界产业格局仍然在以惊人的速度革新,中国企业捕捉并把握未来的创新驱动力,是成功转型升级的关键要素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网络化的迅猛发展,现代企业创新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高度凝结.企业创新具有驱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作用.深入剖析、思辨、培育和有效运用企业创新驱动力,不仅为企业提供长期的竞争优势,更能够成为区域经济增长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转型,企业标准化建设已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体现创新驱动,引导企业不断转型升级发展的核心支撑.本文简述了企业标准化建设的必要性及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5大打造"标准化重点实施方案以供广大制造型企业借鉴.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进入了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新阶段,知识产权作为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区内外知识产权激励政策法规现状的分析,总结现有广西知识产权激励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广西今后知识产杈相关政策法规建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新常态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常态经济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我国实现产业升级转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驱动发展问题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新常态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加大自主创新投入强度,促进经济转型和传统产业升级;打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体系;推动"互联网+"工程,构筑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新优势;实施集群式发展战略,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产业集群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强化创新管理,形成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和体制。  相似文献   

15.
薛领 《企业活力》2014,(3):107-109
<正>近年来,创新驱动发展成为我国转型升级背景下的关键词。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开放经济时代,区域创新驱动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技术的创新和扩散,无论是技术的创新还是扩散,都依赖于更加自由的要素流动,因此也更需要区域经济的高度一体化。在我国经济发展格局中占据重要位置的长三角地区,对其经济一体化进程及区域发展战略进行回顾和总结,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区域一体化是如何推动了区域创新,并对我  相似文献   

16.
"作死不一定死,不作死一定死。"既然说"2015年,创新驱动成经济新常态",那么如何实现创新驱动,近而成为新常态?这是所有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在企业的转型升级中,需要相应的人才储备去支持,但现实的问题是人才流动率较高,使得企业不得不四处挖人,或者揠苗助长。同时,这也给了人力资源服务业更多的市场机遇。但如何抓住机遇,使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转型  相似文献   

17.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滞后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要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最终实现经济转型,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必须转变为主要依靠智力支持和知识资源的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模式。知识产权的经济价值对于以自主创新为手段、发展创新型经济为目的、促进产业升级为途径、加快企业转型升级为重点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说,具有关键性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8.
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历经30多年的发展,已逐渐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载体,充分发挥了重要的窗口、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当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增长;增长动力转换,从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国家开发区传统的发展理念、产业战略和管理模式已逐渐不适应新时期的要求,面临着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急迫需求和重大挑战。通过总结知名工业开发区与科技园区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经验,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了国家开发区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9.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谋求区域发展新动力,以创新驱动区域转型升级,已成为新常态下我国区域发展的主攻方向。2016年在桂林召开的"创新驱动区域发展"学术研讨会上,与会学者从不同侧面和视角,就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内外背景、要素协同与区域联合创新、运行机制与区域创新绩效、产业组织与区域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区域创新模式、主体功能区战略与区域创新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基本共识是,技术、制度及资源配置模式的创新,将成为驱动我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动力。  相似文献   

20.
数字经济作为新经济范式,以行业高渗透性和颠覆式创新特性为制造业发展提供了机遇。能够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是因为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宏观方向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微观方向是实现制造业的数智化、服务化、绿色化转型。其中,数智化转型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服务化转型代表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理念;绿色化转型贯彻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实现数字经济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必须构建数字基建,完善数字产业,为转型提供硬件设施和配套环境;坚持创新驱动,科技引领;注重制造业数智化、服务化、绿色化的微观层面的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