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通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促进了网络技术在证券行业的不断渗透,证券市场的电子联网成为了必然趋势,具有高效率、便捷、低成本、覆盖范围广、突破时空限制等特点的网上证券交易日益成为证券交易的主要形式。本文研究了网上证券交易的现状发展,对我国现有网上证券交易模式进行分析,并从券商经营模式、经纪服务模式、技术平台等方面分析网上证券交易模式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支持证券交易和市场监管的网络通信系统(简称证券交易及监管网络系统)研究开发的总体目标是建立一个符合中国证券市场发展需要,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满足证券交易和市场监管要求的网络通信系统。该系统将连接我国证券行业所有实体,包括中国证监会、交易所、上市公司、券商、登记结算公司、清算银行以及  相似文献   

3.
发展三板市场构建多层次证券市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企业多层次融资需求的增加,构建多层次证券市场逐渐变得紧迫。我国也曾尝试多层次证券交易方式,但地方性证券交易、二板市场因种种原因未能有效发展。2001年以来,我国推出了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三板市场),其柜台交易方式和先进的交易系统为我国以三板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为基础,建立场外交易市场提供了技术和市场保障。  相似文献   

4.
证券交易计算机系统华夏证券有限公司电脑部戈峰现代证券交易的一大特点是无纸化,即行情发布、买卖委托、资金清算都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完成,计算机在证券交易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来介绍证券交易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情况。一、硬件及网络系统一般...  相似文献   

5.
随着Intemet的商业化发展,Internet已渗透到经济、金融等许多领域。世界银行业利用Internet发布、获取信息,处理银行业务正成为银行电子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Internet的银行应用,本质上提供了客户与银行的电子接口,为银行走向千家万户提供了物质和技术基础。本文通过实例对Internet的银行应用进行了分析,并就其发展和前景进行了探讨,以期引起银行业界对Internet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安全接入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ternet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人们通过Internet了解各种信息,进行网上交易,发送电子邮件等。但Internet的发展在为社会带来方便和快捷的同时也给我们的信息系统安全带来了隐患。为了既能获取Internet的大量信息,充分发挥Internet技术的作用,又保障办公信息系统的安全,节约系统资源,在将办公系统接入Internet之前必须制定一个完整的安全上网方案。上网方案的制定是建立在对现有上网方式进行安全分析基础上的,只有找出现有上网方式存在的隐患,针对隐患采取对策,才能建…  相似文献   

7.
高玉冰 《时代金融》2013,(17):76-77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网上证券交易作为一种新兴的证券交易方式为证券市场参与者带来了各种便利和好处。与此同时,网上证券交易给证券立法及证券市场监管带来的挑战也是世界各国证券监管部门和立法机构所共同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银行证券电话自动转帐系统”业务是指利用银行先进的网络技术、众多的营业网点和畅通的通存通兑服务功能,让股民自行运用电话委托方式将其在银行储蓄存款帐户和证券交易保证金帐户之间的资金自由调进调出,实现进行证券交易时保证金完全自动转帐的业务。自去年6月以来...  相似文献   

9.
一、概述   随着 IT技术的应用 ,证券市场正在从“有形”向“无形”过渡。电话委托、家庭大户、网上委托等远程交易将逐渐成为证券交易方式的主流。证券交易远程化需要解决投资者“就近 "存取资金问题,从而为银行和证券交易系统联网 (简称银证联网 )提出了需求。   根据《证券法》 132条精神 ,目前证券投资人的资金管理模式将由分户帐转变为合户帐 ,即证券投资人只需在银行单独开立资金帐户就可以进行证券交易 ,而后有一大块业务必将进入网上交易 ,也是银证转帐的必然结果。银证转帐作为银行中间业务将成为银行争夺金融市场份额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
余洋 《财政监督》2002,(6):28-28
网上证券交易,是指证券投资者利用综合网络资源(同时包括互联网、移动通信网、声讯网等)获取全面个人证券服务的业务和业务系统。网上证券交易系统一般提供及时行情、金融资讯、下单、查询成交回报、资金划转等一体化服务。整个系统必须由电信、券商、银行协作完成。与传统的证券交易方式相比,网上证券交易具有交易成本低、即时成交、信息透明等特点,使证券市场的流动性与连续性、信息的公开性与透明性、服务的快捷性与方便性能够更快更好地实现。因此,网上证券交易一出现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飞速发展。美国嘉信理财(Charles Schwab)公司于1995年推出世界上第一个互联网在线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中小型证券交易营业部的设计德州信托投资公司华铁山,董延春近几年来,我国证券交易业务飞速发展,成为金融行业投资的又一热点。我公司经各级管理部门的批准,开办证券交易业务。在筹建证券交易部的过程中,笔者通过各方面的考察,并参阅了有关技术资料和业务规程,...  相似文献   

12.
现代商业银行面临着资本、技术、服务和管理水平等全方位的竞争。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各家银行不断推出新的服务手段如电话银行、自助银行等。随着Internet及其相关应用的迅速发展,网上银行查询系统为现代商业银行提供了全新的金融服务手段,它允许用户通过Internet这一公共资源获取最新帐户余额及详细信息。PowerBuilder是美国PowerSoft公司推出的基于客户/服务器结构图形界面数据库开发工具。在其50版推出之后,PowerSoft公司发布了InternetDeveloperToolkit(…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随着证券电子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特别是电子商务概念的引入,IT技术的应用,证券市场正在从“有形”向“无形”过渡,电话委托、家庭大户、网上委托等远程交易将逐渐成为证券交易方式的主流。证券交易委托的远程化需要解决的是投资者“就近”存取资金问题。这给银行、证券公司系统联网(以下简称银证联网系统)提出了要求。一、当前银证联网系统的基本模式银行与证券公司合作开发的银证联网系统,建立了银行主机系统和证券公司主机系统之间的通信连接,通过联网交换电子指令完成投资者保证金转账、托管和相关信息查询等业务处理。…  相似文献   

14.
远东第一大证券交易中心——上海证券大厦已开市。作为证券大厦通信、数据传输及交换枢纽的综合布线系统在开市前获得了朗讯科技 SYSTI-MAX SCS 结构化布线系统十五年担保证书。众所周知,证券交易需处理的数据量非常之大,如果没有一个品质优秀、性能卓越的布线系统,即使有再好的网络设备和计  相似文献   

15.
2007年9月27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关于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证券交易有关事项的补充通知》。公告称,鉴于其债券交易技术系统已进一步更新完善,2002年发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证券交易实施细则》第十四条“因技术原因,合格投资者暂不能参与国债回购和企业债券的交易”的规定予以废止,允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通过受托证券公司参与市场债券和债券回购交易。  相似文献   

16.
2007年9月27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关于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证券交易有关事项的补充通知》。公告称,鉴于其债券交易技术系统已进一步更新完善,2002年发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证券交易实施细则》第十四条“因技术原因,合格投资者暂不能参与国债回购和企业债券的交易”的规定予以废止,允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通过受托证券公司参与市场债券和债券回购交易。  相似文献   

17.
电脑技术的发明以及后来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给人类的生产、生活、科学技术等等方面,发生了翻天履地的变化。湛江证券业务年年得到发展,电脑技术居第一功。电脑技术的应用,促进了证券市场的国际化。使“秀才不出门,可知天下事”就成“秀不出门,可做天下事”。证券交易最早的英国以及后来成为世界证券交易量最大的美国,他们当初的证券交易,由于还没应用电脑技术,所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证券交易中市场价格的影响因素,进行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结果知识化,提出证券交易的智能分析模型及计算机实现方法,完成证券价值的实时分析、预测及投资决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张绍岩 《深交所》2006,(1):59-60
二百一十三年前.一群商人和经纪人在下曼哈顿的一棵梧桐树下签署了一份协议.由此创造了一个证券交易系统.并成为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前身。现如今.纽约证券交易所已经成为一个会员制的、多层次的有形证券交易平台同时.纽交所也已意识到.技术水平和交易速度在当今市场竞争中占有统治地位。  相似文献   

20.
网上证券交易作为证券交易的一种交易形式,在给证券交易带来便利和快捷的同时,也给相应的立法和司法提出了新的需求和问题。作为网上证券交易发展历史较短的我国,随着网上证券交易的实践逐步增多,其中的民事侵权行为也开始出现,而对网上证券交易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的认识是对侵权行为认定的核心,对民事侵权的立法和司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我国网上证券交易侵权责任归责原则进行探讨,以期对我国网上证券交易侵权责任的认定、民事侵权制度的完善及我国网上证券交易民事侵权的实践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